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智
摘 要: 由于在少年兒童訓練過程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對素質發展敏感期重視不夠,運動訓練量不科學等問題,導致運動員后勁不足,成績停滯不前。唯有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切實為少兒運動員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才能保證少兒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少年兒童 田徑訓練 問題 舉措
田徑項目作為如今奧運會和世錦賽的傳統項目因而受到廣大體育迷的關注且越來越被各個國家重視。從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看,田徑項目由于對運動員身體素質要求和運動訓練的科學性要求很高,使我們國家在這個大項上相對處于劣勢。隨著我們國家體育訓練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田徑項目上我們也取得了一定進步,如男子110米跨欄、女子鉛球等項目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在整體上比起優勢乒乓球、跳水、游泳等還是有一定差距。
從體育運動學的發展規律看,運動員要想創造優異成績,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條件及堅實的身體素質基礎,擁有能夠充分發揮運動素質的技戰術、適應專項比賽的心理品質和豐富的理論知識。要達到上述的要求,就必須進行長期的、系統的、科學的運動訓練。
從生物學角度說,運動成績的提高是運動訓練促進人體生物學改造的結果。這一“長期”過程,僅僅依靠青年或成年時期的訓練是不夠的,必須從兒童、少年時期開始抓起。田徑項目也是如此,大量事實證明:對少年兒童進行田徑運動教學訓練不僅對其生長發育和道德意志品質的培養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國實施“奧運爭光”計劃的基礎和重要手段,直接關系到我國競技體育后備力量的培養和成長。
一、我國少年兒童田徑訓練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訓練思維和體制的影響,我們在少年兒童田徑訓練中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運動訓練效果。主要表現如下:
1.急功近利的思想嚴重
很多教練為了早出成績,在訓練中過早地片面發展某項素質,而忽視了其他素質的全面發展,這不僅會造成運動員的體能上的偏差,而且與現代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違背。
2.對素質發展敏感期重視不夠
青少年時期是運動員基礎體能訓練階段,原則上以一般體能訓練為主,但不能過分發展一般體能,特別是在某些專項所需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是提高體能最重要的“黃金時期”,據研究表明,有2/3的專項身體素質是在身體完全發育成熟前決定的。對于專項素質發展敏感期,由于在少年兒童訓練基礎階段沒有足夠重視敏感素質的發展,特別是專項所需的素質,導致在訓練的高水平階段,運動員成績上不去。高水平時期應大量以專項體能訓練為主,由于在少年兒童訓練基礎階段對素質發展敏感期重視不夠,致使有的運動隊難以使制訂的專項訓練計劃實施下去,反過來花大量時間進行體能訓練,既耽誤訓練時間又難以取得效果。
3.運動訓練量不科學
現代競技運動水平的高度發展,對人類體能要求越來越高,已逐漸向人類能力的極限逼近。為了挖掘運動潛能,教練員往往采取大運動量、大強度、快節奏的訓練,而且貫穿于整個訓練過程中,以期給機體帶來更大刺激,達到新平衡,從而提高運動水平。隨著訓練強度的加大,訓練和比賽后的恢復問題也顯得更加突出,如果對負荷控制不好,解決不好訓練與恢復的關系,盲目追求某方面素質的片面提高,則非但不能給運動員帶來多大好處,反而有可能帶來重大損害,即過度訓練。
二、科學訓練,促進少兒運動員可持續發展
針對當前少年兒童田徑訓練存在的這些問題,要想真正提高他們的訓練成績,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訓練,切實為他們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保證少兒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1.重視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的訓練
在少年兒童時期,只有按照其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規律進行訓練,才能取得理想的訓練效果,預防傷害事故。身體素質敏感期是指在一定的年齡階段發展某一身體素質,可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它與人體生長發育的規律密切相關。神經系統是人體發育最早和最快的系統。10—12歲,是發展運動協調性和速度素質的寶貴時期。12—14歲,應加強各種運動技能的學習,全面發展一般力量。15—16歲,可以采用較大重量的負重練習發展力量。17—18歲,可以進行大強度的力量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大量事實證明,只有從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自身規律出發進行科學訓練,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基礎。
2.結合專項重視專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少年兒童是我國競技體育力量的后備軍,是希望和未來,對他們一定要用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實施訓練,不能過早、過度地從事某些專項素質練習,而對其他素質熟視無睹,這樣會造成運動成績停滯不前、傷病過多甚至“早衰”現象,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縮短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所以,必須本著科學原則,結合少年兒童的成長進行訓練。隨著他們年齡和訓練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選定專項之后,全面身體訓練必須與專項特點和需要相結合。另外,要系統培養兒童少年田徑專項運動的專門能力,這是獲得高水平運動成績必須具備的專項運動技能。例如短跑運動員在高速跑中的放松能力,跳遠運動員在最快助跑速度下的準確踏板與快速有力的起跳能力,投擲運動員在最后用力過程中爆發式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等等。
3.重視道德意志品質、良好的訓練作風的培養
優秀運動員的成長實踐證明,高水平的優秀運動員不但要具備高度發展的運動訓練水平,而且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
在田徑教學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少年兒童的組織紀律性,為集體爭取榮譽的責任心和愛國主義等優良品德,以及對田徑運動的熱愛和高度的事業心。同時,要注意多年的、有計劃、系統的運動心理訓練。競技體育中,心理因素直接影響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它對運動員的活動起著調節控制和主導作用。因此,必須從少年兒童時期開始就進行系統的心理訓練。另外,大負荷訓練是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所以頑強拼搏的訓練作風是優秀運動員培養與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問題,要從小養成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刻苦認真的頑強訓練作風。這是科學訓練的前提和基礎。
總之,少年兒童的田徑訓練是一項系統而龐雜的工程,少年兒童是國家體育事業的未來和希望,教練員要本著科學的原則,結合少年兒童特點,科學開展工作,這樣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李大為.對運動負荷的再解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5,24(2).
[2]趙志英.對訓練負荷屬性的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