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 在英語研究生的法語教學中,因為學生的特性和需求,迫切需要引入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經過作者四年左右的教學實踐摸索和驗證,發現運用自主式學習模式,通過類似于分組合作、分主題研究等方式,學生不僅對法語的學習興趣空前高漲,而且每個人自己摸索出一套比較高效的法語學習方法,取得顯著的學習效果,并且實行自主式學習后,學生自己上臺講解,大大地增進了他們對于教學法等的了解。作者認為,自主式學習對于英語專業研究生二外法語的教學益處良多,值得推廣。
關鍵詞: 法語 自主式學習 二外學習 研究生學法語截至2014年,全國有210所高校設立了英語專業研究生點,在研究生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第二外語法語的學習因為其課時安排少、周期短,教學目的性相對于他們的專業論文來說要弱很多,且a來自各高校的學生法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法語的目的性各不相同,以上種種原因促使筆者思考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強化教學效果。經過了三年左右的摸索,筆者最終發現對于研究生級別的學生來說,雖然法語僅是中級左右的水平,但自主學習模式也是可以貫徹起來的,而且通過類似于分組合作、分主題研究等方式,學生對法語的學習興趣空前高漲:課前小組討論準備資源課件的緊鑼密鼓,課上如老師般站在講臺前給臺下同學們講解的專注專業,課后互相對各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的認真苛刻,這種種嘗試不僅使得他們通過主動學習,形成比較有效固定的法語學習方法,取得顯著的學習效果,而且大大增加了他們對于法國文化、對于教學法等方面的了解。筆者認為,自主式學習對于英語專業研究生二外法語的教學益處良多,值得推廣。
1.什么是自主式學習?
(1)自主式學習的定義
20世紀以來,自主學習越來越引起學科教育研究領域學者的重視,有人甚至主張培養自主學習者是教育的根本目標(Water House,1990)。事實上,美國早在70年代就明確提倡自主學習;涉及自主學習教育思想的觀念可以追溯到更久遠。在我國,自主學習問題被國家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確立為重要研究內容,國內教育學者對于自主式學習也做了廣義及狹義方面的定義:如韓清林(2000)認為狹義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教師的科學指導是前提條件和主導,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徑;實現自主性發展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要求。廣義的自主學習是指人們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進行有目的、有選擇的學習活動,從而實現自主性發展。
在我們的英語研究生二外法語教學中,自主式學習主要指前者,也就是狹義角度上的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選擇話題,選擇知識要點(文化/語法、詞匯、課文、交際法語、練習),然后調用各種學習手段,完成研究生法語大綱的基本內容,從而達到學位研究生考試所需的各種要求。
(2)自主式學習與傳統教學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通常以教師為中心,根據教學大綱劃定大體教授范圍,結合學生大致知識水平界定教學難度,通常以老師講、學生聽記為主,輔以適當師生互動形式來完成課堂教學。例如在本科階段的二外法語教學中,我們一般使用的就是最為傳統的二外習得語學習法。學生們幾乎從未接觸過法語,對于法語的學習完成屬于零基礎,學生們想要在三年內通過144小時的課時量識記4000左右詞匯、全部法語語法的學習,達到日常生活對話的簡單口語的熟練運用程度,通常是靠跟著老師(中教及外教)或錄音練發音、讀單詞、背句型,完成老師布置的跟課文相關的練習,寫老師建議的適合自己水平的小作文等形式來學習的。當然,有少部分有考級(全國公共法語四級考試)或以法語來考研的同學,因為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會實行我們剛才所說的廣義概念的自主學習,但除了極少數的自學能力強的會選擇完全自己看書查資料去學習外,其余大部分無外乎去校外報個培訓班,跟著另外的老師在課堂上延續這傳統學習法而學著。
所以,對于初學法語的非法語專業學生來說,完全的自主學習因學生動機的限制(大多數選擇法語的同學只是單純對這門語言或法國文化感興趣,只求在本科階段聽著老師講講,開闊眼界,學些法語的皮毛)、能力的限制(法語的發音、語法、句型結構相對于英語較難),以及時間的限制(本科學生一般一學年要開設20多門課程,還不包括某些同學選擇了二學歷的課程,課外法語學習上分配到的時間少之又少)等原因,無法很好地運用,而作為已經經歷了本科階段法語系統學習,具備了中級以上水平的英語研究生,自主式學習有了運用的基礎,所以在近幾年的研究生法語(以下簡稱“研法”)教學中,筆者逐漸加大自主式學習比例,教學效果較以往大幅增強,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2.為什么在英語研究生的二外法語教學中運用自主式學習?
因為研究生們經過了四至五年的本科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及團隊合作能力在法語方面,也已通過發音關、詞匯關、閱讀關、表達關,具備一定的查閱法語資源的能力。筆者所在學校大半的英語專業研究生本是中小學校的原英語教師,具備一定的自我學習、檢測、評估能力,且大多數學生之后的就業方向是跟語言或語言文化或教學相關聯的職業,研究生階段的教學內容中不再更多牽涉教學法方面的教育,也沒有提供教學實踐的機會,所以,將研法的課堂交給學生本身,讓他們自己做老師,根據老師指導選擇感興趣話題,按照自己喜好選擇團隊成員,選擇適合自己的講課資源、編排課程教學內容,實現全方位的教學互動,讓他們完全沉浸在自主學習的樂趣中,卻不知不覺超標完成教學任務。
3.怎樣將自主式學習應用于研法教學中?
(1)課前,制訂計劃,確定范圍
開學第一次課,筆者一般會進行學前測試,測試分為compréhension écrite(閱讀理解),expression écrite(寫作),compréhension orale(聽力理解),expression orale(口語表達)四部分,從而了解學生們在法語語言上的大致水平。寫作及口語表達環節通過一些文化點的考核,例如簡答法國概況例如人口、面積、重要城市、著名景點、歷史名人等,從而知曉學生對于法國文化的了解程度。
除了語言、文化的測試,筆者一般還會要求學生用法語做一個自我介紹,從而了解學生大致來源,以往經歷,之后就業傾向等,從而在研法指導上因人而異。
在做足了對學生的了解后,筆者選擇合適教材,挑選出部分主題課文,由學生自主選題,而剩余課文或較難知識點則由筆者現行講解。這樣在講解的大概半學期期間,學生可就自選課題做充足準備,也可了解作為目前的法語老師的講課方法、風格,或就自己準備過程中不太明白的一些專業問題適時地向老師提問。
所以,實施自主式學習,并不是完全放任,漫無目的,隨性所致,必須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他們的水平,緊密根據研法大綱的要求,選好教材,選好話題,選好知識重點,規定時限,規定要求,給他們自由發揮的機會。
比如2012年,筆者接任研法班級,根據調查,結果13名學生中有4名原先所學二外為德語或俄語,還有2名本身學校無法語課程,法語全靠自學,水平只能達到初級,這種狀況下只能實行最傳統的教學法。2013年,研法學生為12名,其中10名為曾任或現任教師,學習有自己的方法,整體法語及語言學教學法基礎好,此時開始引入自主式學習,但當時使用《新大學法語》第二冊教程,課文皆為論述型大文章,教學比較有難度,為此,我們輔助孫輝《簡明法語教程》,讓學生既如啃骨頭般啃下難課,又甘之如飴自選話題自講自學,收到很好的效果。2014年,我們提出申請,完全使用孫輝《簡法》教程,一般的課程給予學生自主講課,效果更比往年好。
(2)課中,分工合作,教學演繹
學期初選好課程選好分組成員后,按照排列的話題順序,學生就開始施展拳腳了。
①選擇法國移民問題的,小組成員兩名,一名為口語相對較弱的學生,她選擇講解文化部分,半法語半中文,利用新聞類視頻、移民電影節選、移民專家文獻,以及自己對于法國移民特別是其中的中國移民做詳盡的介紹。另一名同學負責語法及詞匯課文部分,不僅PPT及Word文檔制作得相當專業,而且內容安排,教學互動都非常得體,儼然一個專業法語老師。
②選擇法國飲食話題的,小組成員三名,將情景學習法運用開來:一名同學負責講解餐桌禮儀文化及常用語,其他兩名做餐廳侍者和顧客。第二名同學負責講解常見法國菜肴,其他兩名就演繹市場買菜情景。第三名同學甚至帶來餐具及各式菜品,誠邀全班同學(也包括筆者)邊問邊答邊吃(答對才有吃),學生們在吃吃喝喝里學會了大量法語食品詞匯。
③選擇法國交通話題的,將跨文化對比學習法貫徹講解中。通過中、法、英、美四國交通狀況對比,不僅在文化上做了對比,還從關于交通主題詞在文字上做了對比。知識遷移學習法的靈活運用,體現了一個研究生的水準。
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比較筆者運用自己熟悉的教學法一個人掌控全班,學生在課堂上凝結迸發的智慧就如“百鳥爭鳴,百花齊放”般精彩。
(3)課后,自評互評,改進提高
誠然,研法的學生畢竟不是法語專業,也沒有留學法國的經驗,在文化點和語言知識點的講解上,難免會存在紕漏。而且沒有教學經驗的學生初上講臺時的怯場,或者遲鈍,都是值得指出給予指導的。
例如有同學講到巴黎時,搬出電影《達·芬奇密碼》的最后一幕,當出現貝聿銘設計的金字塔時,他錯以為是盧浮宮,且當臺下學生提問埃菲爾鐵塔上是否有水有電時,他一時語塞難以做答,不曉得用類似于“對不起,因為知識有限不知回答,課后迅速查找”或者“我們可以來問問陳老師”的托詞結束這場教學尷尬。這時筆者通常會借用休息時間給予建議和指點。
又如某些同學因為怕自己不夠專業,在準備教案時,將某一詞的所有字典用法都列上去,看上去非常完整,可臺下同學實則無法接受,抱怨不已。課后交流中,這個就作為需要改進的一條列入互評的好建議之一。
再如某生在講解過程中,對opposer(對立)一詞的結構講解錯誤,結果其他學生并未發覺并指出,作為老師,我們就需及時指出并強化,以免學生初學一詞時就記憶錯誤,課后該生也作出自評,認識到備課過程的不嚴謹。
通過課堂及時的互動、課后的交流,學生自我評價及互相評價在各自的自主式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會就每個同學的問題給予指正、建議,從而保證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夠趨于完滿,達到預期的目標。
4.自主式學習的成效如何?
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學習興趣大幅提高,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師生關系更為和諧。每個用心自主學習為在課堂展示自己風采的學生,他們對于法國文化的擴充認識,對于歐美文化的對比,對于法語語言學上語法詞匯句型句法的強化,對于英法雙語甚至中英法三語的對比或類比,對于多種教學法的嘗試,這樣的收獲都要比單純老師做主體在講臺前自說自講要大得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自主式學習不是完全地放由學生毫無章法地去探索,法語語言法國文化有其特定的特征,貫徹其中的一條主原則就是語言依托文化而生,文化決定語言之用。所以筆者建議學生學語言必要先懂文化,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縱使各組學生運用的課堂教學法不同,但備課都按照這一大原則而走。至于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老師的存在是絕對必要的。及時的詞匯語法糾正或擴充,及時的文化知識點的掃盲或提點,及時的課堂教學秩序的維護及氛圍的點撥,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得到保證。
筆者期待著有一天,能將自主式學習運用到更多的課堂上,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學會如何去自己學,更會去教。因為實踐證明,一旦他抱著去“教”的目的,他的自主式學習就會更用心、更有效。
參考文獻:
[1]徐錦芬.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04-01.
[2]徐利.徐利與杜郎口自主學習模式實踐(1-1)[M].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07-11.
[3]崔燕寧.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4-1.
[4]曹德明,王文新,李美平.中國法語專業教學研究[M].(第四期)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