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磊
【摘要】隨著我國電力事業的快速發展,電網企業規模迅速擴大,電網企業增值的同時資產管理也成為電網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電網企業所采用的傳統資產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并不利于電網企業的健康發展,采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將有效提高電網資產管理效率,促進電網資產進一步升值保值,實現電網資產的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電力企業 電網資產 生命周期管理 分析
電網企業屬于資產密集型企業,資產量和資產總值巨大,這也使得電網資產管理始終是電網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在電網資產中,固定資產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是實物管理部門與價值管理部門之間缺少必要的聯系和合作,造成實際資產的賬目、物不符,也就是出現資產管理與設備管理的脫機管理,即使使用SAP R/3系統軟件進行管理如果不加以改造也不能有效地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可見,電網資產管理現狀較為嚴峻,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將嚴重影響電網企業的健康發展[1]。生命周期管理在電網資產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電網資產管理質量,促進電網資產的高效率管理。本文將在分析電網資產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電網資產的生命周期管理,并分析如何有效運用這一管理模式。
一、電網資產管理現狀
電網資產與其他企業資產存在明顯的不同,其與企業資產生命周期的相關性更高,這也增加了電網資產管理的難度,同時也對電網資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電網企業管理層也加大了資產管理的重視力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整治,如清理相關產權、建立信息管理系統等,這些措施的執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產管理混亂的問題,但是國家控制力度的提升和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卻使傳統電網管理模式暴露出了更多的問題。當前的電網資產管理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電網資產生命周期過長
傳統電網資產管理模式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調節機制,導致各個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較少,造成管理上的脫節,影響資產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電網企業管理部門在工程款、竣工材料交付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導致固定資產轉化、提取和折舊的及時性得不到保證。運行單位在電網檢修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安全系數采取斷網措施,卻沒有注意到檢修停電所帶來的經濟損失[2]。這些問題都是由于電網資產生命周期過長所造成的,過長的管理周期不利于資產管理部門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后果。
(二)資產管理側重于設備技術管理忽略價值管理
企業領導層和資產管理部門在資產管理中只注意到了有形資產的管理,卻忽視了價值管理的重要性,成本效益相對薄弱。電網企業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企業,安全生產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激烈的市場競爭使管理人員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技術設備管理上,卻忽視了成本效益,導致價值管理水平不高。
二、電網資產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電網資產生命周期管理是在全周期成本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本質上來講,資產生命周期管理理論的應用是對系統工程理論的升華,其將企業資產作為核心管理目標,以促進企業長期發展為最終目標,通過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來優化資產生命周期中的各個環節,包括資產規劃、設計、運行、檢修、報廢等全部過程。電網資產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企業資產的經濟性,促進電網資產價值的最大化[3]。
三、電網資產生命周期管理實現路徑
要實現電網資產生命周期管理首先需要解決首先需要確定總體設計思路,從實際入手解決各部門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通過工作交流和協調將各個管理環節聯系起來。
(一)總體設計思路
電網資產生命周期管理將管理范圍進一步擴大,從實物管理擴大到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各個流程,并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職責。確定管理范圍后需要充分利用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的成熟理論,完成系統設備臺賬與SAP PM主數據的同步處理,進而建立模塊設備與資產卡片之間的關聯關系[4]。
(二)遵循資產和設備的對應原則
在實行電網資產生命周期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資產設備對應原則:1.同一設備型號、同一投運日期、同一項目來源需要在同一張固定資產卡片上展現,除輸配電線路之外,其他項目需要進行統一管理[5-6]。2.變電設備、配電設備、通信設備、水工機械設備、檢修維護設備、運輸設備等固定資產卡片上的信息需要與設備有明確的對應關系,不能出現多對多或多對一的關系。
(三)系統構架
確定總體設計思路和明確對應原則后,下一步就是構建系統構架,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SAP門戶,SAP是企業門戶的一種,用戶可以通過該門戶訪問企業內外的各種信息,此外,該門戶還高度集成了企業內外的全部信息和應用服務,用戶可以進行個性化設置或擴展配置功能。SAP的核心業務能夠方便接入企業辦公系統,從而為用戶提供各種訪問數據。其次是R/3業務系統,R/3業務系統端能夠提供完整的業務邏輯和數據邏輯,從而實現SAP與R/3系統的接入和數據通信。最后是工作流。R/3系統內部建有完整的工作流平臺,通過這一平臺能夠實現資源配置和增強開發,從而滿足各種業務需求。
(四)實現方式
電網資產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構架建設完成后,下一步需要考慮如何借助已有的平臺實現生命周期管理,實現方式是借助現有資源平臺走出綠色IT之路。一方面,在設備投運之初就需要建立與設備相應的資產對應關系,解決全生命周期管理問題,強化零星項目資產管理,以便于項目控制和核算。另一方面需要新增原有系統沒有涉及的內容,如殘值處理流程、資產報廢流程、資產盤虧流程等。
四、結語
電網資產管理在電網企業日常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電網資產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電網企業的發展,生命周期管理在電網資產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國電網資產的管理水平,促進我國電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閔華麗.電網企業基建工程成本控制研究——基于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視角[J].現代經濟信息,2014,22:97-98.
[2]李玉清,趙合英.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固定資產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當代經濟,2014,22:52-53.
[3]雷國盛.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電網企業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04:170-171.
[4]李勝林.石油開采業與加工業企業固定資產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15:99-100.
[5]郝朝君.淺析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典型設計[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5,03:290-291.
[6]景濤.關于加強對A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途徑的探討——基于資產全生命周期的視角[J].中國總會計師,2014,07: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