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開始學英語學生就不感興趣,就好像鳥兒還沒有飛上藍天就已經折斷了翅膀一樣,是很可悲的,只能“望空興嘆”了。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好形勢下,始終堅持把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筆者認為,興趣不僅是學習動機的起因,是引起一切注意的先決條件,而且是課堂實效的試金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盡量從興趣入手,促進學習動機的產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利用科學的課堂評價手段,使他們逐步建立學好的信心,力爭達到教和學的和諧統一,最終達到最佳課堂實效。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取得最佳課堂實效呢?筆者的做法和體會如下:
一、師生情感溝通,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
人類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情感是人的心理機制的中心,是一種很強的內動力。愛是學生基本心理的需要,因此教師首先必須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用教師的愛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的渴求。
課堂上,教師不僅要用語言,而且要通過一舉一動達到師生間的情感溝通。教師帶著微笑走進教室,會給學生一種輕松感,隨著課堂教學的展開,運用臉部表情和視覺交流吸引學生,用點頭、微笑或幽默語言給學生以鼓勵和勇氣,使他們在融洽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知識,所以,教師和藹可親的性格、平易近人的態度,必然會使學生對老師更加親近。這時,學生往往會由喜歡你而喜歡上你所教的學科,二者交融貫通就會產生很好的學習效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愛屋及烏。
二、玩中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條成功經驗。
在學生學了一定的詞匯量后,可以說一段話,讓學生聽句子畫畫,這樣既可以練習學生的聽力,又可以鍛煉他們的繪畫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比如,筆者在教過“there be”句型后,讓學生聽了這樣一段話:There is a river near the house,behind the house,there is a big tree,in the big tree,there are some birds.They are singing.Near the river,there are some hills.On the hills,there are many apple trees,there are many apples on them.聽了一遍后,邊說讓同學們邊畫,不一會兒,一幅美麗的圖畫就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看著自己畫的畫,同學們個個喜笑顏開,因為他們既聽懂了英語又練習了繪畫,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要學的知識。
三、自編短劇,調動學習積極性。
學習要“學以致用”,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課,筆者都會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兩個)先用英語作Duty Repor,內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未學到的項目可適當刪減)。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別的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情景,也可自己創設情境,但是臺詞必須運用已學過的類型。這樣做是為了復習舊課,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避免了讓學生緊張得窒息的提問復習法,而收效遠遠超過后者。這點,筆者深有體會,一些學生畢業后,仍念念不忘他們英語課上的五分鐘表演,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值得一試。
四、情景引入法教學是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重要手段。
新大綱明確規定,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如何模擬逼真的情景,怎樣才能改變以往那種沉悶窘迫的課堂氣氛呢?新教材對這方面特別注意,比如,課文借助打電話、問路、看病、買東西、借書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情景用語,以生動活潑的短文、短劇、科普文章等展現、構成了題材廣泛、體裁各異的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趣味性、知識性和可讀性,創造性地運用這些生動的語言素材,是創造語言交際環境的條件。另外,課堂上恰當地利用圖片、錄像片、多媒體課件等媒介,生動形象的畫面、悅耳的音樂伴奏等都會產生極佳的教學情景和英語氛圍。正如著名語言學家克魯姆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為課內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所以,教師給學生展現可以讓他們極易感受到的真實情景非常重要。由此可見,有了這種環境,學生便會興趣盎然地進行交際。
五、分散難點,降低坡度,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樹立學習的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的一大任務。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傾向性的差異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環境、教育等的影響下形成的。仔細分析那些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缺乏學習動力而成績很差的學生就會發現,他們已在“困難→不感興趣→成績差→更不感興趣→成績更差”的軌道上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幫助學生排除學習上的困難,激發他們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總之,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新事物很感興趣,只要在教學中采取有效、靈活、多變的方法,使他們的思維活躍,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就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搞好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