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陽
摘 要: 班級自主管理是培養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建設良好班集體的重要方式。本文從班級管理結構和班規完善兩方面總結加強班級自主管理的經驗。
關鍵詞: 德育 自主管理 管理結構 規則完善
今年秋季,帶著一絲忐忑,我開始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雖是初次帶班,但在做科任的時候,我已從所在班的班主任身上學到很多,可以說在思想上早已上崗。不過面臨實際工作,還是感覺繁雜得手忙腳亂。我一邊繼續從其他老師身上學習,一邊從書中充電。有一本書的書名非常吸引我,叫《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過之后,我下決心學習做一位會“偷懶”的班主任。其實,所謂“偷懶”,就是通過班級自主管理,讓班主任工作更有效率,讓學生自主性得到鍛煉。圍繞這個如何“偷懶”,我總結一下我的做法,從以下兩方面談起:
一、完善班級管理機構,讓學生“自己當官,自己做主”
從擔負起班級崗位責任,我希望能讓更多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開學初首要大事是班委會選舉。不過兩三周后我發現,班委分工大體明確,但是班級一些工作似乎沒人管或者人手不夠,尤其課堂紀律只有一個紀律委員。我考慮讓所有班委參與管理,但又覺得班委分工已明確,再加上其他職責學生可能沒有準備,工作會有一些亂。這時我讀到了《我班的一場“宮廷政變”》,作者是安徽巢湖一中賈宏權老師,靈機一動。里面的“立法委員會”、“法院”等機構名稱,以及“人事權”,“司法權”等權利,讓我覺得是個嘗試的好機會。我馬上決定在班里建立紀律委員會、立法委員會、法院等機構,并根據文章提到的內容結合班級實際,大致規定了不同機構的職權:紀委負責紀律監督,立法委負責班規修改制定,法院負責糾紛裁決。我利用午休時間向學生介紹這幾個機構并請學生報名參與,他們熱情很高,紀委六人,立法委十人,法院最多十八人報名,大概是學生對能夠裁決案件很感興趣。但是法院人有點太多了,結合學生意見,我決定采取輪值制度。
成立之后,紀律委員會的幾名學生比較負責,里面三分之二其實是班委成員,尤其紀律委員也在其中。他們在老師不在的自習課觀察學生的自習情況,發現違紀可開罰單給違紀學生。相比之下,慢慢能看出有的學生雖然有工作熱情,實際上并不夠稱職,上自習習慣自己學習,監督紀律的事被忽視了。此外,大部分紀律委員座位在教室中、前部,后面情形不容易監督到,且男女比例是女五男一,部分男生有意見。于是,臨近期末,經過觀察,我建議增加男生紀律委員,三人報名自薦通過,他們的位置剛好比較靠后,與其他委員在觀察視角上互補。我借此機會強調同學的信任也是監督,紀律委員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可能出現的被負責監督的同學撤職的情況打好預防針。
立法委員會發揮作用的機會很少,因為開學以來班級的主要規定由我提出。學生還小,更習慣接受管理,而且沒有做過這樣的工作。此外一開始沒有設立委員長,沒有專人負責也是原因。所以我的修改提議第一次沒有人提出意見。第二次關于課上睡覺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在我的提醒和督促下他們都積極發表了看法。之后我提出選舉立法委工作的委員長,選出之后,針對我關于班規的修改意見,他們提議、討論、通過的速度大大加快,不過暫時還沒有由他們自己提出修改意見。
法院一開始就有事件需要解決,兩名同學因打鬧使另外一人受傷。這是班里第一起事故,我在班里進行嚴厲批評后,要求法院同學給出處理意見。他們經過商議達成一致意見并公布,公布時當事人都起立傾聽,過程還是比較嚴肅的,犯錯誤的同學都接受了處理。此外,法院新增監督班級管理同學工作的職責,相當于檢察院。這其實是受到憲法學習時我國憲法當中相關內容的啟發。不過新增職能后,法院就變成了法院及檢察院,實際生活中這兩個機構不應該在一塊,還需要再做調整。
二、完善“班級憲法”,堅持依法治班
本學期圍繞全國第一個憲法日,我們班完成了憲法主題的公開課,班級也完成了憲法學習活動,這件事給了我啟發。
我在一開學時就從自己設想及班級具體問題出發制定了一系列規定,這些規定在讓學生小升初后盡快適應學校生活,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規定如果只有班主任的一人意志,學生可能始終只是被動接受。以憲法日學習為契機,我提出擬定“班級憲法”即班規。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班規也應該由全班審議通過并遵守。這個過程就是讓學生開動腦筋,發揮主動性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審議當時已是期中之后,對于之前由我提出的規定,大部分學生是認可和接受的,但是也有提出異議的地方,如作業有不會的題怎么辦,是不是和沒完成的處理是一樣的,經學生討論,作業不會的題要及時打電話問老師,否則空題相當于沒完成。經過充分發表、匯總意見,尋找解決方法,修改再表決,參照我國憲法修改原則,班級規定的舉手表決要超過三分之二,除一兩條外,其余規定都獲得全體通過?!鞍嗉墤椃ā睂徸h通過后張貼在教室前面,發現問題可以由立法委員會或者班級大會討論修改。
這就是一學期以來在班級自主管理上的總結。對這些做法,我的感受是嘗試的意味更大。效果雖然有,但是七年級學生的自主性、知識儲備等都還有限,結果和設想肯定有差距。他們可能熱情更大,具體怎么做,為什么做,有問題怎么解決都要摸索。但是我對于學生能做到的還是很欣慰。這是一次促進的過程,讓他們意識到班級建設管理是關系到每個人的事情,人人出力才能有好班,同時班主任嘗試民主管理,多聽學生意見才能好帶班、帶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