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強
摘 要: 本文針對我國課程教學改革大趨勢下的高校課程考核評價改革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闡釋與分析我國高校課程考核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探索性地提出改進、改革策略與建議,以期對切實提高我國高校課程考核評價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 高校課程考核 課程評價 改革
課程考核涉及教學過程的多個環節,其對整個教學過程起著檢驗、反饋、診斷、調節及導向等多種作用;可以說,考核評價是課程教學過程的“指揮棒”,對指導與改進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意義重大。面對當前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要求,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現行課程考核方式、方法,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課程考核評價經驗,在此基礎上努力探索創新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方法,促進我國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穩步健康發展。
一、我國高校課程考核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程考核評價觀念相對陳舊與落后。目前,我國高校課程考核評價在觀念上表現得較為陳舊與落后,與現代化的人才教育觀、教學觀和質量觀不是很協調?,F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高?,F行的課程考核評價方法下,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應試狀態,多數學生都是參與一些共性東西的考核,學生很少有自由發揮的空間,非常不利于現代教育所要求的學生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方法相對單一。當前,我國各高校課程考核評價更多的還是采用“試卷”、“期終考試”、“總結性評價”等方式、方法;對于學生的考核評價主要是看最后的試卷成績。真實情況是僅憑一張試卷并不能完全衡量或者看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學習情況,由于這種單一的考核評價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決定了不同學生“成績”的偶然性,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高校課程教學實際,學生的每門公共課、專業課成績多是“一錘定音”,學生一旦在唯一的一次考試中發揮不佳,就可能會影響“學業”,因此不能通過僅有的一次考試就決定學生的“命運”,這種單一的方式、方法難免有失公平。
(三)課程考核評價內容偏理論、書本化。當前,我國各高校普遍存在學生為了考試,考前進行突擊的現象,特別是考前幾周時間學校之前并不擁擠的圖書館、自習室卻人滿為患,學生將努力不是用在平時,而是僅僅用在考前幾天、一周或者幾周。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考核方式、方法有問題,但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考核內容有問題——過于偏重理論、偏重書本內容,學生可以在短時間通過“突擊”提高成績。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則勢必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造成嚴重挫傷,非常不利于學生長遠發展。
二、我國高校課程考核評價改進、改革策略與建議
(一)轉變課程考核評價觀念,摒棄落后觀念。我國社會已經進入激烈的現代化轉型時期,人才教育觀、教學觀和質量觀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本著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們摒棄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課程考核評價觀念,積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指導思想,在課程考核評價環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等為目標,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深刻反思現有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方法,積極進行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方法創新。
(二)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嘗試多種考核方式。新時期要求我們對學生做到多方面的評價,決不能以課程的期終考試等總結性評價方式作為學生最終學習評價的評定標準。應該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如學生的上課出勤率、學生的問題回答積極性及回答情況,以及學生的平時作業完成情況,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師平時用來評價學生的依據,并將這些“評價”納入最終考核過程。此外,可以考慮采用其他評價形式,改變書面閉卷考試一統天下的局面。如:對于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可以使用“實踐操作”方式考核,而不是“試卷”。對學生進行課程考核評價是不可避免的,但為了提高當前高校課程考核評價的科學性,多元評價體系、多種考核評價方式絕對是一劑良藥。
(三)課程考核評價內容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針對高校課程考核評價前的學生“突擊”現象,一方面可以通過前述的“平時考核”等過程性評價得到緩解,另一方面考核評價內容決不能僅局限于理論、課本;可以嘗試讓學生利用課本、資料中的知識完成一些“綜合應用”題目,嘗試讓學生利用書本中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即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在課程考核評價題型上少出純記憶性題目,加大知識應用題型的比例,特別是要多設置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分析案例應用題型,向學生傳達一種要掌握“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的信息,警示學生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要將工夫下在平時,深刻掌握知識的“應用”內涵,而不是通過“記憶”,達到通過考核評價培養、選拔優秀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艷華,張冰志,揭海,羅瓊.參與式課程考核方式在高校課程設計中的探索與實踐[J].
[2]齊天真,孫蕊.高校課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實踐探索——以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現代企業教育,2014(08).
[3]張蕤,徐鵬,方明峰.基于過程性評價的、多元的地方綜合性高校課程考核方式[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