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當今社會中,教育地位日益顯著,情感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現代教育 情感教育 策略
1.現代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階段目標
1.1小學階段
小學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且小學教育的對象是一些性格還未完全成型的兒童,性格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一個人的成功要建立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上,小學教育正是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的黃金時期。不同學生有不同遭遇,他們在社會、家庭和同學中受到的待遇不同,特別是那些在社會、家庭、同學中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孩子,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以一種積極正面的情感引導他們,讓他們從陰影中走出來,樹立健全的人格,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所以,小學階段情感教育最主要的目標便是讓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1.2初中階段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性格特征在經過小學教育后有了一定的雛形,但還未完全成形,此時正是良好品質完全形成的關鍵時期,一旦受到不良影響,就會前功盡棄。初中階段是學生最易受到外界不良影響侵害的階段。因為,此時,學生大多數處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不成熟,對一些不良行為還不能分辨,且叛逆心強,學生很容易將老師和父母強行禁止的一些不良行為視為一種潮流追求,因此,最重要的教育目標便是防止學生受到這些不良影響的侵害。但常規的一些教育方法對叛逆期的孩子起不了作用,情感教育是首選,以一種與孩子和平溝通的方式,以愛引導孩子,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1.3高中階段
在經過小學初中教育后,學生的性格已基本形成,隨著年齡增長,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再輕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并且能對身邊一些事做出評判。這時,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刻不容緩。高中學生普遍學習任務重,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同時對自身情感有了懵懵懂懂的意識,教師更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情感引導,提高他們對待挫折和承受壓力等能力,正確認識和處理情感問題。
2.情感教育特征
2.1興趣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興趣后,學生才會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學習。情感教育的興趣性特征指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對所學內容認同,從而產生興趣,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發展品質,提高素質。但是,并不是所有興趣都應該發展,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辨別學生的興趣是否合宜,對有利于學生發展進步的興趣加以鼓勵引導,對有害于學生的興趣采取適當方式加以遏制。
2.2適應性
就當今而言,談到教育,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知識教授。但知識教授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不局限于對知識認知的培養,更重要的是注重對人基本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教育需把握好二者間的平衡,促進人協調發展。情感教育注重人的發展,相比傳統以事先設定好的教學目標作為導向的教育,情感教育從人本身出發,根據人自身特點施以教育,適應人的內在需求。
2.3創造性
情感教育從學生自身出發,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興趣。并且,情感教育不同于傳統教育模式,不只是機械地傳授和獲取知識,而是在學生興趣和個人特征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這樣不僅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樂趣,而且能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因為當在個人興趣方面經過努力而有一定收獲時,學生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感,并收獲自信,從而進一步開發潛能。在學生有自信開發潛能時,往往就是展示創造力的時候。因而,情感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2.4審美性
審美情感即審美能力,是在有了審美直覺、審美認識和審美愉快后,建立在良好審美經驗上產生的積極結果即形成審美能力。傳統教育中,教師注重灌輸知識,學生被迫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整個過程中,并沒有審美經驗,因而不會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情感教育是將原本枯燥無味的學習過程,通過情感教育方式變成一個愉悅的發展學生自我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愉快的審美經驗,從而形成審美能力。
3.現代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
3.1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以愛為主線,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融入積極的情感,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一方面使教師全方位深入了解學生,以便在教育引導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興趣特征,對合理的加以鼓勵,對不合理的加以遏制,有利于學生發展。另一方面,情感教育下的學生,因為與老師在情感上的交流比較豐富,更理解老師,支持老師教育工作開展。并且,在情感教育下,學生受到鼓勵的方面是學生本人的興趣所在,因此他們會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3.2情感教育的實施
可以說情感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顯著作用,教育直接聯系的是學生和教師,因此情感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學生和教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情感教育貫穿其中,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而對于一些內向或有性格缺陷的學生,教師要注重與他們交流的方式,讓他們學會與教師溝通情感,讓學生接受情感教育,認可情感教育,喜歡情感教育。
3.3情感教育的發展
隨著如今時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平等概念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在教育方面提出師生平等。師生平等這個概念被廣泛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情感教育已被廣泛認可和推崇。因為只有把教師與學生放在平等位置上,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才會真實、全面。如今,師生平等雖被廣泛接受但并未被全面貫徹。要發展情感教育必須使師生平等觀念在教師和學生中深入人心。
4.結語
現代社會各種矛盾不斷凸顯,直接或間接造成孩子們的各種問題。在這種大環境下,情感教育成為教育發展的一種朝向。情感教育中,老師與學生密切交流情感,老師更了解學生,學生更理解老師,促進教師教育工作開展,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自我。
參考文獻:
[1]魚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朱小蔓.當代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