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立民辦型 以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該學院是為配合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更好地服務區域外資企業,由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先生親自提議、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00年開始學歷教育招生。開辦資金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全額撥款,蘇州市教育局、蘇州市勞動局為合作方,屬公立性質。經過2001年、2003年的兩次改制,成為混合所有制的辦學體制。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蘇州光華集團占65%,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占32.5%,蘇州市教育局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共占2.5%。2006年4月,為了激勵學院管理團隊,光華集團向學院管理曾轉讓了10%的股份。2007年,經過一系列兼并、重組、轉讓,學院開辦資金增至8791.21萬元,學院股東由六方組成:上海翔宇教育集團(40%)、蘇州光華集團(40%)、蘇州沸點教育咨詢管理有限公司(9%)、學院管理團隊(9%)、蘇州市教育局(1%)、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1%)。最終形成以民間投資為主、管理團隊參與、政府引導的辦學體制,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2.公有民營型 以齊齊哈爾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該學院的前身是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職工大學,1993年,機床廠教育處曹永安接受委托管理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職工大學。第一次在這所民辦高校中,擁有了國有資產存量和全民身份的教職工。1997年,將困境中的8所學校(幼兒園)和一個教育處機關共7000多名學生、609名在崗教職工,還有近400名離、退休教職工,全部“托管”起來,組成黑龍江東亞學團(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前身)。在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批建的教育改革實驗區里——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整整1.2萬人的教育集團,第一次采取民辦“托管”公辦的方式,開始了完整的系列的教育改革試驗,去重新盤活這一龐大的教育資源。也由此開啟了中國民辦學校與地方政府“政校合作”的先河。2001年,黑龍江省政府批準成立齊齊哈爾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4月,教育部批準齊齊哈爾職業學院升格更名為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院屬本科層次的普通高校,隸屬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
3.民辦公助型 以南通紫瑯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南通理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紫瑯職業技術學院,建于2000年6月,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創建、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12年6月開始由江蘇江海科教開發有限公司與江蘇省教育廳直屬教育發展投資中心共同舉辦;2013年4月獲得民辦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成為江蘇省第一所民辦事業單位法人高校;2013年年底,學院成為全國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26個發起單位之一。2014年5月,紫瑯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4.“小混合”型 以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是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級示范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沈陽職業技術學院下屬的多個二級學院(專業)都引入企業資源,以企業占一定股份的方式進行合作,如亞偉信息管理學院是沈陽職業技術學院與沈陽亞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為物聯網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而創辦的混合型學院。公司提供部分實訓條件、師資及課程,雙方從學費收入上進行一定的分成。此類辦學模式在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都有比較創新的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