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征
摘 要:《認識實習》是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專業認識實習,可以使學生直接接觸實際,激發學習興趣,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文章著重論述了本校在《認識實習》課程當中的一些教學思路及課程設計安排,為同類專業的實習實訓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建筑裝飾 專業認知 教學思路
《認識實習》是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專業認識實習,可以使學生直接接觸實際,激發學習興趣,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通過此次實習,使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工作性質和特點有所了解,增強學生在學習期間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了解即將學習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應用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實踐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著重培養學生的拓展意識,等等。
首先,通過這個階段的認識實習,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學生了解建筑裝飾行業企業的基本情況,理解傳統建筑裝飾藝術與現代建筑裝飾藝術的內涵與表現形式,增強對建筑及室內裝飾的感性認識。其次,鍛煉學生的自我能力、探索能力。具體為:通過社會調研、資料收集,鍛煉學生的溝通交流、發現問題的能力,較好地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和欣賞水平。另外,學生通過本階段的實習過程,能夠具有從事建筑裝飾設計所必需的基本職業素養,具有團隊協作、吃苦耐勞、誠實守信、求真務實的職業道德觀念,形成嚴謹、踏實、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培養創新意識;具備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能獨立獲取新知識,并能現學現用。
在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上,將所有理論知識全部融入到認識實習過程中進行,實現理實一體化。設置獨立的認識實習周,強化認識實習課程的實施效果。按照認知規律組織實習流程,確定實習地點—編制任務書—編制指導書—參觀前認知輔導—實習過程指導—實習后評價—完成實習報告(總結),落實整個事項過程關鍵環節,做好實行前準備工作和雙向后總結工作。認真編制認識實習任務書和認識實習指導書,制訂詳細的檢查計劃,做好實習過程監督,實習后開展多種形式的討論,保障認識實習效果。
在教學組織方面。切實做好實習前期準備工作。指導老師需要在實習課程開始之前擬定本專業的認識實習任務書和指導書。任務書的內容包括:實習目的、認識實習的內容及日程安排(其中要說明每天實習的集合時間,地點和具體的出行方式)、每次出行的具體任務與要求,實習報告的填寫要求,認識實習成績評定方式,以及實習安全紀律等注意事項。指導書的內容包括:學生每天所去實習地點基本情況介紹,明確寫出每個實習地點的學習內容、重點注意事項和主要知識點。指導老師除了需要擬定實習任務書和指導書外,還要提前準備好每天的實習教案,以此作為認識實習的教學依據和參考。另外,全面、具體地做好實習動員工作。反復強調安全紀律的重要性,在組織方式上,每班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出行,小組長起到帶頭監督、組織作用,以此保證學生每次出行都能準時準點到達集合位置,避免任何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教學內容和能力要求方面,實習所安排的實習項目,大體涵蓋了裝飾專業所學的基本課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這一有利平臺,安排學生參觀南陽市內較為著名的裝飾公司,使學生提前感受企業的工作氛圍并加深崗位認識,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與目標;參觀裝飾設計公司的住宅裝飾樣板間,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室內空間的劃分及各界面的材料的使用、色彩的搭配、陳設設計,并掌握重要房間的功能劃分及裝飾特點。
由于本課程在整個專業的課程體系當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對教學條件的要求較為嚴格:一方面,在教學團隊的組成上要求任課教師至少2名,其中主講教師1名,輔導教師至少1名,主講教師應具備雙師素質,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輔導教師是來自企業的資深設計師,在企業工作3年以上,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力出眾的技術骨干或能工巧匠型人員,可以對學歷、職稱不做要求。另一方面,《認識實習》課程學習場地必須是真實的工作、生產環境。為保證認識實習有相對穩定的場所,要求多家校外實訓基地,并作出適當指導。學生在實習過程當中的具體目的及任務如下: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裝飾設計、裝飾施工、裝飾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運用所學知識品評裝飾設計的優缺點,提高觀察能力和欣賞水平,為下面的課程設計打下基礎。
3.通過實習,了解裝飾工程施工工藝,熟悉裝飾構造,了解建筑裝飾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實習,培養學生勞動的觀點,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為今后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5.參觀商業建筑裝飾工程。了解和掌握商業建筑的空間劃分及各界面的裝飾手法、家具形式、材料的使用、色彩的搭配、陳設和綠化的設計,并掌握重要房間的功能劃分及裝飾特點。
6.參觀古典建筑裝飾。了解我國古典建筑的裝飾裝修方法,古典建筑裝飾構件,色彩的使用,構件的樣式,等等。
最后,在考核與評價方面,按照“工作小組”組織形式,實施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學,并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的方法,進行教學評價。將考試考核的重點分解在項目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每完成一個工作任務,都對其進行評價和反饋,實現過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