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霄
摘 要: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本文就怎樣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 中小學生 心理健康 對策
教育改革實踐證明,學生不僅是一個認知體,而且是一個生命體。也就是說,不能把學生看做是裝知識的瓶瓶罐罐,只讀書、讀死書。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要生活得自在、有意義、有價值,能為自己,也為家人,更為國家、民族做有益的事。如比爾·蓋茨所說:“我們的教育必須與學生的人生目標聯系起來。”我們培養的必須是智能正常,有學習和探究能力,性格堅定,情緒樂觀,人際和諧,既能積極面對環境的多種挑戰、實現人生的價值,又能主動調整發展自我、不斷完善自己的人。
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需要,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關注和努力。一個真正的老師不應只是傳授知識的教書匠,而且應該成為學生的保健醫生,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為育人的藝術家。那么,怎樣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其對策如下:
一、及時了解學生,加強互相交流
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自由表達思想。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入班級,利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學中布置《寫給老師的一封信》等題目,使一些較內向的學生或有“難言之隱”的學生通過書面形式與老師交流思想。老師應該對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區分具體情況,選用適當形式對學生進行個別幫助。另外,與學生談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現、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癥下藥”,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老師應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里的積郁情緒宣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二、時時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教師應時刻牢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盡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等。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常常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些學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師不尊重他,就感覺不到自尊,對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實踐表明,只有從尊重出發,學生才能打開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實施多樣教育,創造教育環境
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規教育外,還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這主要有賴于學生所處班級心理環境的狀況。老師在教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提高各方面能力,保持積極向上、平和開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積極開展班級文體活動,使學生的過激情緒在文體活動中得到釋放,幫助一些學生克服自卑、焦慮情緒。對于他們在各種活動中取得的成績,哪怕是一點點進步,老師都要大力鼓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中小學生應以鼓勵為主,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營造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氛圍,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了解自己的長處,繼續努力,更加勤奮,力爭全面發展。經常開展集體主義的教育,讓學生樹立愛學校班級的集體榮譽感,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建設良好的班級集體,融洽師生、同學關系,對學生個體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使離群獨處的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幫助其矯正不健康的異常心理。開展立大志創大業主題班會,消除一些人的虛榮驕傲狂妄心理等情緒,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增進人際交往,提高心理素質,促使他們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就要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使他們具有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2,8.
[2]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新探.課程·教材·教法,2006(7).
[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個途徑.黑龍江教育,2008(6).
[4]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任務.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1).
[5]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