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嫻
摘 要: 中學歷史教學應注重學法的掌握,注重合作學習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包括課堂教學、課堂表演、動手制作、活動課、課堂辯論等。
關鍵詞: 合作學習 中學歷史 課堂教學
長期以來,歷史教學中存在重知識的傳授而輕能力的培養,重知識的獲取而輕學法的掌握,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合作等現象,這就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歷史老師要改變這一狀況,倡導靈活、有趣、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是有效途徑之一。
一、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
課改的主題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能力的培養,是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的一場“革命”,為合作學習提供了很大空間,在新的教學理念支配下,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開展合作學習,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
如在學習《締約結盟的狂潮》這課時,因為頭緒較復雜,我就把每課一得的內容提到前面講。先和同學們一起熟悉課本內容,然后將全班同學按自然組的順序,做了分工。1~2組圍繞“薩拉熱窩事件”學習,第1組討論如果沒有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就不會發生“一戰”;第2組討論即使沒有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一戰會不可避免地發生;第3~4組圍繞“一戰的過程”學習,其中第3組為戰勝國的一方,第4組為戰敗國一方,任務安排后,同學們積極討論有關內容。各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講臺介紹本組的學習成果,最后請一名同學點評四個小組的特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發言,同學們把一戰講得很清晰,然后教師對一戰的有關內容再進行補充,這樣就更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合作學習與課堂表演
教學活動是一種雙邊和多邊的活動,既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又有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學習能增強課堂互動的有效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變被動接受的過程為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過程。角色扮演是實現這種轉變的橋梁之一。角色扮演讓學生身臨其境,這是課堂教學表現形式的創新。扮演者更需要在過程中配合,這既是一種合作,又是學生表演才能的體現。歷史課有很多內容可以通過歷史劇的形式表現,進行歷史劇的表演,不僅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而且鍛煉各種能力,如口頭表達能力、美術設計能力及舞臺表現能力等,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三、合作學習與動手制作
在許多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具較為缺乏,動手制作教具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發學生的創作欲望,發展他們的想象力,真正體現新課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的理念。教學中,歷史圖片、文物、模型、音像等歷史教具或資料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鞏固歷史知識。但有時缺乏教具,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因地制宜,自制歷史教具。比如用小黑板畫地圖,用紙張描繪三國鼎立時的三國,用泥巴制陶器,等等,盡管許多教具很粗糙,也不夠逼真,但在動手、動腦自制教具的同時,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勉勵、共同提高,增進了團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合作學習與活動課
新課程強調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過程,在教材中安排不少活動課及“活動與探究”的思考題,有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故事會,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辯論會,編排歷史短劇,給歷史畫配文講解,舉行歷史知識競賽活動,等等。老師在活動課前開展活動設計方案,劃分表演小組,擔任不同角色,布置有關任務,讓學生課前廣泛收集資料,處理信息并及時了解各學習小組的準備情況,給予必要幫助。無論是在課前準備還是活動過程中,小組間和組內都需要充分合作和密切配合。比如:上“新航路的初探”這節活動課,就可以先讓同學們進行分組準備,一個組扮演哥倫布一行人,一個組扮演西班牙王室,一個組扮演印第安人,一個組扮演當時西班牙的國民。經過準備,第二步進行分組交流,再由每組選派代表參加表演活動,向全班同學作介紹和展示,最后教師評各組的課前準備和課堂表現,并給各組打分。
五、合作學習與課堂辯論
課堂辯論是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所討論的歷史題目,給予靈活恰當的討論引導、扼要明確的歸納總結與充分的辯論時間,采取一些其他手段。比如上拿破侖帝國時,我就設計了討論題:你認為拿破侖的成功,是靠他個人的能力,是因為當時的機遇,還是既有個人的能力,又有特定的社會環境因素嗎?課堂辯論中可以把全班同學分成三個組;人人可以充當辯手為自己的觀點辯護,教師擔任記錄員,同學們的座位可以坐成馬蹄形,便于面對面展開辯論。當然,教師在設計題目進行引導,進行概括時都要注意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使多數學生能夠在辯論中得到鍛煉,分享成功的喜悅,獲取真理的滿足。
隨著歷史課程改革的深入,歷史研究性學習已成為歷史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小組合作學習已是歷史學習的主要方式。實踐證明,開展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從沉悶、枯燥的記憶中解脫出來,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既充分發揮他們個人的才能和智慧,又增進同學們的團結協作,更有助于學生學到獲取各種知識的方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許文華.合作學習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2]李衛英.歷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初探.
[3]于春燕,王文豐.歷史新課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