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暉
摘 要: 初中作文教學不再停留在選材恰當、敘事清楚、結構完整、語言通順這樣的基本要求上,而從各方面都提高了一個檔次,尤其是寫作技巧的運用,這就使初中生的寫作更難。所以,如何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對作文不再畏難,對初中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本文針對這個問題,提出用下水文指導學生寫作,使他們有具體可依的范例,從而使作文容易一些。
關鍵詞: 初中作文 下水文 具體指導
隨著時代進步,文章與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越來越重要,這就對教師作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語文教師深感作文教學只停留在泛泛講要求的層次,然后看學生自由發揮,給個分數,就算完成了,這樣的作文教學實在無法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如何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成為擺在語文教師面前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有語云“絕知此事需躬行”。要學游泳,必須下水;要教運動員游泳,教練必先下水示范。所以寫下水文不僅是教師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的一種示范手段,還是作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同時是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功。它對指導學生寫作文,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通過下水文教學能改善師生關系,發展教師能力。學生寫作文之前,教師先了解一下學生寫作文的心理,使自己置身于學生的位置,然后指導不就具體可依了嗎?所以,教師寫下水文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
作文教學中,我經常寫下水文,以給學生的寫作起導航作用,同時用教師的思想與文學功底影響學生,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用教師的近距離示范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學生會因教師的感染而喜歡作文,增強興趣,進而提高能力。
教師在學生作文之前,按要求自己先試做一篇。思考自己在作文前是如何思考的,在作文中出現了哪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有了體會,指導學生自然會少走彎路。教師這樣的下水文具有導向作用,學生有了具體可依的范例,做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比如,一次作文課給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半命題《的魅力》。在學生作文前,我先做了一篇,題目是《善良的魅力》,然后將自己在作文前的思考講給學生聽:首先分析文題,有魅力的人或事都應該是積極向上,能給社會和人們帶來正能量的。符合這個題目的立意太寬泛了,從精神層面講,堅強、奉獻、勇敢、機智、善良、寬容,等等。圍繞這些立意選材并符合初中學生的生活,都可作為選材對象。于是,我在腦海中極力搜索與之相符的生活中的事件,猛然想起一次上班路上的事件,一位老人伸出雙手幫助一位上坡的三輪車主,他的一次伸手不正是善良的體現嗎?想到這兒,那天那位老人流汗的臉、努力躬起的身體又浮現在我的眼前。好!就以這件事為作文材料。于是,文題確定了——《善良的魅力》。選好了材,接下來就是布局謀篇了,地點定在放學路上;為了烘托老人的品質,時間定在炎熱的夏天;為了主旨鮮明,用老人與自己做對比;為了情節曲折,前用“我”的被撞做鋪墊,后用“我”的心理做襯托。為了使文章細膩感人,渲染夏季的炎熱,對老人的外貌與動作進行描寫,對“我”的心理變化進行描寫,突出老人的形象。經過這樣一番立意、選材、布局謀篇的思考后,最后就是落筆了。在這樣一番充分準備后,作文自然不難。
經過以上教師的“創作”談,又讀了老師的下水文作引導,學生不再是一幅愁眉苦臉的面容,他們個個點頭稱是,好像胸有成竹。
另外,以下水文指導學生寫作文,應步驟詳細具體,注重細節,夯實過程。接上面例子,教師將自己的創作過程講給學生后,打鐵趁熱,將作文步驟具體細致地教給學生。先仿著教師的選材立意,讓學生打開思路確定材料,補充題目。于是一個個文題如雨后春筍,紛紛產生?!秷詮姷镊攘Α?、《奉獻的魅力》、《誠信的魅力》、《自信的魅力》……循著教師的路,很多學生都找到了門。接下來的布局謀篇,大到故事情節,小到細節描寫,學生都清清楚楚,教師用自己的文章明確哪個情節是鋪墊,哪個情節是為了表現文章主旨,哪個描寫起襯托作用,哪個描寫是為了突出人物形象,通俗易懂、明白曉暢,讓學生感覺具體可依,寫起來不至于卡殼。一直細到語言運用,解釋為什么寫這句話、為什么用這個詞。比如,寫天氣的炎熱,下水文中這樣寫道“太陽像一個油淋淋的雞蛋黃,向大地散發著無窮的熱量”,用比喻的修辭將“太陽”比做“油淋淋的雞蛋黃”,既寫出了太陽的形狀顏色,又生動地寫出了天氣炎熱。作文語言的生動形象,用這樣一個例子具體表現出來,比起教師空洞的要求語言要生動,具體可感多了,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帶著這個意識,學生作文時就會注意到語言表達要生動的要求。
教師寫下水文對自身來說有許多好處,通過下水文寫作,教師的觀察、思維、創造能力都得到鍛煉,促進教師寫作水平提高。對教師自身業務水平起到促進作用,尤其語文老師更加強專業知識積累。通過下水文實踐,教師能站在學生立場思考問題,經過艱苦創作,切實體會學生作文的苦楚,從而更堅定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作文教學中,如果沒有教師下水文的寫作實踐,就如站在岸邊的指手畫腳,浪費時間,沒有效率。教師親自下水寫作,加深對作文教學、教材的理解程度,并對每次作文訓練的重點、難點、前后聯系乃至如何布局謀篇、遣詞造句都有了切身體會,從而減少教學失誤,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以上是學生作文前用下水文引路的方法,同樣可以師生同時作文,就是教師與學生一同寫,寫好后,師生作文對照,總結出彼此的優缺點,講評交流后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修改補充,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還可以教師后作,教師在批改完學生的作文后,以其中一個有代表性的題材,教師去寫。然后對照講評,讓學生體會差距,使學生具體明確不足,再改起來就容易了。
實踐證明,用下水文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使學生寫作時感覺不是空洞無憑,而是有據可依的,那么他們興趣高、收效快,就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