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譯萱
摘 要:現階段,據人口普查得出我國有1億多的小學生,他們的健康成長,直接影響了我國的興衰和前景。旨在提升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進行素質教育的必要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目前的教育應該具有的重要內涵之一。從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起的很多調查和研究表明,我國小學生的普遍心理健康處于令人擔憂的狀況。因此,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促進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也是目前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所在。
一、認真組織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種技術和方法,又是一種科學的、先進的思想和教育觀念。隨著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認識,它就會廣泛滲透到小學教育的多方面和整個過程。因此,各個地方的教育部門以及學校必須大力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得到足夠的重視,并且能夠廣泛開展。學校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樹立起心理健康的教育意識。
二、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我國的教育界應該盡早計劃安排我國的心理輔導和教育專業,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專業水準的人才,一些高校也應該積極與地方的教育發展情況相配合,調整其心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專門的教育人才。此外,教育部門要組織一些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從而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三、積極應用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理論
提升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借助于一些相關理論的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途徑就是教育革新與科研相結合,教育實踐與專家指導相結合。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比較系統的工程,需要一些專家學者和理論的支撐,共同合作攻關。
四、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模式
要想推進小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我們必須建立社會、家庭、學校一體化的教育模式。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的家長進行有層次的心理方面的指導,使學生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有更深的理解,同時,要借助社區的有關部門來加強輿論宣傳,營造出良好的外界氛圍,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資源。
總而言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是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這不僅是小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康成長的迫切需求,同時還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促進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是長期并且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
參考文獻:
楊忠健.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