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凡成
摘 要: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中很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中職學生從學習文化課到學習專業課的橋梁,有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及動手能力要求。主要培養學生怎樣識圖、基本作圖能力及把制圖應用到工作中的能力。所以一套具有完整性、科學性和先進性的教學方法對適應職業教育和社會發展需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教案 課堂教學 技能訓練 機械制圖
一、做一份優質教案是教學前提
不管什么樣的課程,老師上課前都要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好壞則體現老師的備課情況,機械制圖課程也是一樣的。一份優質的教案應該有課前內容復習與引入、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總結與作業等,是教師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依據,是學生實現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根據中職學生學習特點和《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機械制圖教案應從這五個方面下手。
第—,明確課堂教學目的。課堂教學目的是根據本專業《機械制圖》教學大綱和本班實際情況使學生在課堂上實現目標。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認真領會和解讀教學大綱內涵,把大綱對學生及老師的各項要求在課堂上逐一實現,使課堂教學目的成為本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
第二,確定課堂教學任務。課堂教學任務是教學要求學生和老師共同完成的課程知識,教學任務中應包含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的所有內容,其中大部分是課程書本上要求的教學基本內容、重難點、課堂上的練習和作業等。還包含與教學重點有關聯的知識,應融入與課程重點相關的本專業新技術、新信息,使教學內容的選取科學、具有先進性,有利于學生形成最佳知識結構。
第三,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我們根據《機械制圖》課程的大綱要求和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特點,合理安排好教學每個環節,把整個課堂分為幾部分進行,比如:首先進行與本次教學內容相關知識的復習和課堂教學引入;其次是課堂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把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突出出來;最后進行本次教學內容總結及布置作業。
第四,注重課堂訓練項目。機械制圖是一門很注重動手練習的課程,如果本課程前面的內容知識掌握牢固,并建立起非常好的空間想象能力,可以說機械制圖這門課程還是很好學習的,但很多學生后期沒有很好地訓練畫圖,最后沒有學好這門課程。
第五,實效的質量評價。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對照課程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學習效果評價方式及提出具體評價標準。我們可以采用練習冊評價、課堂提問評價、實物畫圖評價、考試評價等方式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了解,以助課程教學中的過程控制及教學效果的信息反饋。
二、課堂教學是核心
學生在校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渡過的,學生獲得知識的主渠道就是課堂教學。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教學主陣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把握課堂教學要素,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課堂教學的新課導入
課堂教學的一開始就是新課導入,新課導入得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氛圍好壞,所以新課導入要新穎、別致,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老師可以把課堂上將要講授的內容與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或者講一些新奇的東西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達到新課導入的目的。每次課的導入盡可能不采取同一種方式,學生易產生審美疲勞,應根據學生好奇心和獵奇心理達到新課自然導入的目的。
(二)課堂教學內容表達
課堂教學內容應該是明快的、結構美觀的、視覺效果較好、關系明確的,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助于學生找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特別是《機械制圖》課程應該利用掛圖或者課件圖示方法表達,不能用太多文字作為板書主要內容。例如,機械制圖中講到“三視圖”時,把各個基本體的三視圖和各個基本體的立體圖采用不同顏色對應起來,各個面用不同數字標示出來,學生看起來比較直觀,很容易接受三視圖是怎么回事。
(三)課堂教學手段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靈活的、有效的、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制圖課堂教學中把我們要講解和畫的圖與實際物體、模型等教具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解所畫物體,化抽象的投影關系為直觀的視覺印象。還要利用現在更直觀的多媒體課件,發揮計算機能生成圖形、圖像、語音、動畫功能的優勢,使教與學符合現代教育及人類學習規律,更讓學生喜愛和樂于接受。
(四)課堂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老師把課堂教學搞得生動有趣,那么教學氣氛就比較活躍,學生的思維、反應就很敏捷,學習制圖課程就有很大幫助。例如,講兩面視圖不能確定唯一物體形狀時,我用心選出一張由主、俯視圖補畫左視圖的圖例,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答案畫到紙上,則學生很快就畫了出來,但每人只畫出一個答案。然后我告訴大家,你們畫得都對,但答案不止一個,你們再好好想一下,看看誰畫的答案多,這樣學生就很用心地參加到課堂中,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最后我把所有答案都告訴大家,并得出結論,只用兩個視圖不能確定唯一的物體,所以左視圖就有多個答案。掌握合適的教學節奏,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更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
(五)課堂教學的師生交流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交流是檢查教學效果、活躍課堂氣氛的最佳方式。師生交流中應注意四點:一是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提出問題,提的問題答案不要太長、太難,要有漸進的過程,有時可以讓學生在“是或不是”、”對或不對”中選擇;二是關心學生,如有個學生趴在桌上沒有聽課,我們不要一上去就批評,而要問清原因,是不是該學生身體不舒服,或者家里有事情沒有休息好等,讓學生感到學校的溫暖和關懷;三是課堂上不妨討論一些趣味性話題,時事新聞、奇聞怪事都是可以的,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四是不要使學生難堪,如果有的學生沒有聽課,還偏讓這個學生回答問題,使學生認為你出他的洋相,則學生有可能反感這門課程。
(六)課堂教學的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是對本堂課所講教學內容的回顧歸納,課堂總結一要簡明扼要、突出重難點;二要注重形式,不要每堂課的總結都是一個模式;三要語言簡潔精練、生動有趣。要教好一堂《機械制圖》課,就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和具體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有利于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逐步提高學生機械制圖水平和能力。
三、注重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工作能力是教學目的
(一)通過布置課堂前后作業提高學生的制圖技能
1.設計和布置恰當的課前預習作業
課前預習是學好每門功課的基礎,教師設計和布置恰當的課前預習作業,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堂學習,這樣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
2.設計和布置恰當的課后復習作業
課后留有一定量的作業,要求學生每次完成后都交給老師。老師認真批改,并給出適當的評語,或表揚鼓勵或指出不足,共性問題課上講解,個別問題利用答疑時間個別輔導。嚴格要求學生的作業質量,對較差的同學提出批評或令其重做,優秀作業讓學生傳閱,互相學習。
(二)通過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制圖能力
可以通過舉辦墻報、制圖大賽等課外制圖活動對優秀制圖作品進行展覽和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去實習車間直接參與機械制圖的繪圖和識圖,這樣能使學生學以致用,使理論知識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為他們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璟.創造性教學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2):36-38.
[2]李廣.《機械制圖》課堂教學設計小議[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03):134.
[3]王守旭.高職機械制圖創新課外作業教學[C].第十四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六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下冊).2004:49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