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美
摘 要: 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一個戰略性問題,這就要求每一位數學教師都應解讀理念的實質、借助自身的反思、通過實踐的歷練,真正走出新課程教學的種種誤區,走出數學課堂教學的誤區,備好每一節課,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教學目標 思維認識 教案編寫
推行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必須保證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此,教師靈活、有效地駕馭課堂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關鍵作用。而備好每一節課是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下面我就怎樣備好每一節課談談體會。
一、明確教學目標,吃透教材
數學教學大綱或教材中,在一個單元或某一段的教材內容中都給出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必須知道在不同年段同樣內容有不同要求,有些知識不可能讓學生一次性全部掌握。所以,教師首先應明確教學目標要求,吃透本單元或某一段教材內容后,結合本班教學實際,將教學目標分解到各課時,而每課時教材內容中,必須分步給予理解、了解、掌握,從而隨著學生的學習不斷深入,才能對它的知識形成較全面的認識,逐步牢固掌握和靈活應用。為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對整個單元知識體系做到胸有成竹,甚至對整個初中階段的教材或整個中學教材內容的知識體系和要求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只有這樣,教師在備課中才能把握好“分寸”,制定出教學目標要求,有效的實施教學方案。在編寫教學方案中,教材內容一般都是按照演繹方法編寫的,教材中比較注重邏輯上的相通關系,對知識的發生、發展闡述得較少,可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基本上是個再創造的過程,知識要在學生頭腦中生根、開花、結果,就要讓學生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和發展過程。這樣的教材與學生在認識上的矛盾,就要靠教師認真研究教材內容,深刻理解、領會編者的意圖與精神實質,結合本班的教學實際,把教材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按照教材內容中的原來發展、邏輯規律再做加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有所得。
二、注重學生思維認識
1.針對教材內容,開拓學生思維。
教材內容的結構一般是根據人的認識過程的規律制定:由具體到抽象,由表面到實質,由特殊到一般,再逐漸深化。所有教材內容的安排都是凝聚著編者意圖的巧妙構思,因此教師在備課編寫教案時,應充分利用教材內容中的潛在作用,屬于概念、定義、公式、法則、性質等,善于挖掘內容知識中的內涵與外延關系,應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地考慮,使思維按輻射狀態展開,加深學生的認識與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如果屬于例題習題,則應善于打開思路,借題發揮,題目應做到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互相溝通應用,括躍學生的思維,讓思維橫向拓展,開闊學生的視野,優化學生的探索性思維品質,同時也以有效地復習、鞏固舊知識,可將新舊知識聯成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例如,在揭示乘法分配律[a×c+b×c=(a+b)×c]時,我們以往常舉一些例子,如:3×8+4×8=56,(3+4)×8=56,所以3×8+4×8=(3+4)×8;16×100+14×100=3000,(16+14)×100=3000,所以16×100+14×100=(16+14)×100……通過上面例子的說明,得出公式a×c+b×c=(a+b)×c。這樣雖然學生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但是他們沒有經歷自己主動探索求解的過程。一次,我就大膽采用了四人合作的“分組學習”。結果,匯報情況時,全班9個組(4人一組),有6個組也是像上面那樣,通過舉一些實例揭示乘法分配律的,但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2個組運用了乘法的意義理解乘法分配律。他們是這么說的:7×85+3×85,可以看做7個85+3個85=10個85,所以7×85+3×85=(7+3)×85,于是又出現了7×85-3×85=(7-3)×85等結論。可見,這樣的分組學習有效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培養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思考與創造的意識,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2.針對學生的知識現狀,充分開拓思維。
備課不但要備教材,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學生的思維差異是現實存在的。但學生的有效思維需要教師的創設、引導與開發。一個善教的教師,他心中明了在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思維有所不同,因此他所設置的問題是要讓學生自己尋找、發現、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備課中所設置問題情境要針對學生的現實知識狀況,問題本身必須富有典型性。教師的啟迪應符合多數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激發學生思維活力,并考慮采用什么手段與方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同時應估計所迸發的火花可能有幾種“答案”,教師要如何解決。這樣,上課前只有做到充分準備,上課時才能有效駕馭課堂,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益。比如我在講一次函數的應用時,讓學生討論這樣一道題:最近老師想以貸款的方式購買一套住房,在走訪了幾個同類小區之后,老師把目光鎖定在相同條件下這兩個小區。A小區,首付5萬元,每月還款1483.8元左右;B小區,零首付,每月還款1985.8萬元左右。要求:貸款年限不少于3年,但不得超過30年。請同學們幫老師出出主意,看我究竟該選哪個小區?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有把函數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聯系起來進行比較,哪個省錢選哪個小區;有的同學使用函數圖像分析;有的同學考慮到交通問題;還有的同學問我手中是否有5萬元錢,如果有,你有兩種選擇方式,如沒有,只能選B小區;更有的同學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因為現在經濟發展迅速,貨幣會貶值一些,可以貸款時間長些,把錢用在其他方面獲利,創造更高的價值,貸款就等于現在花以后的錢,我認為這樣更合適。由于學生觀察點不同,往往會得到不同的結論,把數學學活,使數學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三、教案的編寫
教案是課堂教學的方案,是教師備課的“備忘錄”。教學目的是一堂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重點、難點是一堂課的突破口。因此教案中應體現重難點和教學目的。教案的編寫一般有:(一)復習引入;(二)講授新課;(三)新知應用;(四)鞏固新知;(五)納入系統;(六)作業布置(課堂作業);(七)板書設計;(八)課后反饋。教案的編寫可以詳寫也可以略寫,一般教材內容中已有的內容可以略寫,補充內容的部分需詳寫,而應側重于教法的設想與學法指導的編寫,教法的設想與學法的指導應遵循三個原則:教師的主導意識原則;學生的主體意識原則;目的要求達到原則,為此,對整個教學過程要精心設計,才能達到整體教學過程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