王艷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語言知識習得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生成的過程。要在英語課堂中體現激情與智慧的生成,必定需要教師的教學智慧。
所謂教學智慧,《教育大辭典》將其定義為:教師面臨復雜教學情境所表現的一種敏感、迅速、準確的判斷能力。加拿大學者馬克斯·范梅南認為,教學智慧是在處理事前難以預料、必須對待的問題時,以及對待一時處于激情狀態的學生時,教師所表現的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應用教學智慧,彰顯英語教學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打造智慧型課堂呢?筆者認為,可從教學導入、活動設計、情境創設三個方面進行體現。
一、教學導入的智慧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新知識與已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課堂導入的方法有許多種,如對話導入、歌曲導入、游戲導入、歌謠導入、情境導入等。例如在教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I live in a big house”時,筆者采用了歌曲導入的方式,讓學生齊唱歌曲This is my house,在唱歌的同時,有效地復習了U3中學過的房間名稱,從而為本課新句型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活動設計的智慧
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設計,即設計和組織英語課堂活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讓語言學習在活動中得以有效輸入和輸出,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顯著特色之一。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的活動有歌謠、游戲、競賽等,但無論何種活動,都需要教師開動腦筋,運用智慧,針對不同學習內容,精心設計不同任務,引導學生習得語言,突出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以詞匯教學為例,教師可采用自然拼讀法、劃分音節法等。以句型教學為例,教師可從機械性操練入手,再設計活動,讓學生進行交際性操練。為了使操練有趣,可采用一些游戲競賽方式進行,如開火車、尋寶游戲、石頭剪刀布等。
三、情境創設的智慧
《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就是倡導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體驗參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一)運用實物或圖片巧設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實物或圖片能引起學生注意。學生看過或接觸過具體實物或圖片,能夠較快地理解意思,加深對語言知識的記憶。在教學單詞時,教師可多采用圖片或實物創設情境。例如在教學文具類單詞時,可直接出示各種實物;在教Body各部位名稱時,可直接指著自己身體的部位讓學生學習。
(二)運用肢體語言演示情境
肢體語言是對教學語言的重要補充。對于難以理解的句子,教師可通過肢體語言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句義。如在教學句型“Wash your hands./Touch your head./Clean your ears.”等時,一邊說英語,一邊做動作,讓學生通過觀看老師的動作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聽老師指令做動作。
(三)根據生活呈現情境
英語教材中許多語言材料都來源于生活,且貼近生活。教師應充分挖掘生活素材,根據生活呈現情境,讓學生通過體驗去感受語言、運用語言。例如筆者在教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0“Can I help you?”一課時,將課室布置成商店,在講臺上擺滿各種各樣的衣服,讓學生充當售貨員和顧客,演練Shopping的過程。又如在教六年級上冊“Christmas”一課時,筆者頭戴圣誕帽,自己做圣誕老人,在課室內擺放圣誕樹,播放圣誕歌曲,學生看到此情此景,一下子就進入有關圣誕節的學習之中。這樣的生活情境真實有趣,學生學起來輕松自然,興趣十足。
總之,英語課堂是一個大舞臺,要使這個舞臺吸引學生的注意,體現教學美,就需要教師有教學智慧。做智慧型的教師,打造智慧型課堂,是日益進步的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充分運用教學智慧,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充滿魅力,才能使學生真正喜歡上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馬克斯·范梅南.李樹英,譯.教學機智——教學智慧的意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冉娟.教學智慧: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J].學理論,2012.
[3]冉娟.教學智慧——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呼喚[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
[4]吳桂芳.小學英語智慧型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3(09).
[5]張林鈺.淺談小學英語智慧課堂的構筑[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
[6]余詩麗.小學英語老師如何發揮教學機智[J].小學教學設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