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博+李洪山
[摘要]次貸危機以來,美國政府充分發揮經濟管理職能,引領美國經濟在短短幾年內逐步擺脫金融危機陰影。美國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主要包括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政策體系,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振經濟,重振制造業。我國應借鑒美國政府的成功經驗,堅持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美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宏觀調控
[中圖分類號]F123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8-0113-02
[作者簡介]吳天博(1990-),男,黑龍江牡丹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李洪山(1963-),男,遼寧省鐵嶺人,教授,碩士生研究導師,研究方向:林業經濟管理和行政管理。
2014年,美國人均GDP高達49922美元,其總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總數的46%,但GDP總量卻穩穩居于領先地位。2007年末,美國本土爆發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國民經濟遭受重創。但僅僅6年時間,美國經濟變悄然復蘇。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4第三季度美國GDP增長5%,為2003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快增長速度。美國經濟在短時間內顯示出超強的修復再生能力。那么,在國家經濟快速復蘇過程中,美國政府究竟運用了怎樣的經濟管理職能,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其對我國又有怎樣的啟示和借鑒意義,下文將進行深入分析。
一、美國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
經濟全球化和次貸危機對美國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嚴峻挑戰,迫使美國政府轉變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在確保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的前提下,強化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功能。美國政府主要通過提供服務和社會保障、適時出臺貨幣及財政政策,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美國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主要包括:
(一)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務
美國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主要包括: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提供保障。通過全方位的公共服務,可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從而推動經濟高速發展。美國政府致力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幫助企業培訓員工,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降低企業財產稅和消費稅來拉動本國經濟增長。同時,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積極履行服務職能,以密西西比州為例,該州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貸款、資助、債券和稅收減免,可按照各企業的特殊需要提供差別化的優惠政策,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與海外代表通力合作,與新企業密切溝通,雙方根據具體情況,量身定做項目計劃書,并派專人協調審批,以確保項目如期交付使用。
(二)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美國社會保障體系由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三部分組成。最具特色的是救濟金的發放。美國失業救濟金發放標準十分嚴格,但較為人性化,基本可以滿足失業人員的需要,其嚴格限制發放周數的目的在于促使失業者積極再就業。美國的失業救濟金項目在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失業高峰期間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促進了失業人員再就業。次貸危機之后,奧巴馬政府不斷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不遺余力推行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對于增強消費主體信心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3月21日,眾議院以微弱的票數優勢通過了醫改法案,標志著美國社會保障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
(三)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技術進步是推動生產力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動力,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主導因素。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誰占據了科技制高點,誰就在全球競爭和財富分配中占據主導地位。以蘋果公司為例,蘋果公司之所以能在較長時期內獲得超額利潤,關鍵在于它推出的產品技術遙遙領先,在全球始終保持壟斷地位。等其他生產者競相推出類似的產品或山寨產品時,蘋果新一代產品又被推出,山寨產品被更優秀的蘋果產品所取代,因此,蘋果公司能夠始終保持超額利潤。這就是科技的差距,誰掌握著核心技術,誰就是行業領導者。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早已成為美國的基本國策,為促進科技創新,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將高科技成果在民用領域廣泛應用;二是增加高科技研發基金,對民間高科技研究者進行資助和補貼;三是鼓勵技術移民,不斷吸收全世界最優秀的高科技人才,硅谷近一半的優秀人才都是外來移民。而且,美國各名校每年錄取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近幾年留學生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
(四)提振經濟,重振制造業
在次貸危機爆發后,在房價暴跌的情況下,奧巴馬政府并未及時出臺房地產救市政策,也沒有把金融振興作為其施政重點,而是提出了重振制造業發展的宏偉目標,以實體經濟帶動虛擬經濟復蘇。2009年12月,美國政府頒布《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2010年初,奧巴馬政府在“提振經濟,重振制造業”這一目標下,首次提出“五年出口倍增計劃”,并于同年9月正式實行。2010年8月11日,奧巴馬簽署了《制造業促進法案》,旨在幫助制造業降低成本,恢復競爭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奧巴馬政府堅持不懈地發展制造業,旨在把有限的資源引向制造業,不僅可以帶動就業,還有利于促使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更重要的是,實體經濟的復蘇能夠增強人們的信心,因為虛擬經濟很大程度上是信心經濟,信心經濟是虛擬經濟的靈魂,只有實體經濟強勁復蘇才能拉動虛擬經濟快速發展。
二、對我國的啟示
(一)堅持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堅持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首要前提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必須堅持放與管并行,有計劃減少對經濟的直接干預。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完善政府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決策程序,充分利用社會智力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增強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大力推進市場對內對外開放,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商品和各種要素在全國范圍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廢止妨礙公平競爭、設置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分割市場的規定,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
(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可以增加國民的消費信心,也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基本實現了“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面保障”。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仍相對滯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大體涵蓋生、老、病、死、殘、教育、失業、住房等方面,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組成。我國應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大力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繼續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實工作,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加快建立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社會保險費征繳力度。按照“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目標,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建立和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大型企業研究開發機構建設,培育一批工程化條件好、系統集成能力強的骨干企業,使其在高技術產業化工作中發揮示范作用。鼓勵通過產學研合作研究等形式,建立企業組織、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共同配合的產業化推進機制。加強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以促進前瞻性技術、共性技術、重大裝備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能力為核心,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設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新建和完善一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升我國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能力。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化基地。
[參考文獻]
[1]張榮昌政府職能轉變的條件探析[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0(4)
[2]王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建設服務型政府[J]改革與開放,2011(4)
[3]劉琳娜新型工業化道路與地方政府職能轉變[J]經濟體制改革,2005
[4]劉巧艷新時期我國政府職能研究述評[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5]戚義明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關于經濟工作的重要論述[J]瞭望,2014(2)
[6]王學杰政府職能演變的國際比較及其啟示[J]學習論壇,2013(12)
[7]黃旭現代西方國家政府職能變遷及其啟示[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責任編輯:陳鴻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