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莉
摘 要: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黨的十八大著眼于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是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的有效途徑。要響應黨中央號召,開展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探索,以期提高醫院競爭力,并造福社會,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關鍵詞: 基層醫院 服務型黨組織 意義 核心工作思路 建設措施
1.建設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的意義
1.1加強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把黨的宗旨落到實處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的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力是前進。”這一重要論述重申了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根本目的、力量源泉和評價標準。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凝聚黨心、民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思想的集中體現。醫院作為醫療服務單位,必須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載體、完善服務制度,為促進醫院科學、健康、和諧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醫院黨組織要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積極開展服務,把黨員隊伍鍛煉成為理想信念堅定,作風優良,在醫院群眾中有較強凝聚力、號召力的黨員隊伍。
1.2加強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促進醫院科學發展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劫,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這一目標既十分艱巨,又非常鼓舞人心。實現這一宏偉目標與醫院黨組織的責任使命息息相關,與醫院的科學發展息息相關。醫院的健康發展是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繁榮進步和確保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如期實現的重要基礎,是職工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保證。醫療服務主要針對病人,而不是軀體、系統、器官和疾病,所有疾病都是人的疾病。所以,醫療服務必須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為中心。醫學應該是一門由技術和人道兩大要素構成的特殊學科。現在醫院競爭的第一要素已經不是規模、設備、專家、技術的競爭,而是轉向優質服務的競爭,服務理念和經營理念的競爭。服務質量是患者選擇醫院的重要因素,醫院只有真正提供優質服務,打造特色服務品牌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才能贏得市場。醫院如果提供人性化服務,讓老百姓方便,讓老百姓放心,就能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就能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基層醫院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市場,就一定要在服務工作方面下工夫。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樹立優質、特色服務,辦百姓滿意的醫院——這是基礎醫院的立身之本、發展之基。
2.建設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的核心工作思路
醫院的中心工作之一是努力改善服務流程、提高醫護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廉價的醫療服務。建設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需緊密圍繞醫院中心開展,不斷豐富黨組織活動內容和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使醫院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自覺融入醫院發展大局,在推進醫院改革、發展中體現先進性,贏得廣大群眾的支持,樹立黨組織的威望。建設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需要做好以下幾項核心工作:
2.1創建堅強和諧的醫院領導班子團隊,發揮核心作用。
醫院領導班子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增強理論素養,提高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從打造醫院品牌的戰略高度出發,發揮“主心骨”的作用,以保證規劃順利實施。始終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并執行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形成以制度管人的工作機制,保證各項工作協調、高效運轉。
2.2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理論武裝頭腦,提高整體素質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針對黨建工作的新形勢和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抓好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堅持理論學習與醫院整體發展的實際相結合,結合形勢政策和醫院奮斗目標,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發揮各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確保和諧發展。
各黨支部要主動“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開展“愛崗敬業樂奉獻、文明服務創和諧”等有特色的主題活動,引導職工明確醫院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支持醫院建設,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醫院建設與發展中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3.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主要措施
3.1優化服務,打造便民服務平臺。
在科學不斷進步的今天,相同級別的醫院技術水平差異不大,醫院服務質量是患者選擇醫院的首要條件。可以說,服務質量是醫療市場競爭中十分重要的籌碼,醫務人員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是影響服務滿意度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今天強調在醫療服務過程中要從人性角度而非疾病載體的角度對待患者,以“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建設和發展醫院。基礎醫院黨委要根據患者診療特點,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服務方法,以“尊重人、關心人、體貼人、方便人”為服務理念,體現人性化服務,即全程全面的服務,朋友式的服務,富有感情的服務。以病人為中心,病人需求什么,醫院便提供什么,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根據患者就診情況,實行門診彈性工作制和無假日醫院,開展午間門診、延時門診等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患者特別是上班族、上學族在周末、節假日的醫療服務需要,使他們看病時間自由掌握,不影響正常工作、學習,不因醫務人員休假而延誤治療或手術的最佳時間,方便病人就診,切實解決廣大患者“看病難”尤其是“節假日看病難”問題。在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問題,每個細節都可能影響整體服務質量,全體工作人員要清楚病人需要的服務是整體性服務(也稱終極服務),以最佳服務項目、手段、技術、態度、質量為患者服務,使服務成為醫院強有力的武器,不斷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
3.2提升服務,力爭“滿意”升級為“感動”。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為企業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核心在服務,關鍵在于把功能定位從管理轉到服務上,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根本要求是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檢驗標準是群眾歡迎、群眾受益、群眾滿意。
為贏得市場,服務目標由“讓病人滿意”上升到“讓病人感動”的高度,可通過開展“我為患者做什么、我為科室做什么、我為醫院做什么”的大討論活動,開展“微笑服務”、“溝通技巧比賽”、服務禮儀培訓,病人出院前送一張祝福卡活動;開通患者信息服務平臺,所有接受過治療的患者應在服務24小時內通過短信向患者發出問候信息,并定期回訪,征求患者對醫院服務的建議及服務方面的缺陷等,對患者提出批評性意見,院方派員認真調查、核實,將處理結果回復患者,從點滴小事上關心病人、愛護病人,在服務過程中為患者提供意外的期待價值。
3.3武裝思想,深入開展黨員進社區活動。
基層醫院黨組織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以服務群眾為宗旨,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大力開展黨員進社區服務活動,采取各黨支部與醫院周邊社區居委黨組織定向掛點形式,開展“為民服務”公開承諾活動,定期組織黨員深入社區開展醫療保健宣傳教育服務及義診義教等公益服務活動,廣泛開展社區居民對醫療服務現狀的意見調查及建議收集工作,把社區居民的所思所盼及居民的意愿和需求作為醫院醫療服務改革建設的重要依據,堅持走群眾路線,發揮黨組織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促進醫院穩步發展。
3.4力保成效,建立黨建長效服務機制。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全黨必須牢記,只有植根于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一項重要舉措,服務型執政黨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支撐。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在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醫院要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完善醫院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科室天天抓,臨床科室時時抓的醫療質量服務管理長效機制。建立起暢通、高效的“綠色通道”服務,嚴格落實“先救治、后收費”的規定,提高服務質量。同時,注重人文關懷,深化護理服務,建立科學有效的護理質量管理和評價制度,將人文關懷融入對患者的護理服務過程,為病人提供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連續全程護理服務。
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任務,需要基層黨組織奮發有為,凝聚共同奮斗的強大正能量。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黨的十八大著眼于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是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的有效途徑。要響應黨中央號召,開展基層醫院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探索,以期提高醫院競爭力,并造福社會,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以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引領做好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黨建研究內參,2014(6),總第272期.
[2]馬修潔.在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當表率做模范,2013-05-13.
[3]凌文浩.樹立人性化服務理念,增強醫院核心競爭力.凌文浩大夫個人網站,20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