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廣洲
摘 要: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很多國人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旅游。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人的不文明行為給我們這個素以文明著稱的大國蒙上了一層陰影。某些人在國外旅游的過程中,大聲喧嘩,公共場合不排隊,擾亂秩序,隨地吐痰,這些都讓其他國家的人民對中國產生了不好的印象,這與我們不斷增長的綜合國力和不斷提升的生活水平極不相符,讓國人臉紅。作者提出小學語文教育就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誠信 尊重 文明用語
我國是一個文明之邦,講究文明禮貌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也體現了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在對外交往中,則展示著我國國民的良好形象。近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很多國人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旅游。在這個過程中,某些人的不文明行為給我們這個素以文明著稱的大國蒙上了一層陰影。一些人在國外旅游的過程中,大聲喧嘩,公共場合不排隊,擾亂秩序,隨地吐痰,這些都讓其他國家的人民對中國產生了不好的印象,這與我們不斷增長的綜合國力和不斷提升的生活水平極不相符,讓國人臉紅。黨和國家十分重視這一問題,通過出臺旅游文明公約的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并且適時出臺了規范旅游文明的旅游法,對人們的各種境外旅游行為進行明確規范和約束,起到了良好作用。文明的素質不是一兩天就能養成的,因此,我認為在中小學教育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十分必要。現我就自己在實踐中的經驗和做法作總結,和各位同行共享。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誠信的教育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通行證。可是,不知從何時起,看看我們周圍的社會,誠信缺失現象十分令人揪心。一些造假現象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過去人民吃不飽,后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卻發現什么東西都不敢吃了,調侃了食品安全領域出現的問題。過去人們之間相互信任,而如今,再親近的人之間也相互提防,光怕上當,殊不知那些傳銷人員不就都是從自己身邊的好友騙起的嗎?因此,我認為在小學階段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誠信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由于小學生的感性特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可以用講故事的手法,比如,講誠信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時就可以應用曾子殺豬的故事。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媳婦要去趕集,兒子也要跟著,為了不讓兒子跟著,就跟兒子說回來給兒子燉肉吃。結果趕集回來的她,發現曾子正要把家里唯一的一頭豬宰殺,并想阻止曾子。曾子對她說,你不是答應了回來要給兒子燉肉吃嗎?媳婦說,那不是說著玩的嗎,你還當真了。曾子說,那當然,面對孩子,我們大人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以后孩子又怎能相信我們呢?聽了這則故事后,學生都非常震撼,認為曾子做得非常對。我又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曾經這樣跟我們輕易許諾過呢?很多孩子回答:是。但父母事后遵守承諾的沒有幾個,可見誠信品質的養成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家長要做好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人的榜樣力量更是無窮的。通過我們的研究發現,為什么我們有的孩子愛撒謊,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諾爾不踐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壞的榜樣,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家庭必須和學校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試想,學校的教育再成功,到了家里,學生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氛圍,我們的教育也會失敗。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
人人都有獲得他人尊重的愿望,在與人交往中,我們既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又要體諒到他人也有獲得尊重的需要,從而做到自覺尊重他人,從而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一個事事、處處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是不會受到他人歡迎的。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從平等教育開始。我們要告訴學生,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不論你的身份如何、財富如何、地位如何,我們都要平等地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不可否認,在我們的社會上,在我們的周圍,還有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人,不能平等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待身份比自己特殊,地位比自己高,財富比自己多的人奴顏婢膝,對不如自己的人,則高高在上,實際上這對子女教育十分不利。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掙錢養活自己,就沒有什么可以自卑的。所有的不同的工作只是社會的分工不同而已,并無高低貴賤之別。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做到對他人的尊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需要引導學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老師、同學、家長和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有的學生見到環衛工人,捂著鼻子走,這就是對環衛工人的不尊重,試想,沒有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我們的城市怎么能有如此潔凈,我們的生活怎么能如此美好?另外,尊重他人需要尊重他人的勞動。在學校里,認真聽老師講課,就是尊重老師的勞動,相反,老師上課講課,自己在下邊搞些小動作,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課堂上,其他同學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們認真聽,就是給予同學們的尊重,相反,我們不認真聽,就是對同學的不尊重。在家里,對父母的辛勤付出,我們也要表示感謝,否則,就是對父母勞動的不尊重。同樣在社會上,我們亂扔垃圾,不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就是對整個環衛工人群體勞動的不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人人都享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最起碼的權利,對于他人人格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因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侮辱他人,不能謾罵他人,不能無中生有中傷他人,這都是對他人人格尊嚴的尊重。
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除了以上兩點外,我們還要教育學生學會用文明禮貌用語,比如,得到別人的幫助,要記得說聲“謝謝”,給別人造成不便,要記得說聲“抱歉”,跟人分手,要記得說聲“再見”,等等。這些文明用語的使用,將會使人際關系更和諧。牢記以上這些,我們才能成為文明的人,才能成為廣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