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豐
摘 要: 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目標的明確,體育教育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落實素質教育目標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從目前看,中學體育教育中一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本文就當前的中學體育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中學體育教學 問題 措施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的努力方向,因為實施素質教育既有利于學生收獲知識,又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體育教育作為中學教育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特點,通過中學體育教育可以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大腦的發育,也能夠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堅韌意志品質、競爭意識、進取精神和團隊意識等,在落實素質教育目標方面,起著其他學科難以取代的作用。
然而,就目前看很多中學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中學體育教學存在一定問題,這不僅影響體育課程教學本身,對于落實素質教育要求進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提升也非常不利。問題主要表現在:首先,課時得不到有效保證。體育學科往往是被“犧牲”的學科,尤其是在學校活動或者期中、期末考試階段,為了所謂的“任務”體育課經常被擠占,畢業年級問題尤為嚴重,這無形中給學生造成體育課不重要的印象,是導致體育課不受學生重視的重要原因;其次,教學場地和教學器材得不到保證。現在學校一般規模都比較大,再加上學校在體育器材投入的力度不夠,導致場地和器材都出現緊張狀況,部分學生就參與不進來;再次,教師的課堂教學缺乏吸引力。因為學校對于體育課程的不重視,再加上體育課堂的科學的評價機制,部分體育教師上課形式和手段單一,要么就是要求得過于死板,要么就是放羊式上課,導致體育課對于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最后,學生的不重視,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上課的態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學生的不重視勢必會導致中學體育課堂缺乏生機與活力。
中學體育課堂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會影響體育課堂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體育教師必須仔細審視中學體育教學,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并且制定相應的有效措施。那么,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一、提高認識,加強宣傳
事實上從當前社會大環境看,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要性認識已經在發生變化,特別是隨著近幾年的調查和統計發現青少年體質明顯下降之后,社會已經意識到了重視體育教育,加強體育鍛煉對于學生全面成長、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所以,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體育教育對于強健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重要性,進而重視體育課,保證體育課像其他課程那樣正常進行。
中學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和班主任,要向學生宣傳體育鍛煉對于他們全面發展和成長的重要性,對中學體育學科有正確認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同時也要和學生家長做好及時、有效的溝通,發揮家校教育的合力,使學校、學生都能夠認識到中學體育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為上好課做好準備。
二、重視體育,加大投入力度
中學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是需要相應的器材、器械作保障的。要想保證體育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必須重視體育課程,加大相關投入。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其一,從教師方面說,要關注對于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給體育教師也提供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其二,要注意結合學校實際大力發展校本課程,找到一些符合本校實際的體育課程內容,尤其是對于場地小、資源少的學校,務必盡可能地使資金投入效益最大化。
三、端正教學觀念
教師的教學理念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所以我們常說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對于教師特別是體育教師來說,要正確理解體育教育。具體來說,要站在落實素質教育要求的目標指導下進行體育教學,不僅僅關注學生體育技能、技巧、體育知識的學習,更關注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優良的意志品質,如堅韌的性格、不服輸的精神、團隊意識,等等,切實發揮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功能,真正使學生在體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全面發展和提高。
四、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
目前素質教育下的課堂教學強調學生的地位,即學生是新時期課堂教學的主體,中學體育課堂要想吸引學生,使學生參與進來,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改變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
這就意味著中學體育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積極鼓勵學生質疑爭論,使其在課堂上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之中。在中學體育課教學中實施互交式教學,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并有效發展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的能力。總之,教學過程中應采取趣味性、游戲性和競賽性等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與教師配合,在學習中保持積極高漲的興趣。
五、重視心理教育
中學體育教師必須掌握基本的心理學知識,注重與學生心理上的溝通,有效運用心理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首先,體育教師應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待教學,用學生的眼光觀察,用學生的思維思考,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其次,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相處,為學生創造愉悅的教學環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喚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其愉悅、興奮的心理狀態。
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教學實踐中,中學體育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承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受益,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其創新意識;其次,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應該鼓勵學生有目的地質疑與實踐,認真體會、思考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教師精心培養,發動學生提出創造性的建議,正確對待和積極引導,既能夠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當前中學體育教育的目標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和發展為出發點,結合體育學科特點不斷改進、完善中學體育學科教學,培養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袁貴仁.素質教育:21世紀教育教學改革的旗幟[H].中國教育學刊,2001.
[2]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郭瓊珠,李揚.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福建體育科技),1998.02.
[4]方衛華.素質教育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0.03.
[5]陳萍.體育與素質教育.教育評論,1995.06.
[6]學校體育如何貫徹素質教育.甘肅教育,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