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得坤




摘 要: 地理圖像是地理事物空間分布信息的載體,它能夠直觀地反映地理事物特征和聯系。由于它具有類型多樣,承載的信息量大,判讀的方法技巧各異,能夠體現地理思維等特點,因此一直以來備受高考命題專家的青睞,成為地理試題展示地理信息的重要平臺。縱觀近年福建的高考試題,包括省、市質檢卷,幾乎每個題組都離不開地理圖像。因此,如何在高考復習中提高學生的地理圖像判讀能力,順利地從地理圖像中獲取和解讀出所需的地理信息,成為地理高考的關鍵因素之一。作者就自己在復習過程中對地理圖像的教學談談體會。
關鍵詞: 高考復習 地理圖像教學 體會總結
一、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全面地從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
學生良好讀圖習慣的養成,對學生全面地從地理圖像中獲取信息至關重要。我認為良好的讀圖習慣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先看地理圖像的文字說明和圖名,了解該幅圖的類型和所要表達的內容。
2.要關注圖像中的各種圖例和注記,很多時候答案就要從圖例和注記當中挖掘。
3.仔細讀出圖中的各種顯性信息,例如地理事物,空間關系等。
4.分析和思考這些顯性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挖掘深層次規律。
5.要全面獲取圖中的信息。因為現在的高考趨勢是試卷上的信息很簡潔且幾乎都有用。福建省的高考從2012年開始也對試題的信息做出控制,摒除了一些對解題無用的信息。談到良好的讀圖習慣在高考解題中的作用,這里舉個例子。
例如:2011年福建省質檢
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到福建省某無人海島進行野外考察活動。圖4為該島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10~12題。
10.圖中四地最早觀測到日出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該題很多同學讀圖習慣不好,沒有全面關注圖中的信息,如題干中的福建某無人海島及圖中的比例尺信息。進入思維定勢,覺得最早觀察到日出的應該是最東邊,故選擇B答案造成錯誤失分。如果平常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就能關注到圖中的比例尺,這是一個1:200的大比例尺地圖,表示的實地范圍應該比較小,也就是說該海島是一個很小的島嶼,所以日出先后顯然與島嶼東西位置關系不大。主要是與島嶼上各點的海拔有關,根據圖中的等高線信息,就不難選出正確的選項A。由此說明,良好的的讀圖習慣至關重要。
二、培養學生圖文轉換能力和做輔助線、繪圖能力
這里所說的圖文轉換的能力,既包括圖像與文字之間的轉換,又包括圖像與圖像的轉換。
在復習過程中,我們如果能注重對學生圖文轉換,甚至是圖圖轉換能力的培養,那么很多試題就會迎刃而解。
例如:2014年福建省質檢
“坪”指山區中局部的平地。圖1示意我國某地局部地形,讀圖完成1~3題。
3.下列各村通往M鄉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這是一個等高線的題組,學生剛一看可能會覺得圖比較復雜。要解答通往M鄉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哪條不太容易。但如果此時我們能進行圖圖轉換,就顯得直觀多了。這中間就涉及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轉換,經過圖圖轉換,答案就顯而易見地選A。
在解題過程中,如果能在所給的地理圖像中,適當地加以補全、還原,或做一些必要的輔助線,題目就會變得容易許多。例如在解答地球運動的光照圖的過程中有些時候如果能把局部圖補全、還原,則對解題是很有幫助的。當然作必要的輔助線也會使我們從中受益。
例如:2014福建省質檢
若近地面的氣溫低于0°C,從天空降落的雨滴,與地物接觸后即刻凍結的天氣現象稱為凍雨。圖4示意我國南方某地1月24日~30日垂直方向的氣溫變化,讀圖完成8~9題。
8.下列日期中最可能出現凍雨的是
A.25日 B.27日 C.29日 D.30日
該題是一組等值線題,反映的是不通日期氣溫垂直方向變化,看起來會比較難。但如果學生平常有繪圖和作輔助線的訓練,在考試中可能就會想到,只要沿著答案中所給的日期作橫坐標的垂線,再結合材料中凍雨的定義中對氣溫的要求,就不難選出正確答案B。
三、關注新圖像和常規圖像的變式
高考地理圖像每年都在創新。面對新圖像或者常規圖像的新變式,學生往往感到無所適從,影響考試心理。這就要求我們在平常的復習中關注新圖像,把一些新圖像和常規圖像的新變式,加入平常考試和練習中,讓學生適應它。對于新圖像,近年的福建高考特別關注景觀圖。景觀圖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命題的素材,因為景觀圖獲取非常方便,而且可以考查學生生活中的地理知識,促使他們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
例如:2013年泉州市質檢
大年初一,某攝影愛好者在泉州(24°52’N,118°37’E)某高樓屋頂拍攝了鄭成功像“馬上日出”圖片(如圖5所示)。據此回答11-12題。
11.圖5的拍攝地點可能位于圖6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該題用了一幅學生平常可以看見到的熟悉不過的鄭成功騎馬的雕像景觀圖來考查日出日落方位問題,以此考查學生將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能力。
常規圖像的新變式出現的趨勢日益增加。例如,上述2014省質檢的凍雨問題。實際上是學生常見的平面等值線的一種變式,變為空間等值線,體現出垂直方向上數值的變化。很多學生對這種新變式不夠了解,因而還是按平面等值線做,由此造成失分。
以上是我在地理圖像復習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地理圖像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提高學生地理圖像的判讀能力,既是高考備考的需要,又是培養學生地理素養的一種途徑。學生地理圖判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一線教師應該不斷反思,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