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濤

我們在最后復習時常常做例2這類題目,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學生見到該類題目總是思考看能否建系,不能建系,則一般都是從要求的結果出發,把向量進行一步一步代換表示,最終求解,但是例1卻要從條件出發進而分析代換求解.一部分學生為什么會在短時間內無法求解呢?歸根結底,還是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欠缺靈活性和發散性,學生一旦用平時經常訓練的方法解決遇到門檻時,就不能很快調節情緒,轉換思維,導致無法解決問題,然而即使從結果出發處理發現無法解決,迫使我們另尋思路,但是很多學生這一能力很難訓練起來.
我們再來看一道題目:
解:分析會發現例1,例2的思路總是不能很快解決,一些同學可能會煩躁,導致做不出題目.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但要注重一般方法、技巧的理解掌握,而且要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這與數學本身就具有靈活性、發散性不謀而合.
參考文獻:
[1]2014江蘇省高考數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