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離不開人們的一言一行、喜怒哀樂、柴米油鹽,伴隨每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人的情感成為語文最妙不可言的載體,是語言文字最吸引人、打動人的來源地。而作為情感動物的人類,心理變化又將成為影響人情感,亦是激發人學習語文興趣的最有力工具。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巧妙運用心理學,將是學好語文的最有利方式。
一、激發動機心理,讓語文學習更積極主動
語文學科邊緣化,在許多一味以升學為指導思想的學校已然見怪不怪。語文只要死記硬背,課內文章上不上無所謂(考試一般課外閱讀為主)等觀念不但侵蝕每個學生的內心,還逐漸影響在指揮棒作用下無奈的語文老師。對語文教學和學習的不重視,成為相當一部分師生忽視,甚至忽略語文的心理動機。解鈴還需系鈴人,只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心理動機,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語文教學和學習才能走上正確的軌道。
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嘗試。在教學魯迅《故鄉》的過程中,我抓住作者對楊二嫂、閏土、水生等人物外貌的多次細節描寫,通過對比的方式,強調肖像描寫在人物刻畫方面的重要意義,并由此指引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學會描寫人物的細節,或者進行白描勾勒,抑或情景特寫。在不斷地激勵、鼓勵下,學生認真思考、積極主動,運用不同方式,刻畫出各種細膩的人物形象,如重細節的作品有《父親的背影》、《同桌的你》、《老師的手心》等,粗線條描繪的《雨中》、《我們的班長》、《十年后的我》等。這些作品雖然方式方法不一,卻真實刻畫了學生身邊的你我他,使學生在會心一笑中感悟到寫作的樂趣。讓學生了解到學語文、寫作文原來可以如此貼近人心。這樣的活動對學生學習語文起到了極大的激勵作用,學生學語文的積極主動性隨之提高。
二、強調自主意識,克服依賴性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克服心理依賴性,強調學習自主意識,是學好語文的另一關鍵。在語文教學改錯訓練中,除了給予一定的紙質練習外,我讓學生參與到生活中,鼓勵他們將語文學習和社會聯系起來,以此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主動性。我結合改錯訓練題目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請每個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將生活中看到的錯字、別字、濫用繁體字等現象記錄下來,收集整理后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交流互動,總結錯誤用字的原因,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改錯題并不只是為了改錯本身,更重要的是解決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問題,讓語文回歸生活、服務生活。活動結束后,對整理思路清晰、任務完成較好的同學進行表彰。類似的方法,在教學說明文的同時,讓學生收集家中電器、日常用品等的說明書,并帶到學校共同分析探討,總結出說明文寫作的要點。這些相對簡單的活動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來源于生活的要旨,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大大提高,為了完成任務而做題目的依賴性大大降低。
合理的教學方法是解決學生困惑心理,保持學生學習語文自主意識的強有力支撐,唯有如此,學生的自主意識才能長久保持新鮮度。因此,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當學生碰到疑難時,教師要適時點撥、有效指引,才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道路上,看到指引的明燈,不會因為過程中的困惑而影響其積極性。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矛盾,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發現種種法則,少走一點彎路,才是語文教學提倡的精神。
三、學思并行,指引學生善于質疑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古人的思想用在語文教學中恰到好處。教師只有擁有寬廣的心胸、陽光的心理,愿意接受甚至提倡學生積極質疑,才能明理,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健康的人文素養,以及善于接納、勇于挑戰的人生信念,語文教學的初衷也應如此。
教學散文《白鷺》時,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如散文詩般優美,同樣美麗的是他的用筆:在平凡而美麗的白鷺身上,我們看到生活中“韻在骨子里的美”。但在文中關于“白鷺瞭望圖”的描繪中,學生對此產生了分歧:文中的白鷺是否是在“望哨”?一部分學生認為白鷺悠閑的神情和望哨時的專注、警惕迥然不同。另一種聲音正與此相反。在名篇《岳陽樓記》的教學過程中也遇到類似情況:文中所述“商旅不行”和“檣傾楫摧”之間存在矛盾。在這兩個案例的處理中,因為沒有涉及價值觀等因素,因此我在充分肯定學生觀點的同時,適時點評,尤其十分認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質疑的精神,并大力表揚學生在學習中思考的勇氣。在老師的鼓勵認可中,學生求真、上進的心理被充分挖掘和激發出來。在今后語文學習中,學生課堂討論、探索精神更大膽、更專注。
四、進一步求同存異,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時代追求的精神。在求同存異中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教學中更應倡導。
教學小說《項鏈》時,對待文中人物路瓦栽夫人性格的分析,大家都趨向于對物質生活的享受,愛名利、慕虛榮。但是,有一個同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路瓦栽夫人雖然有著明顯的缺點,但是,在困難面前,她毅然決定償還沉重的債務,并且辭了女傭,住進小閣樓,真正將自己的諾言付諸實踐。所以她面對困難時的勇氣、誠信等閃光點,無法抹去,值得每個人尊重。在一片批判聲中,這位學生能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有理有據,這種善于思索的創新精神得到了全班同學的掌聲。
心理學范疇十分廣泛,語文教學中如能巧妙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創新等心理學知識,就一定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語文教學走出迷惘、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