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摘 要: 把英文歌曲這種有效的教學資源用于職校英語課堂教學符合暗示法教學理論、情感過濾假說和習得—學習假說學習理論。在職校英語課堂教學中可通過巧妙運用英文歌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職校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行課堂導入、詞匯教學、句型操練、聽力訓練等,從而幫助職校英語教師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英文歌曲 職校生 英語課堂教學資源
一、引言
英文歌曲是幼兒英語和小學英語教材中常用的教學資源,但在職校英語教材中卻鮮有見到。2013年圣誕節,筆者為了渲染圣誕的氣氛在英語課堂上教學生唱圣誕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和Jingle Bells,那節課的課堂氣氛特別好,幾個英語學習后進生也陶醉其中,平時很少能說出連貫英語句子的他們一節課下來竟然把這兩首歌字正腔圓地完整唱出來,筆者在大吃一驚的同時也感受到英文歌曲對職校生的吸引力。受到這節課的啟發,筆者在后來的教學中嘗試著把英文歌曲引入職校英語課堂,巧借英文歌曲培養職校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職校生英語口語、聽力和詞匯學習,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英文歌曲促進職校生英語課堂教學的理論依據
1.英文歌曲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符合暗示法教學理論。
暗示法教學理論是由保加利亞的醫學博士、精神病療法心理學家及教育學家洛扎諾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提出的。洛扎諾夫認為傳統教學的一個弊端是只強調刻苦,不講究方法,造成學習者不同程度的心理緊張。實驗表明,良好的學習氣氛能使外語學習效果成倍提高,學習應成為一種趣事,在無緊張的狀態下進行。洛扎諾夫指出,只有在放松和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才能有效學習。音樂節奏在暗示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樂能夠幫助建立和維持人際關系;人們能從音樂表演中獲得自我滿足和增強自尊;節奏獨特的潛力能帶來活力和秩序。
2.英文歌曲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符合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說和習得—學習假說學習理論。
根據情感過濾假說,情感因素起著對輸入進行過濾的作用,情感因素會阻礙或加速語言的習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條件下才會產生真正的習得。情感主要在學習動機、自信心、焦慮三個方面對學習者的第二語言習得產生重要影響。旋律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能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習者在課堂上消除焦慮,心情愉悅舒暢,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情感過濾,取得較好的語言學習效果。根據習得—學習假說,在無意識地學習某種語言并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流利、正確地使用該語言稱作“習得”;第二語言學習者有意識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理解某種語言的過程叫做“學習”。通過“習得”掌握某種語言的人,能夠輕松流利地使用該語言交流。對學習動力不足的職校生來說,在學唱英文歌曲過程中可以無意識地、輕松自然地習得英語語音、詞匯、語法、文化背景等知識,提高聽說能力。
三、英文歌曲促進職校生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
1.巧借英文歌曲激發學習興趣。
大多數職校生是中考中的失敗者,學習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存在畏難情緒,尚未養成課堂全神貫注的聽課習慣。因此,如果英語教師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快樂情感,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他們的思想就會游離于課堂之外。長此以往,他們就會對英語學習喪失信心,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職校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想盡各種辦法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其中,借助英文歌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遠古時代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通過敲打石器和木器表達喜悅和歡快之情,原始部落人模仿鳥兒優美的鳴叫聲形成動聽的民歌傳唱百世。人們在唱歌時隨著音樂旋律起伏的變化,會產生放松、愉快或興奮的感覺。因為帶有優美旋律的歌曲會給人帶來愉悅的情緒,所以大多數人都喜愛聽歌曲。有人曾在中學生中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將近三分之二的學生喜愛聽歌曲。在筆者和一些學生的交談中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喜歡聽流行歌曲,也包括英文歌曲。把英文歌曲引入職校英語課堂教學,學生學會唱英文歌曲會有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在聽唱英文歌曲教學中,學生感到放松和愉悅,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新生班級英語教學一開始,筆者常常不急于教授新課,而是教會學生唱一首節奏歡快,旋律優美,易學易記的英文歌曲,從而讓學生喜歡英語。
2.巧借英文歌曲進行課堂導入。
曾有教育專家指出,教師如果不能在一節課的前十五分鐘吸引學生的注意,這節課就是一節失敗的課。因此,許多教師很注重課堂導入。在眾多的課堂導入中,歌曲導入是值得推薦的一種方式。歌曲所特有的韻律和節奏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迅速集中注意力,進入學習狀態。一些歌詞內容切合教學主題的歌曲能夠幫助教師巧妙導入新課。例如,在由鳳凰傳媒集團和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英語》第一冊第三單元What Do We Eat Today?的新課導入中,筆者用一首由David Guetta演唱的rap風格的說唱歌曲Atomic Food導入,這首歌說唱了三十幾種食物的名稱,一些是學生學過的食物名稱,還有一些沒有學過。我讓學生聽完歌后說出他們所聽到的食物名稱,再把歌詞呈現出來,教學新的與食物有關的單詞。由于這首歌節奏感很強,很快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課堂教學中。
3.巧借英文歌曲進行詞匯教學和句型操練。
一首歌曲要會唱,必然要經過反復聽和學唱才能記住,由于歌曲本身的節奏和優美旋律的感染,即使多次聽唱也不會覺得枯燥,尤其對那些喜愛音樂的學生來說,更是一種放松和享受。英文歌曲能在無形中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在歌詞的語言環境下,學生更容易記住詞匯的用法。有時英語教師可以采用“舊曲譜新篇”的形式讓學生用新學的生詞或句型替換原有的歌詞,經過數次吟唱,輕松地學會生詞。如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理念中職英語》第二冊第一單元Can I Help You?教學中,我讓學生把本課生詞candy bar,a roll of film,a pack of gum,a pack of tissues以及句型Can I have…?Sure,here you go.替換到英文歌曲Table Number中翻唱這首歌。原來的“We are table number one,number one,number one.We are table number one.Where is number two?”變成“Can I have a candy bar,candy bar,candy bar.Can I have a candy bar?Sure,here you go!”進而再讓學生以小組比賽的方式用a roll of film,a pack of gum,a pack of tissues替換candy bar翻唱,看哪一組唱得最好。用填詞唱歌比賽的方式巧妙地操練句型和熟記單詞,新穎有趣,又不枯燥。
4.巧借英文歌曲進行聽力訓練。
職校英語教材中的聽力素材多是聽對話或短文,很少有英文歌曲作為聽力素材,在筆者嘗試把英文歌曲改成英語聽力素材時,受到職校生的普遍歡迎。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歌曲音樂本身的節奏美、旋律美吸引了學生,學生要了解歌詞,要學唱歌曲。關于把英文歌曲作為聽力素材訓練的具體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方法有:讓學生聽英文歌曲,說出歌曲的主旨意思;把歌曲中的一些詞去掉,讓學生填空;聽簡單的英文歌曲,讓學生把歌詞聽寫下來;把歌詞順序打亂,讓學生重新排序等。由于一首英文歌曲中部分歌詞有重復出現的現象,在用英文歌曲進行聽力訓練時,可以教授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測單詞的聽力技巧。例如讓學生聽Boyzone的No Matter What這首歌并填空:No matter what they tell us/No matter what they do/No matter what they teach 1 /What we believe it’s true/No matter 2 they call us…其中第1、2空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判斷應該是us和what。
四、結語
當然,職校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在挑選英文歌曲輔助英語教學時,除了考慮曲調優美,易學易唱以外,還要注意選擇歌詞內容健康,能夠發揮正能量的歌曲,歌曲的難易度要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等。有時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推薦好的英文歌曲,老師從中把關篩選出適合的歌曲用于課堂教學。
事實證明,把英文歌曲用于職校生英語課堂,寓教于樂,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心理需求,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職校英語教師,在平常工作生活中應該多留心收集一些適合職校生的優秀英文歌曲,在教學中多用心鉆研,找出更多的方法巧妙運用英文歌曲,充分開發英文歌曲這一有效的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Krc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nguin,1982.
[2]陳靜波.利用英文歌曲進行聽力訓練.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04,27.(2).
[3]侯艷萍.英文歌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5,17.(3).
[4]王波.暗示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