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審計整改,是切實提高審計監督檢查效果,有效預防和遏制財政資金管理中的違法違紀問題的重要措施,是各級審計機關和財政部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從加強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必要性、審計整改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切實加強審計整改工作的建議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審計整改 必要性 建議
2014年10月,為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推動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有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通過健全整改責任制,嚴肅整改問責來狠抓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工作,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來更好地服務改革發展,切實維護經濟秩序和促進廉政建設。我們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依法履行審計職責,充分發揮審計作用,加強審計整改,更好服務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加強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必要性
為了提高審計機關監督質量和效率,有效解決審計檢查發現的問題,鞏固審計整改成果,切實解決財政資金管理使用過程中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財,亟待加強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
(一)審計整改是促進依法行政的客觀要求
國家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各部門等單位的財政收支及其經濟效益進行審計監督。而財政收支的管理權是各級政府及其所屬各部門行政職能和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審計查出了一大批觸目驚心的違法大案,更審計出了現行體制的諸多弊端。各級政府及其所屬各部門只有認真落實審計整改,采納審計建議,才能彌補政策不足,促進依法行政。
(二)審計整改是實現審計目標的重要途徑
根據《審計法》規定,國家審計的總目標是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被審計單位通過加強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使審計整改過程成為有關地方部門單位不斷增強財經法紀意識的過程,促進財政財務收支活動真實客觀、合法合規和富有成效,促進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三)審計整改是治理“屢審屢犯、屢犯屢審”的必要手段
審計制度執行以來,審計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然而與之相對應得卻是,審計發現的一些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年年查、年年有,屢次發生,屢禁不止。究其原因,除了一些部門或單位法治意識淡薄、謀求部門利益和內部監督弱化等原因,根本在于審計整改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通過全面推行審計整改,及時、全面、準確公開整改情況,接受群眾監督,把審計整改作為維護經濟秩序和促進廉政建設的保障。
二、當前審計整改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避重就輕,消極整改
部分審計單位的審計整改往往避重就輕,僅停留在審計發現問題表面,沒有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引起足夠重視。對于一些性質嚴重的問題,往往進行簡化處理,應付審計的意味較重。如對挪用資金類問題進行整改時,往往僅進行賬務處理,而不是追回違規資金,嚴肅處理責任人。
(二)就事論事,邊改邊犯
審計發現問題后,被審計單位往往就事論事,導致大部分審計問題都是老毛病,屢審屢犯,邊審邊犯,沒有起到審計免疫系統功能。若從事后來看,由于被審計單位時常對被發現的問題定位不清,因此其解決、整改的思路往往浮于表層,追究、問責的力度也常常失之于輕;另一方面,比之事后追責更欠約束的是,由于事先和事中監控缺位,導致被審計單位存在僥幸心理。
(三)后續跟蹤不夠,問效機制缺失
當前由于審計機關人員少任務重,審計人員重審計、輕整改,沒有專門的機構或專職人員進行監督審計決定、審計意見的落實,審計整改后續工作跟蹤力度不夠。通常是以被審計單位的回函了解整改情況,審計查明問題是否真正整改沒有核實,整改效果怎樣沒有進行檢查和評估,跟蹤問效乏力。
三、切實加強審計整改工作的建議
(一)健全整改責任制
一是將被審計單位的主要責任人作為整改第一責任人,對于審計發現的問題,主要責任人要親自抓、親自管。二是建立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臺賬,建立責任追究機制,促進審計整改落實到位。三是主要責任人除了要關注審計發現的問題外,還要重點注意審計建議,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認真研究,盡可能的采納審計建議,阻塞風險漏洞,防止問題的再次發生。
(二)加強整改督促檢查
一是審計署將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有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作為重點,各級政府積極督促整改,促進國家政策措施的落實。二是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要緊盯不放,督促整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力爭審計問題整改率達到100%。三是審計機關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合理、銜接有序、運行順暢的審計整改工作制度體系,定期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回訪,檢查并督促其整改。
(三)嚴肅整改問責
一是各地區、各部門要把審計結果及其整改情況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對于整改到位、積極完善制度的單位,要給予獎勵。二是對審計發現的重大違法違紀問題、重大損失浪費問題、重大政策不落實問題等,審計機關要同紀檢、司法等部門合作配合,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三是對于審計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時研究,出臺政策,建章立制,完善制度規定是治本之策。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發〔2014〕48號,2014.10.9.
[2]湯小莉.國家審計問責制度解析——基于審計問責要素視角[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0(04).
[3]郭美艷.從基層政府審計談整改[J].財經界.2010(04).
[4]時現,李善波,徐印.審計的本質、職能與政府審計責任研究——基于“免疫系統”功能視角的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9(03).
[5]曹潤林.審計“整改難”成因與對策的多視角分析[J].地方財政研究.2008(02).
作者簡介:王利(1984-),男,滿族,山東濰坊,現供職于審計署駐濟南特派員辦事處,審計中級職稱,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