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我國高等教育還不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與世界先進國家的高等教育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今年以來,從“四年制高職教育”、“本科職業教育”到“新建本科高校轉型”,從“應用技術大學”到“應用科學大學”、“應用科技大學”,從“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到“否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從“廢除985、211大學工程”到“否認廢除985、211大學”,有關高等教育的事件出現媒體報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否認再到媒體追蹤調查的“連環”現象,成為一個又一個輿論熱點;民間各種高校聯盟也是山頭林立,在東、中、西部地區舉辦的各種論壇上唱的調子截然相反,互不服氣。
據業內人士介紹,高等教育新聞熱點背后,一方面是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最為需要的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造成這種結構性矛盾的深層次原因,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對經濟社會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響應遲滯。
“調整結構是高等教育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一場革命。”業內人士透露,教育部主要領導已授權有關內部刊物進行“吹風”: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倒逼高等教育體制機制的深層次改革,需要對各類高等教育合理定位。
2014年第26期 作者:李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