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春 牟善武



摘 要: 文章通過對國家政府工作報告的整理和分析,從中找出與“群眾體育”相關的文章片段,并且運用合理的科學方法進行邏輯整理,最終得出從新中國成立起至今群眾體育在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工作重心,并且對我國未來的群眾體育工作提出期望。
關鍵詞: 國家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 群眾體育 期望分析
一、引言
中國國家政府工作報告,是國家領導人在每年的代表大會上宣讀的具有總結性的工作報告。內容有很高的權威性。報告多是根據國家的現階段和未來的情況,進行編著,是國家工作重心的重要依據。自1995年全民健身綱要的實施,我國的群眾體育事業有了長足進步,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通過對國家政府工作報告的解析,我們能夠知道群眾體育在國家各個時期的發展中心,還能夠分析出國家對于群眾體育發展而制定的剛性政策,結合得出的結論對我國的群眾體育的未來進行大膽設想。
(一)現階段我國群眾體育的現狀
群眾體育是我國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個龐大的體系。現階段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鍛煉意識也在增強,走在廣場上,我們能夠隨處見到鍛煉健身的人群。但是,在《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結果公報》中我們得出結論:在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體育人口”統計中,農民的比重是最低的。可是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種的人數占到了70%,因此應該從根本上改變農民在群眾體育中的現狀。在過去國民體質監測第二次中,國民的體質狀況讓人們無法想象,國民整體身高平均值降低,肥胖所占比例增加,而且在農村比城鎮人群的20歲到69歲年齡段之中體質明顯差得多。
(二)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群眾體育的直觀論述
政府工作報告中,從1958年開始提到群眾體育這個字樣,在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共提到有關“體育”的論述195次,而提到有關“群眾體育”的內容達到36次,競技體育達到了45次,學校體育2次,資金方面投入的有6次,其他(資金、產業、旅游等)共106次,其中群眾體育占到了總數的18.5%。這在體育的全部內容中出現的次數排第二位。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的內容有“發展群眾體育”和“增強體質為目的群眾體育運動”、“建設群眾體育設施”、“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
(三)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群眾體育的詳細闡述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有關群眾體育的內容各有不同,出現的次數也有很多。如表一所示,我們根據內容可以把他們劃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口號類,這些內容多是要求群眾體育的內容,第二個內容是幫助類,也就是為群眾體育服務的內容。第三個內容是總結性,它是有了體育方面成功的案例,群眾體育進行借鑒方面的內容。
在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的內容多是多次提到。不僅如此,內容的提出是根據當時的現實情況而定的,比如“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就是在1995年全民健身綱要提出后,才出現在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還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我國競技體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調發展”的內容。因此,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內容多是根據我國現實情況而定的。
(四)政府工作報告中找出的各時期發展重心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發現,雖然“群眾體育”的字樣幾乎每年都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但是每一年的內容都不同,就連出現的次數也不同。我們結合多方面因素,以當時的時代背景為依托,找出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群眾體育的發展重心規律。如表二所示,我們以1984年、1995年、2008年為節點進行劃分,新中國成立后至1958年我國的經濟正在復蘇,還沒有能力在體育方面進行大投入。因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體現有關群眾體育的內容;1983年之前我國的體育還沒有大的進展,因此多是發展、增強、建設,到了1984年我國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取得了好成績,我國的群眾體育在競技體育的帶動下有了起色;到了1995年國家加大了對群眾體育的投入,這是全國群眾體育快速發展的時期;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這是我國競技體育的巨大成功,同時也給我國的群眾體育帶來了希望。怎樣讓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一樣快速發展成了當下最重要的問題。
(五)現階段我國群眾體育面臨的問題
群眾體育中,農村和城市的兩極分化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在群眾體育設施上,城市和農村有很大差距。這是各方面原因導致的,在國家層面,我們應該盡力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培養農村群眾的體育參與意識,大力在農村投入體育設施專項資金。
脫離了群眾本身的群眾體育。群眾體育包含很多方面,我國現在最主要的群眾體育鍛煉,完全和競技體育背離,多是一些自身即興的廣場舞等項目。國家對于群眾體育的推廣是一些羽毛球、籃球等競技項目,但在實際情況中,這些項目往往參與人數不是很樂觀。受場地限制等,群眾的體育娛樂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應該鼓勵和篩選適合群眾的體育運動。
(六)期望
1.國家制定相關措施,努力改善城鎮和農村的群眾體育環境。
2.國家應該適當調節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之間的資金投入。
3.以競技體育為良好榜樣,努力協調發展群眾體育事業。
4.在執行好全民健身綱要的同時,應該根據現實的情況積極拓展創新思路。
5.群眾體育的發展應該以群眾需要為主要目的,群眾體育事業處處為群眾著想。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2]譚華主編.體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牟善武,宗有智等.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有關競技體育發展期望的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3(12).
[4]李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協調發展對我國體育事業深遠影響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