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摘 要: 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是國內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獨立學院實施“小循環”與“大循環”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建設獨立學院自己的專業骨干教師團隊,是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為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科學素養;通過實施“小循環”與“大循環”項目,能夠激勵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從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骨干教師隊伍。
關鍵詞: “小循環”與“大循環” 英語教學改革 骨干教師團隊建設
1.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水平與質量,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高校英語教學改革一直是國內教學改革的重難點內容。當前,國內外學者對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課程改革研究多集中在教材選擇使用、教學課堂設計與評估、學生學習策略與選擇等方面,針對獨立學院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及教學團隊建設的研究較少,將教學模式改革與教學團隊結合起來進行的研究則相當匱乏。鑒于此,本文以獨立學院“小循環”與“大循環”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為契機,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骨干教師團隊建設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獨立學院外語專業骨干教師的培養應該根據自身特點探索合適的道路。通過“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項目的實施,能夠優化教師隊伍,特別是利于骨干教師隊伍的培養;通過實施“小循環”與“大循環”項目,能夠激勵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從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骨干教師隊伍。
2.“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
目前,理論界對高校外語教師團隊建設缺乏清晰的認識,對獨立學院外語教師團隊建設的研究較少,獨立學院外語教師團隊建設的理論研究嚴重落后于實踐。目前,國內不少獨立學院外語教師仍然以“手工作坊”式的教學和科研方式為主,缺乏團隊合作的態度,沒有建立一個具有核心凝聚力的外語教師團隊?;诶碚撆c現實的雙重需要,英語專業骨干教師團隊建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外語教師團隊的建立,有利于將外語教師不同的技能特長、思維方式、認知態度和認知風格凝聚起來,通過相互交流,促進外語教師分工合作。另一方面,教師團隊建設,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研討和經驗交流,最終提高外語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構建,就是以教師教學團隊為基礎,改變過去獨立學院各個教師“單兵作戰”的模式,通過建立團隊的合作機制,以團隊的力量對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即通過實施“小循環”與“大循環”,一名教師擔任同一個班級的教學課程,這名教師不是單兵作戰,而是教學團隊的一名。教學團隊通過集體備課,通過共同研究教學方式和因材施教,從而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力保障,是校園文化建設和教育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獨立學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體現。
國際經濟的發展與騰飛,人才培養是關鍵。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與發展,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加強,市場對優秀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外語人才的培養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人才的培養,教師是根本,而教師的提升,離不開教師團隊的建設和發展。獨立學院外語骨干教師團隊的建設能夠促進教師業務水平及教師素質的提高,而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則能夠幫助教師培育出更優秀的外語類人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3.“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構建
當今社會對外語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語教育不只是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即同一名教師擔任同一個班級的多門課程,在本科一、二年級的基礎教學階段,由一名教師負責教授一個班級的基礎教學課程,即《綜合英語》與《閱讀》;在本科三、四年級的高年級教學階段,由一名教師負責一個班級的高級課程教學,即《高級英語》。在“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中,一名教師擔任同一個班級的多門課程,利于教師全面了解掌握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特別是利于老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及學習規律,更好地把握課堂,使用不用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緩解一個老師同時帶多個班級的壓力,使教師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小循環”與“大循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中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不斷增長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改進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為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對基礎課程和高年級專業課程進行交叉融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系統學習的機會,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的實施與運用
4.1個案研究是實施的主要途徑
在當前英語專業普及但缺乏特色的背景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要求。同時,從教學效果和學生掌握運用英語的熟練程度兩方面來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靶⊙h”與“大循環”正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而進行的英語專業教學模式改革。通過在武漢東湖學院2012級英語及2012級英語(翻譯方向)四個班實施“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四個班學生參加英語專業四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高于全國獨立學院平均水平35.5個百分點,學生在國家級、省級等各類英語競賽中也多次獲獎。
從教師隊伍建設成效來看,參與本項目的教師在自身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都有了較大提高。其中,兩名教師參加“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均獲得湖北省賽區二等獎;多名教師主持校級教研項目、參加省級教科研項目多項,同時主編或參編教材、教輔多部,發表教科研論文多篇。在學校組織的學生、同行專家評教活動中,參與項目的老師所獲得的分數都是90分以上,評教優秀率達到了100%。
4.2“小循環”與“大循環”項目實施所建立的綜合型教學模式
在實施“小循環”與“大循環”項目中,需要重點強調教學經驗的總結與交流、分享,同時需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每個“循環”都需要組建一個教學團隊,每個教學團隊都有一名負責教師,該負責教師需要定期召集教學團隊探索教學方式與手段、集體備課、探討新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學團隊的合作,教師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同時通過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建立一整套專業、系統、適應時代要求的綜合型教學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講義。
5.結語
教師發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靶⊙h”與“大循環”教學改革,為獨立學院專業骨干教師團隊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平臺。本項目的個案研究表明,“小循環”與“大循環”利于教師與學生及時溝通交流,促使教師全面及時地了解所帶班級的整體狀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手段。“小循環”與“大循環”教學模式利于學生的發展,能夠促進獨立學院英語專業骨干教師團隊建設。
參考文獻:
[1]金利民.注重文化內涵的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3):176-183.
[2]王曉軍.基于行動研究的高校外語教學團隊建設:元認知策略視角[J].外語界,2014(1):79-87.
[3]莊智象.關于國際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的思考[J].外語界,2011(6):71-78.
本文系2013年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小循環”與“大循環”——獨立學院英語專業骨干教師團隊建設初探》(項目編號:2013398)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