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蕓
【摘要】本文對我國家庭投資理財的現狀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從原因探討入手給出了家庭理財投資策略建議,希望本文能夠為我國家庭理財投資的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家庭理財 投資理財 策略
一、家庭理財投資概述
家庭理財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勤儉節約”、“緊緊手,年年有”和“積谷防饑”的家庭財務管理意識,實際上就是家庭理財的縮影。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手中的資金并不足以開創一份額外的事業,為了不斷增加家庭財富,只有選擇投資理財一條道路;另外,現代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使貨幣以一種緩慢的方式一步一步走向通脹,雖然國家經濟并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但是,貨幣的購買力下降還是十分明顯的,家庭要使手中的貨幣價值能夠保持住,就必須依靠家庭理財實現家庭資金的增值。基于這兩點原因,家庭理財已經成為目前我國普通家庭中最重要的事務之一。據可靠資料統計,我國有80%以上的家庭都在參與金融投資理財,盡管所采用的方式不一樣,但是,家庭資金確實以不同的方式流向金融市場,并創造了相應的價值。
二、家庭理財投資的主要模式及其中的問題
(一)金融類的投資理財
我國大量家庭持有剩余資金始于20七八十年代,國民對剩余資產處理最主要的需要是將其保留下來,儲蓄存款成為一代人的熱門理財方式,國債的發行使得一部分人開始從存款理財轉向金融投資;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金融行業中出現一系列以融資為主的機構,為了達到融資目的,這些金融機構必須以一種國民認可的方式提供相應的紅利,鑒于資金持有者的年齡特征,這些金融機構開始以“保險”為分紅的方式鼓勵民眾參與投資,保險理財自20實際90年代起成為比較熱門的理財方法。目前,金融行業發展瞬息萬變,國民更傾向于以購買基金、炒股或參與民間信貸的方式進行金融理財,以其在金融經濟中獲得更大的利潤。
(二)購買實物保值產品的投資理財
金融類理財投資的利潤額度受投資額度的限制,也受市場風險的影響,而存款儲蓄使資金的購買力受到貨幣價值的影響。因此,許多自身資產實力比較雄厚的家庭,采用購買實物保值產品的方式進行理財投資,這些實物保值產品包括古董、字畫、珠寶和房地產等。其中,房地產投資在21世紀初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實物保值投資方式,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80、90后建立新家庭的需要,使我國房價在15年之間增長了一倍多,大多數參與房地產投資的家庭,都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甚至直接解決了子女婚姻住房的問題。
(三)家庭投資理財存在的問題
無論是金融類的投資理財,還是購買實物保值產品的投資理財,都能夠使家庭理財投資得到較為可觀的收益,但是,并不是每個家庭在任何時期的投資理財都獲得了成功。一些家庭在購買基金、炒股的過程當中,由于股市震蕩損失了大量的財富;還有一些家庭參與民間信貸,由于借款人的信譽不佳,導致資產無法收回;購買保險的家庭,也發生了由于緊急的資金需要不能滿足,而導致家庭資金鏈斷裂的情況。購買古董、珠寶等進行投資,受到文化產業波動的影響,而房地產無法流通,使家庭資產被變相凍結。這些家庭投資理財產生的問題之主要原因,在于民眾的投資理財意識和理財策略不符合實際。有研究者對家庭投資理財觀念進行調查表明,大多數理財者對家庭投資理財的觀念僅止于金融理財且沒有長遠的理財計劃,對投資理財的利潤估計票高而對風險估計偏低;還有一部分家庭理財者則是“隨波逐流”的,并沒有從自身家庭的經濟發展需要角度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存在著一種“什么賺錢就投什么”的機會主義想法。
三、家庭投資理財的策略
(一)樹立良好的家庭投資理財觀念
熱門的理財軟件開發商以及相應的以幫助家庭理財為目的的研究者、理財咨詢師對我國民眾的家庭投資理財觀念進行研究,認為民眾在進行家庭投資理財時,存在的錯誤觀念包括了以下幾種:第一,認為理財就是賺錢的過程;第二,看中理財方式或理財產品的利潤效益而忽視其中的風險;第三,理財是對剩余資金進行短期的財富增值過程,與家庭日常資金應用無關;第四,選擇何種理財方式依照個人喜好或家庭中某一成員的喜好決定。這樣的理財觀念與中國家庭財產收入分配不平均,家庭成員在財產應用的權利不一致的情況有關系,受深層的文化觀念影響,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國大部分家庭的投資理財觀念都是不健康的。因此,進行合理的家庭理財,應該從樹立良好的家庭投資理財觀念入手。首先,為了實現家庭收入的保值與增值,應該培養對理財知識和技巧的認知,并將之轉換為理性的處理投資項目和規避風險的技巧上。理念作為一種理性的觀念,在理財方面就是通過理財者不斷遭受的挫折和損失而完善和成熟起來的。家庭中負責投資理財的成員應該多學習相關的理財知識,將投資理財作為一種個人能力或家庭能力進行長期的培養和發展,而不是將理財作為一種跟風形式的資金應用方式;其次,政府和相關機構、銀行等組織應該協助家庭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股市的調整打擊了大多數股民對炒股的熱情,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來,這不失為一種提醒民眾不要盲目投資、重視投資風險的一種方式;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對民間借貸的控制,理財規劃師提供給家庭成員的基金購買建議,實際上都是幫助民眾樹立科學的家庭投資理財觀念的有效手段。這些方法應該進一步深化,甚至,政府和金融機構可以利用網絡,對健康理財觀念進行傳播。
(二)以家庭生活實際為基礎設置投資理財規劃
投資規劃可以幫助家庭獲得更多的未來收益,通常表現為為了未來的收入而犧牲當前貨幣。進行投資時必須遵循的原則是:收益越大,風險越大。巴菲特曾經提出過一種投資策略:發揮市場的作用,實現有規律的投資。投資規劃對于家庭理財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家庭通過工作獲取報酬,然后通過合理的投資規劃,可以使資產進一步增值,這樣錢生錢的理財理念才能符合如今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以及愈來愈高的消費水平。我國家庭發展的規律性十分明顯,通常是以結婚為開端,構建家庭的財富基礎,然后將大量的家庭資金用于養育子女、教育和供養老人、實現晚年生活目標上。隨著國家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發展,我國家庭在供養老人方面的資金應用在逐年減小,而公民素質發展建設使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增多,子女結婚的開支也在不斷上升,這意味著,我國家庭投資理財規劃,應該根據家庭在不同時期的資金應用需要而設置,最為穩妥有效的理財規劃設計策略是,進行家庭開銷預算,以理財為手段,積累未來的家庭開支資本。因此,按照普遍規律發展的家庭,應該采用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相結合的方式,將家庭的剩余資金分為兩部分,預計未來幾年內的固定家庭開支的額度,將一部分剩余資金用于長期投資,以便滿足未來開支的需要,例如,從子女出生開始,有規律地購買銀行針對教育投資的理財產品,為子女大學和以后的學習花銷做準備;另一部分剩余資金則可以應用在短期理財上,如購買基金、炒股或者參與民間借貸。
(三)重視理財中的家庭個體差異
家庭經濟的狀況不同,在選擇投資的工具上的側重點不同,資金的注入也不一樣,產生的投資理財的方式有所差異。就拿中國南北部做比較:從家庭的資產總量來說,北方家庭可能不如南方家庭,關鍵是理財觀念和方式有很大差距。經濟稍差的北方家庭有放棄理財的想法,中等家庭將財富主要用于養老、孩子上學、買房等保障性開支上,主要理財方式為儲蓄。富裕家庭則大多將財富用于消費,而南方家庭則更注重財富的增值。較為貧困的家庭努力進行脫貧致富,中等家庭認為保障性開支需要更多支付,必須讓現有財富盡快增值以確保生活的正常運行,小康家庭則將盈余用于更多方式的投資上。因此,在進行家庭投資理財時,應該客觀地分析單個家庭的經濟現狀以及家庭成員的發展需要。如果有條件,則應該將家庭剩余資金按照家庭成員發展需要進行獨立的分割,使不同成員主動承擔理財責任,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由個人負責的家庭理財造成的理財風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家庭投資理財是我國家庭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論民眾使用怎樣的理財方式,其中都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使家庭理財的效果減弱,甚至造成了嚴重的家庭經濟問題。而改變理財觀念,從家庭實際建立理財計劃以及從家庭個體差異方面入手進行理財,能夠幫助解決家庭投資理財中的問題,使以家庭為單位的經濟發展更為健康。
參考文獻
[1]李興華.家庭理財投資策略的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1):123-124.
[2]鞏艷紅.淺談工薪階層家庭理財中的證券投資策略[J].西藏科技,2011(05):125-126.
[3]李賀.證券投資在家庭理財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市場,2013(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