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彩虹
教師節對于每一個從事教育行業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溫暖的日子。
還記得第23個教師節那一天——2007年9月10日,我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為外國學生講授漢語,從此開始了在“地球村”一樣的多元文化圈里的教學之旅。小的時候一直夢想當老師,命運如此眷顧,機緣也如此巧合,長大后我終于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園丁”,只是我面對的不是祖國的“花朵”,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教師節從此與我確乎有了真實的關聯。雖然那天并沒有學生對我說教師節快樂,外國學生不知道中國的節日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回到宿舍,同學之間還是頗為認真地相互祝福了一下,并且集體向我們的老師送上了節日的祝福。我第一次對教師節產生了不一樣的感受和認識,似乎自己做了“園丁”之后更能體會一句問候里的感恩和慰藉。
行業特質的原因,對外漢語教師有時需要到其他國家任教,國家漢辦及國內的高校每年都會外派一些漢語教師出國承擔漢語國際推廣的任務。2010年夏天,我受母校北京師范大學派遣,赴韓國京畿道的公立高中擔任對外漢語教師,我任職的學校是京畿道果川中央高等學校。在韓國的高中,漢語和日語、德語、法語等語言一樣是第二外語選修課,每周的課時最多兩節,教學內容以打基礎為主,重在提高學生對語言的興趣。我們學校在高二和高三都開設了漢語課,一共六個班,只有一位中國老師。作為外教,我和一位韓國的漢語教師一起搭檔上課。我也是全校唯一的一個中國人。
韓國的高中生們看起來要更單純、質樸一些,不那么叛逆,而且非常有禮貌,也比較尊重老師,見到老師都會彎腰行禮并問好,見到我和另一個來自美國的英語外教也一樣。我每天在辦公室、教室里都能聽到韓語、漢語或者英語的問候,但想到自己是漢語教師,不管學生和同事用哪種語言跟我打招呼,我都會用漢語回復一句“你好”!
在韓國,儒家文化傳承得比較好,身處其中才能真切體會到韓國中學生尊師重教的程度,學生家長也是一樣。
5月15日是韓國世宗大王的誕辰,為了紀念世宗大王創造韓文,韓國政府將這一天定為韓國的教師節。這一天并不放假,還是照常上課,但是學生和家長們會通過多種形式表達他們對教師的敬意。我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教師節。
早上一進辦公室,便看見許多韓國家長在圍著老師們聊天,大部分是學生們的媽媽,她們面帶微笑,彬彬有禮。辦公桌上有的放著芬芳吐艷的鮮花,有的放著精致小巧的禮物盒,房間里充滿了溫馨的節日氛圍。我問搭檔今天是什么日子,她笑著告訴我,今天是韓國的教師節,家長們都來學校對老師表達謝意。原來如此呀!
學校給每位老師都發了一塊印有學校名字的毛巾和一盒年糕作為小禮物,我和另一位外教也得到了各自的一份。校長和副校長通過學校廣播依次致辭,表達對全體教職員工的感謝和祝福。看得出來,所有老師都為自己的節日感到開心和自豪,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課間休息的時候,總能看到陸續前來致謝的家長們。收到禮物的老師會在公用的辦公桌上打開禮物盒,邀請辦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一起分享,我也收到了熱情的邀請。大家圍在一起品嘗著年糕、比薩之類的小點心,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除了家長,學生們也在課間來到辦公室,送給老師卡片、全班的照片、小花籃之類的小禮物,這些跟我們國內的禮儀習慣大同小異。高二(9)班是我教授的班級,學生們送給我和搭檔每人一個小花籃,花籃的把手上用粉紅色的緞帶挽了一個蝴蝶結,垂下的帶子上分別寫著“?????”(謝謝)和“??? ??”(老師的恩惠)。這個班的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漢語,會說的漢語還不多,他們拿著花籃對我說:“老師,謝謝!辛苦了!”之后就一直重復說“謝謝”,我也一直說“謝謝”,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語言特別神奇,所有要說的話和要表達的感情原來只用“謝謝”兩個字就足以涵蓋!有一位老師被學生叫了出去,就在我們辦公室門口,十幾個學生圍著老師一起唱起了歌,聲音很大。這一切完全出乎了這位老師的意料,她忍不住流下了幸福的眼淚。辦公室里的其他老師都聽到了歌聲,大家一齊為她鼓掌!
上課的時候,我剛走進教室,便看見講桌上堆滿了摞起來的巧克力和糕點,還有學生們親手制作的賀卡,上面的句子大部分都是用漢語拼音拼寫的,但“謝謝”兩個字是用漢字書寫的,看著賀卡上工工整整的字跡,我不禁心頭一熱。臨下課時,學生們一起為我唱了一首韓語歌——《老師的恩惠》。后來,我了解到其中有一段歌詞是:“老師的恩惠像天,越欽仰越高。教我們要真實,要正直。老師是心底的父母,啊,謝謝啊,老師的愛。啊,報答啊,老師的恩惠。”看著學生們純真明亮的眼睛,我一下子想起了那首致敬青春的中文歌——《夢想繽紛》,便唱給學生們聽:“十七八歲的年紀沒有深沉,開始成熟的生命夢想繽紛,打開寧靜的天空當作畫布,圖上最美的顏色展示青春”。那一年我的學生們正好十七歲!雖然語言不通,我們并不能完全明白歌詞的含義,但大家都真誠地傾聽、鼓掌,內心都明白彼此的心意。
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我在異國他鄉感受了一回別樣的教師節。雖然文化不同,語言不通,但“教師”這個角色本身似乎可以跨越民族、種族、地域與文化的界限,讓我能夠深切感受到人們對教育工作者的愛戴、對我這樣一位中國教師的尊敬,我和學生之間濃濃的師生情誼也一直延續至今。
今天,我依然在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無論是在國內教書育人,還是在海外傳播語言文化,我都始終牢記著肩上的責任和使命。我一直保留著學生們送給我的賀卡和那些他們親手制作的小玩意兒,某一天,突然聽到來自地球另一端的熟悉的問候,收到漂洋過海而來的一張明信片、一封郵件或是幾張照片,都會讓我備感幸福和欣慰。我想,這就是身為教師的一種特殊的幸福吧。
(作者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
(責任編輯:江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