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玲 唐愛英

摘 要: 邵陽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非常豐富,這是民族傳統體育在邵陽市城市社區發展的天然基礎條件。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旨在提高居民選擇民族傳統體育作為健身項目的意識,促進和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 邵陽市 民族傳統體育 活動現狀 對策研究邵陽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民族資源為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拓寬了居民健身項目的選擇渠道。雖然邵陽市居民在《全民健身綱要》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全民健身,但在項目的選擇上仍很單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特殊健身價值和易操作的特性符合居民的健身要求,并且被居民逐漸接受。這對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和推廣起到積極的作用,避免非物質文化的流失。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通過調查社區居民開展健身信息的基礎上,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邵陽市城市四個社區居民(共400人)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為了本課題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需要,通過邵陽學院圖書館、邵陽市圖書城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
1.2.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在查閱文獻、書籍和進行廣泛詢問民族傳統體育學專家和邵陽市城市社區負責人的基礎上,設計調查問卷,對邵陽市城市社區參與體育活動的群體進行隨機抽樣調查。
1.2.3數理統計法
對現有的研究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對收集數據進行數據審核,運用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現狀
2.1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社區居民的性別情況。
回收的372份問卷中有56人沒有參加過民族傳統體育活動,316人參加過,從參與人數可以看出,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的社區居民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占58.5%。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男人把事業放第一位,空余的時間不太多,相對來說女性比較注重家庭,特別是年長一些的女性,孩子大了,家務勞動減輕,空余時間隨之增加,有充足的時間參加體育活動。
2.2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主要內容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邵陽市參加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主要集中在太極拳、太極劍、木蘭扇和舞龍、舞獅,開展的民族傳統體育的項目數量還不是很多。中老年人參加民族傳統體育主要是太極拳、太極劍、木蘭扇,青年人參加的一些項目主要是競技性的,如舞龍舞獅、龍舟等。這些證明民族傳統體育在邵陽市已經普遍開展起來,但是內容比較單一,還有很大部分的項目有待開發,以此豐富邵陽市城市社區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內容。
表1 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主要內容(多項選擇)
2.3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活動的頻率。
根據表2統計表明:邵陽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從整體上來說次數比較少,主要集中在每周一兩次。參加次數多一些的居民主要是以太極拳、太極劍等修身項目為鍛煉方式,因為這些項目的特點要求居民持續進行練習以達到健身的目的。
表2 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頻率(每周活動次數)
2.4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選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動機。
從表3可以看出,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加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動機呈多元化趨勢。增加社會交往成為主要動因,此外改善情緒、休閑娛樂等心理需要也占較大的比重,但是增進健康的比重不是很大,說明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加民族傳統體育鍛煉的健身意識不夠。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學習民族傳統體育技能和參加比賽是青少年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主要動因,由此看來,適當組織社區民族傳統體育表演或競賽活動是吸引青少年參與社區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
表3 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動機(多項選擇)
2.5影響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因素。
調查統計表明,影響邵陽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統體育活動的因素呈多元化趨勢,沒有人指導、沒有鍛煉習慣和缺乏組織成為影響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沒有人指導和缺乏組織是因為邵陽市經濟發展滯后,導致社區體育服務體系的不完善,不能滿足社區居民對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鍛煉的需求。
3.邵陽市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發展對策
3.1正確認識,轉變觀念。
在現代生活中,應摒棄現代體育觀,正確認識民族傳統體育,樹立中華民族體育觀,多元化發展民族傳統體育,充分發揮民族傳統體育娛樂、健身、和諧的社會功能,培養民族認同感和民族精神。
3.2拓寬社區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經費籌集渠道。
邵陽市城市社區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經費籌集渠道比較單一,缺少經費是社區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最大困難。除政府行政經費要加大投入力度外,還要拓寬對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經費募集的多種渠道,例如可通過個人出資、社會捐助、企業贊助、單項協會支持等方式。
3.3深度開發社區民族傳統體育人力資源。
社區體育指導員是開展社區體育的骨干。調查發現,邵陽市城市社區體育指導員的配備本來就少,真正懂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動作技術要領、比賽規則的社區指導員寥寥無幾。對此,第一,位于邵陽市的邵陽學院可承擔起培養民族傳統體育知識的社區體育指導員的責任,為邵陽市城市各社區輸送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社區體育指導員專門人才。第二,通過舉辦短期培訓班、進修班,對當前現有城市社區體育指導員進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培訓,以滿足當前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需要。第三,社區體育指導員應加強自學,有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活動方法,技術動作比較簡單易學,通過自學也可以弄懂學會。
3.4注重場地設施的建設和器材的配備。
邵陽市市區面積比較狹小,導致城市社區居民生活空間擁擠,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大多在戶外發展,那么社區中的公共活動場所就成了大家進行各種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聚集地。因此,各社區應創造條件,開拓社區場地,積極解決體育運動場地不足問題。在目前條件下,限于社區體育經費的短缺和不足,應充分發揮現有體育器材作用,并注意開發常用器材的多種功能。
3.5完善社區居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
社區體育部門應明確工作職責,確定工作目標,并制訂組織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工作計劃,從而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使民族傳統體育在社區得以開展和發展。建立完善的民族傳統體育協會制度,溝通、協調各體育協會,有序地組織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為城市社區民族傳統體育練習者與社區體育組織之間提供一條靈活、快捷的溝通渠道。
參考文獻:
[1]熊曉正.機遇與挑戰[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8,94(4):21-28.
[2]龍佩林,等.西部開發與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17(4):1-3.
[3]羅漢禮,等.城市社區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J].體育學刊,2004(1):12-14.
[4]華景梅,等.和諧社會構建視角下的我國社區體育發展模式[J].體育與科學,2006(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