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
摘 要: 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逐漸走進了現代教學。它具有時間短、內容少、主題突出、內容具體、針對性強、成果簡化等優點,有利于推動教育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本文就微課視頻制作的一些注意事項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微課 視頻制作 教學模式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在影響學校教育,特別是對于課堂教學模式產生較大影響,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雖然在近幾年剛剛產生,但很快得到老師們的認可。它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形式,因為相對來說制作較簡單,很快受到老師們的青睞,被廣泛應用于教師的微課反思、教學研討和教學資源存儲,甚至有些優秀的微課案例已經成為學生自學知識和家長輔導孩子學習的很好的學習資源。
微課理念最早是在歐美國家大學教育中出現,它被認為既是一種進行知識挖掘的工具,又是知識的脈沖。微課理念傳入國內后對于微課概念有了全新定義,即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隨著微課理念在國內的廣泛推廣,制作微課輔助教師的備課和教學已經成為現代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制作微課已經成為現在教師教學必備的一項技能。下面筆者就微課視頻制作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結合微課的特點設計微課
從目前微課的發展看,微課不同于教學中的常態課,它以闡釋教學中的某一知識點為出發點,通過短小視頻的呈現為主要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頻。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并不是直接面對學生,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師對于學情的估計、預設進行知識講解,它在傳統的授課、評課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說課、答辯環節,豐富了教學。所以微課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1.不同于常態教學研究
制作微課只需要在相對比較安靜的環境下就能錄制,場地要求不高;在教學方面更關注的是教師的“教”,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是預設或者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于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這與傳統教學是有一定差異的。
2.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至10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而且可作為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并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的平臺。這對于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有極為重要的幫助作用。
3.“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于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必擔心教學的“失敗”,不必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會更客觀。
二、如何錄制微課
微課雖然和教師的常態課有一定區別,但是制作微課應該像上常態課那樣精心準備,這樣才能達到錄制微課的目的。具體來說,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1.教師要有準確的角色定位
教師在微課制作中既是老師又是視頻制作人,所以在微課制作前教師要進行有效的、充分的知識準備,這是錄制微課的前提;同時結合微課是通過視頻方式向學生呈現的,教師要掌握PPT制作技巧,同時也要培養自身視覺美感、解說技巧及軟件操縱技巧等方面能力,這樣教師才能制作好微課。
2.明確微課標準
教師制作微課是為了具體解決一個具體問題,是為了解惑而非授業,所以它不同于教師的日常教學;在時間安排上要精短,力爭知識點講得夠細,五分鐘內能夠講解透徹;要明確受眾的定位,即針對哪個年級的哪些學生;在知識講解上力爭深刻、透徹且通俗易懂;在視頻要求方面,PPT要力爭有視覺美感;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語言要清晰、聲音要響亮、節奏感要強。
3.做好充分準備
做好微課制作與教師的教學工作一樣,要注意做好充分準備,所以教師在錄制微課前首先要深刻理解微課的功能——解惑而非授業;其次要講好微課的內容就要尋找自己最擅長講的知識點,這樣才可能講好;注意授課的層次性,將知識點按照一定邏輯分割成很多個小知識點;注意訓練好熟練的錄課技巧,如做PPT、熟悉軟件操作等技能,這樣才可能錄制出高質量的微課。
4.細化錄課流程
(1)攝像工具拍攝
第一步,針對微課主題,進行詳細的教學設計,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或白紙展開教學過程,利用便攜式錄像機(或手機)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第三步,對視頻進行簡單的后期制作,可以進行必要的編輯和美化。
(2)錄屏軟件錄制
第一步,針對所選定的教學主題,搜集教學材料和媒體素材,制作PPT課件;第二步,在計算機中安裝錄屏軟件(如Camtasia Studio Snagit或Cyberlink You Cam);第三步,在電腦屏幕上同時打開視頻錄像軟件和教學PPT(Word、畫圖工具軟件或手寫板輸入軟件等),執教者戴好耳麥,調整好話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調整好PPT界面和錄屏界面的位置后,單擊“錄制桌面”按鈕,開始錄制,執教者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可以配合標記工具或其他多媒體軟件或素材,盡量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第四步,對錄制完成后的教學視頻進行必要的編輯和美化。
總之,微課教學作為現代教育的一種全新方法走進了學校教育,它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微課水平進而促進自身教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2):65.
[2]楊曉哲.微課,從制作到系統變革[DB/OL].[2013-05-02].
[3]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4]張一春.微課是什么?我給出的定義[DB/OL].[2013-04-23].
[5]黎家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1-12.
[6]吳秉健.微課定義萬花筒[DB/OL].[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