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摘 要: 學習品質內涵廣、層次多,將學習品質培養外化為可訓練可培養的學習行為和習慣,借助家校協作有效方式指導家長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家校協作 學習品質 培養目標 指導家長
家校協作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是學校將學生學習品質的內涵外化分解為一些目標行為,從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出發,管理學生行為,培養學生習慣,同時指導家長運用科學有效的途徑和方法,配合學校進行學生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培養。根據當下教育特點及需求,實行家校協同,以學校為主體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品質培養符合教師和家長的目標需求,是一個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的問題。
一、結合學習主客體,分解培養目標
通過研究發現,對學生學習品質的培養應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及外化學習行為培養目標抓起:
1.注意品質。良好的注意品質是學習活動的重要條件。其外化行為能力有集中注意的能力、抗干擾能力和有步驟完成任務的能力。
2.好奇品質。其是學生保持旺盛求知欲、主動學習的源泉。其外化行為有對周圍世界感興趣、喜歡提問、喜歡探究新事物、積極探索實驗、喜歡參與更多活動。
3.意志品質。其是讓學生持續學習的動力。外化行為包括服從紀律約束、應對挫折、自主選擇、獨立參加活動、與他人互動的能力。
4.思維品質。其是有效學習的保證。外化行為包括勤于思考、在先前經驗上學習、演繹創新、反思歸納的能力。
由此可見,學習品質內涵豐富、層次多元。我們應結合學生學習主客體將這些品質外化分解為一些可訓練、可培養的行為目標,培養學習品質。
(一)結合學生特點分階段制定培養目標。
1.內容上,先基礎后綜合,做好有效選擇。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智力快速發展階段,在學習品質培養中我們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學習品質全加在學生身上,而要進行合理、有效的選擇。選擇的內容應與學生通過努力能做到為宜。對剛踏上學習之路的低年級學生,我們從培養最基礎的學習品質做起,如上課時應做到坐姿端正、專注聽講、積極發言,作業書寫、書寫姿勢正確、作業干凈整潔,不拖沓,培養學習興趣等。中、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品質,智力與學習能力較強,學習品質培養的重點就是學習方法引導,如自主學習、質疑探究、多角度思考問題、課外閱讀興趣培養等。
2.要求上,依據學生特點,不斷改變要求。
考慮到學生年齡智力的特點,同一個學習品質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有不同要求。以“專注學習”為例,對低年段學生,要求放在“專注”上,即一心不二用,做到老師講解、同學發言時能專心傾聽,上課寫作業時不玩玩具、不做小動作。到了中年段,要求學生不僅要會聽,而且要會思考,如傾聽了同學的發言,要自覺地與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比較,發現不同。到了高年段,則要求學生能從傾聽中受到啟發,對同學的發言進行完善或修改,與同學溝通交流。
(二)結合課業特點具體化培養目標。
學習品質是由各種非智力人格因素組成的,是一個激發學習意識和調節學習活動的動力檢控系統。在學習品質培養上我們把這些人格因素外化為一些具體的學習行為培養目標,貫穿學生學習各環節,并根據學科特點采取具體措施管理學生學習行為。如在“反思歸納”學習品質的培養上,高年段語文老師的指導要求是“分類復習,查漏補缺”,數學老師的指導要求是“整理歸納、比較、討論、變題、補缺”。
(三)結合校本教育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品質培養活動。
“和誠教育”是我校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和養成教育的一門綜合實踐課,貼近學生生活、實踐性強,深得學生、家長的喜愛。在對學生進行學習素質培養的過程中,我們將一些培養目標與綜合實踐活動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品質的培養。好奇品質培養活動低年段有“我愛學習”,中年段有“愛學習故事會”;注意品質培養活動中年段有“專注的孩子最美麗”,高年段有“高效學習我最棒”;意志品質培養活動中年段有“我競爭 我快樂”、“有始有終真完美”、“我能行”,高年段有“獨立讓我更強大”;思維品質培養活動中年段有“進步源于創新”、“學與問”,高年段有“網絡信息利與弊”、“復習有絕招”等。
二、借助三個“工具”,指導家長落實培養目標
學習品質培養是通過目標行為訓練引發學生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思維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的配合,更需要學校運用得當方式對家長的配合進行目標明確、方法具體的科學指導。
(一)專題講座,促成理念更新。
在學習品質培養中,家校教育觀念一致是前提。因此,學生一踏入小學,我們便借助家長會、家長學校重點以“讓孩子的學業最有成就”、“孩子學業有障礙怎么辦”、“我們如何和孩子談學習”三個專題講座向家長傳授教育理念及方法,促使他們樹立有利于學習品質培養的學習觀、兒童觀、教育觀。
(二)家長指導手冊,實現方法引領。
在孩子學習每個階段,家庭教育都會產生共性問題,家長指導手冊分為高、中、低三個年段,每個年段有學習品質培養規劃、教子有方、溫馨提示三個模塊,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內容分別從注意品質培養、好奇品質培養、意志品質培養、思維品質培養四個維度對家長提出教育建議和告誡。借助家長指導手冊為家長提供教育指導服務,搭建家長與教育方法的對話平臺,讓家長在教師提供的指導菜單中有選擇、有方法地培養孩子的學習品質,配合學校教育。
(三)家校聯系本,進行動態指導。
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個別特異情況,我們便借助家校聯系本交流情況,對孩子、家長進行動態指導,及時解決家長教育中的問題。“作業寫得亂,錯誤多”。是一位家長在家校聯系本中反映的孩子學習情況。當天首先找到合適時機與學生單獨交談了解這位家長脾氣暴躁,對孩子的教育習慣用命令吼叫的方式,然后在聯系本上回復:“希望家長換一種方式跟孩子講話,檢查作業時,首先看看孩子的作業錯在哪里,是審題不認真,還是知識點沒掌握?之后家長如果能幫助孩子仔細分析一下原因就更好了。對作業的書寫要求他寫慢一些,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家校本指導家長教育孩子既有對家長不當教育方式的矯正,又有對家長監管孩子學習的具體方法指導,是家長指導手冊的有效補充。
在學生學習品質培養研究中,我們發現學生個個都有很強的求知欲,都希望有好的學習心理、學習習慣,他們身上蘊藏極大的創造潛能和強烈的合作愿望,關鍵在于學校、家長如何挖掘、培養。我們的研究既滿足了學生、家長的需求,又促進了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家教素養的提高。隨著研究完善和推廣,相信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成果
課題批準號:GS【2013】GHB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