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勇
摘 要: 在中學教學活動中,教與學已經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學習科學、形成能力的過程,還會影響甚至改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要想在復雜的教學中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和育人環境,善于挖掘其情感教育意義和價值,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鍵詞: 信息技術 情感教育 目標實現
在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更注重三維目標的實現,通過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掌握方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其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三維目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體驗信息技術蘊含的文化內涵,激發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度;能辯證地認識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日常生活學習的影響;能理解并遵守與信息活動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負責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術等方面。在教學實踐中要想更好地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特征,遵循優良情感發展的一般規律,從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出發,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選擇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通過展現教學情景,創設教學情境,營造一種特定的教學氛圍,以喚起學生的激情,讓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及內化發展的需要,教師可通過設計情感活動豐富的教學情境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于是我努力在課堂中營造一種人性化的氛圍,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能吸引學生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烈的氛圍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動可以參與,觸景生情,引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快樂學習。
例如在信息集成的教學中,我先演示自己制作的PPT“美麗校園”,漂亮動感的頁面頓時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這時他們會想或者討論:“真漂亮?。≡趺醋龀鰜淼??”這時我就抓住時機引入新課,然后布置任務: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愛好制作PPT,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要求是每一張幻燈片生動活潑、結構合理、色彩搭配適當。并且把以前學生制作得比較好的幻燈片給他們做參考,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參考幫助自己進行設計并改進。任務給出后每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思考與嘗試。課堂氣氛非?;钴S,課后也能交流心得。兩節課下來,PPT的大部分知識他們已經能應用自如,而且制作出來的作品風格迥異,達到一定的水準,制作了如“科學幻想”、“海底世界”、“保護環境”、“未來能源”等作品。
二、課堂實踐,合作探究
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與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除了理論傳授外,還需要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講授的知識蘊含于任務之中,并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遇到問題合作探究,發揮集體智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完成任務,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合作探究學習亦有利于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其通過合作方式增進對同學的了解,在相互的交流互助中增長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如在網頁制作的學習中,我的課堂主題是制作班級網站,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完成課堂任務,主題要求展現當代青少年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并體現同學之間的團結與友誼,同時大造聲勢宣傳舉行全年級的班級網站評比活動,接到這個任務,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分小組合作,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在爭論中擦出思維的火花,學會合作,感受到合作的歡愉、發現的驚喜,他們力求做到最好而為自己的班級爭光,從始至終學生都強烈體會到班集體的凝聚力,感受到合作過程中迸發的同窗之間的真摯友情,在這樣的心態下制作出來的網頁,當然比我想象中的更具感染力。通過主題鮮明的小組作品設計過程,促進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升華,極大地豐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形式,強化了教學效果。
三、聯系實際,展望未來
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不僅要重視書本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更要重視從實際出發讓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同社會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學以致用。知識來源于生活,讓富有情感價值的生活素材走進課堂,情感領域目標教育就會有無限的創新空間。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情感要素,積極發現一些生活經驗在實現認知領域與情感領域教學目標溝通方面的價值意義。
例如在講解信息的重要性時,可以結合現實故事:愛若和布若同時受聘于一家公司并從最底層干起,可不久愛若一再被提升,而布若卻一直在最底層混。終于有一天布若忍無可忍,痛斥總經理喜歡那些吹牛拍馬的人??偨浝砟托穆犞詈笳f:“布若先生,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賣的?!辈既艉芸鞆幕貋碚f,只有一個農民拉了車土豆在賣。總經理問:“一車有多少袋?”布若又跑去,回來后說有40袋?!皟r格是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市上。總經理望讓跑得氣喘吁吁的布若休息一會,并叫來愛若并對他說:“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有什么賣的?!睈廴艉芸旎貋砹?,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4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而且把那個農民帶來了,正在外面等回話呢。布若在旁邊看著紅了臉……以現實生活中的故事,不僅讓學生思考什么是信息及信息的重要性,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育學生如何積極面對與處理生活中遇到的類似事件,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四、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教師的道德個性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教師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礎。教師作為教學主導者,其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如道德感、理智感、審美感及水平狀態。教師要把自己的個人生命價值追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合于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生命的理解、人生感悟、道德感等情感因素不斷融入教學活動中,讓信息技術教學的設計、組織、實施充滿生命關懷、人生頓悟、心靈啟迪,從而最大限度地陶冶學生心靈、激發學生情感、引導及內化學生的態度與價值觀。情感領域對于學生任何方面的學習都非常重要,只有把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師的一言一行中才能使學生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我們不能再只將學習看成是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過程,更應當重視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體系在學習中的作用和發展,將人文精神融入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中,讓學生帶著情感去學習和探索,讓健康美好的情感伴隨課堂的始終,讓學生不斷得到精神上的充實,用人文精神構建學生的精神家園。當代教師要充分挖掘刺激學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過恰當的途徑和方法,激起學生健康、積極的情緒體驗,以優良的情感感染學生,促使學生自覺接受教育。當代教師要學會以教材為依托,積極挖掘情感因素,以課堂教學為核心,潛移默化中實施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
[2]馬小鵬.淺析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課堂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
[3]王榮良,李樹培.信息技術課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難為與能為.
[4]傅許生.信息技術課程實現情感教學目標方法舉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