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潤
隨著信息技術介入課堂教學,信息技術開始越來越多地影響各個學科。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能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環境,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課堂自然需要運用信息技術,用以強化教育教學效果。
1.信息技術運用于思想品德課教學勢在必行
初中思想政治課具有知識性、政策性、時效性、鮮明性、社會性、實踐性的特點,理論性過強,會導致學生聽不懂。新入初中的學生尤其是農村學生對這方面的了解不多,要把書本的理論變成通俗易懂且能接受的觀點是一個教學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新穎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明白課本的觀點、原理、道德行為規范,從而使本學科內容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折射出魅力。例如在講解《道德與法律》的區別時,我首先在網上找“范跑跑”的事例,并把它通過多媒體打在屏幕上,讓學生分析得出結論:“范跑跑”違背了道德,但法律卻拿他沒辦法,從而使學生從心里真正理解道德與法律的區別,比起教師的生講,效果要好得多。
2.內容豐富,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時代性、針對性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脫離實際的品德課就像一潭死水,沒有生機。因此,教師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聯系社會生活實際,使思想品德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教學中可選用當今有代表性的社會事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書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動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結合,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對他們用知識指導行動是非常有幫助的。
3.現代信息技術使思想品德課走進生活,貼近社會
集知識性、政策性、時效性于一體和鮮明的思想性、社會性、實踐性,是思想品德課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點,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品德課的生命之所在。但長期以來,思想品德課教師難以走出“課難備、書難教”的困境,學生面臨“不好學、不想學”的尷尬局面。盡管思想品德課的教材時常更新,可讀性大大增強,縮小理論與現實的差距,卻始終跟不上紛繁復雜的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節奏。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后,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方便性、快捷性和資源豐富性的特點,將一些涉及現實中的焦點或敏感問題的新聞報道、紀錄片,以及反映社會和生活實際的圖片、活生生的事例、視頻片斷與思想品德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實現超時空的信息再現,從而使思想品德課走進生活,貼近社會,保證學習者涉足知識的時效性。
4.信息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整合,有利于增進師生交流,強化教學效果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學習者要真正獲得知識,主要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過與其他人(教師和同學)協商、交流、合作和本人進行構建方式得到。課堂知識容量是我們評價課堂教學效果的依據之一,傳統教學中,課堂知識的傳播主要源于教師的口授和黑板板書,這兩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了課堂信息含量,使教學出現“少、慢、差、費”的不良局面。計算機多媒體的大信息量、省時省力的優勢是傳統手段無法比擬的。利用多媒體可以進行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了教學的密度和速度。充分利用計算機教學的動畫、視聽優勢,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理念更使思想品德課注入了新的活力。
5.應用信息技術,共享資源,方便教師備課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會遇到很多難題,其中最突出的是資源匱乏。利用網絡豐富的資源查找資料是非常便捷的途徑,具有其他途徑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5.1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題,通過網絡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關資料。有些問題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討論和請教,及時加以解決。在網絡沒有應用之前,要解決類似的問題,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還不一定有滿意的結果。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快捷性,恰好符合思想政治課綜合性、時事性的特點。應用信息技術,能豐富政治課教材,方便教師備課,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5.2利用網絡上的教育資源,可以及時分享相關課件、教案、學案、試題等資源,利用信息技術對這些資源加工制作,就可以變為適合自己教學的資源。由于網絡資源不受時空的限制,而且具有及時性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分享資源,使落后地區的教育有了跨越式的發展,縮小了地區差距。
5.3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師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教師教學方法得到了改進。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創新教學模式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改變了傳統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模式。多媒體課件進入課堂,代替了很多粉筆和語言的功能,不僅可以大大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另外,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能提高教師操作和使用計算機的水平。
6.如何在政治教學中正確運用信息技術
多媒體輔助教學只是一種手段,不能代替教師的講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件、課本和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講解,做到課件、課本、教師的有機結合。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交流過程,實現互動的紐帶是雙方的情感,互動的基礎是教學內容和教學問題。教師要把抽象、枯燥的政治概念、原理,通過由內而外整體的情感美及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情感的互動交流,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抽象的道理生動化、形象化;將復雜的闡述簡單化、淺顯化;將煩瑣的例證情景化、通俗化,切實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力,增強教學實效。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當把運用現代技術教育的能力作為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當在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時,要掌握Authorwar、Powerpoint、Flash等課件制作軟件,以便制作出科學合理的課件,逐步建立電子備課系統,并形成素材庫和課件庫。只有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多媒體教學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