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志莉
摘 要: 初中語文教學是促進當代中學生交流能力與溝通能力提高的重要教學活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對中學生精神水平提高及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在我國不斷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初中語文學科地位不斷提高,學校管理者及家長對語文教學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教學需要進行改革。本文以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為題,闡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及改革方法。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改革現狀 教學方法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基礎性教學活動。在教學改革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初中語文教學學科發展及初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只有正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努力創新,才能讓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得以發揮。
1.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初中語文教學改革雖然進行了一段時間,但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仍然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及教學模式的限制。下面,我們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幾點問題進行分析:
1.1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人文性過多
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師隊伍中,一些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這些人過于關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人文性,將語文教學重點放在情感教育與態度教育上。這樣,初中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被忽略,教師不再仔細地講解課文,不再引導學生全面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很少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完全喪失學科特色,影響語文教學基本目標的實現。
1.2對于語文課堂教學形式的關注過多
教學改革下,許多老師認為只要實現教學形式多樣化及創新化,就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教學活動中,一部分教師沒有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要進行教學組織形式設計,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與教學內容與目標不盡相符。一些教師不管教學內容是什么,都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或者探究模式教學。在這些活動中,并不是所有學生和教師都可以理解活動目標,師生之間的互動明顯不足。教師只關注教學形式的豐富,而忽視教學形式豐富的作用,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2.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創新改革方法
教學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學思想,改變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行為改革與創新。下面,我們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創新改革方法進行分析:
2.1加強課堂教學氛圍的創新
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當根據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與愛好,有效營造教學氛圍。教師應當與學生平等地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自主性學習與探索。傳統教學中,學生一直是初中語文學習活動的被動者,很少有表達自身想法的機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留出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討論與思考,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課堂中有效的師生互動會讓學生具有探究積極性,讓教學活動更順利。
如講解《紫藤羅瀑布》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問學生,“你們心目中的瀑布是什么樣子的?”促進學生進行思維運動,并且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交換意見、分享想法,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本節課要學習的課文,促進教學活動自然與順利地發展。
2.2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模式是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重要教學模式。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通過合理設置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成為初中語文課堂的主人。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語文學習水平及新知識接受能力,進行個性化自主學習內容設置,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在教學創新的今天,教師可以將自主學習與分層教學相結合,利用多重標準要求班級學生,使每一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都得到滿足。
如學習《安塞腰鼓》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設置學習任務。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發現生字與生詞。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通讀全文,總結中心思想,找到每段的關鍵句。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需要其提出三個有效問題,找到答案。
3.結語
我國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發展前景越來越明朗。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需要加強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與教學創新的重視。教師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持續進行創新教學方法的探究與應用,為當代初中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從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不斷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黎文芳.關于課堂教學改革的反思[J].新課程學習(下),2014(10).
[2]陳蘊玉.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