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商業銀行改革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如何在提高商業銀行經濟效益的同時有效的加強風險的防范,已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本文以商業銀行經營面臨的挑戰為切入點,詳細分析研究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所存在的風險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風險
各銀行業是經營貨幣的企業,從本質上來說也很具風險的,而且銀行業是靠經營風險來贏利的。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金融業經營的混業產品也日益增多,金融體制改革也得到推進,與此同時,國內的商業銀行所需要面對的經營管理風險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而且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出現的風險是多樣性的、十分復雜,也具有不可確定的特性,因此,只有充分掌握風險在經營中的特點和表現形式,才能將風險管理和防范充分結合起來,讓銀行收到最大的利潤。
一、銀行業面臨的挑戰
1.其他金融機構的挑戰。目前商業銀行國內外的金融業務在運行過程中都會遇到同業的全方位競爭,例如當前的證券商、基金、保險公司、信用社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運營過程中不僅可以提供與銀行類似的服務,而且相關業務的開展還不會受到有關銀行法規的限制。結果由于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大量進入實施金融行業的業務,造成當前社會金融服務業務間的競爭激烈,甚至造成許多銀行的利潤近乎為零,從而為了工作開展,不得不依靠提供大量的服務和嚴格控制營運費維持行業工作的開展,在金融業務中艱難地生存。
2.金融經營管理的挑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上各非金融業機構的出現,并參與競爭,結果造成了銀行電子化、專業化、金融創新以及客戶要求和競爭風險的增加,從而一定程度上也也意味著金融業對高素質人力資源的挑戰。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可以說金融業的發展已不能較好的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需要,許多銀行原有職工的素質已不能滿足銀行業務的需要,為了確保適應性,各銀行不得不通過搞各種類型的教育培訓提高職工業務素質。
3.金融環境變化的挑戰。隨著世界經濟變遷,國內外的金融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受管理模式的影響,為了免于經濟的影響,許多國家或地區放寬了對銀行業務范圍以及對銀行機構設立的限制,結果導致運營過程中銀行業務與其他金融業務交叉,造成大量新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入市場,從而造成因政府部門的保護,使得與其他金融機構相競爭的意識較差,在競爭中居于不利地位。
二、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風險
1.資本風險??梢哉f資本是商業銀行抵御風險的最后一道防線。銀行資產質量差或銀行經營總體風險大,而銀行擁有的資本金較少,達不到金融管理當局或《巴塞爾協議》規定的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所引起的風險。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中由于各種資產損失及表外業務的損失都要從銀行資本中所提的呆帳準備和其它準備金中沖銷。當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壞帳達到很多時,或表外業務出現較大虧損時, 這時銀行資產的市場價值就可能低于銀行負債的市場價值,如果這時商業銀行若無充足的資本彌補或沖銷虧損銀行就只得宣告破產。
2.循環貼現風險。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循環貼現指的是在交易過程中開出的承兌匯票,或者存入的保證金,最后在將貼現產生的信用不斷放大的惡性循環。如一種商品或物資在經營過程,往往要經過多個產業部門和多次交易,特別是這個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要向商業銀行貸款,或者通過使用商業進行匯票,商業銀行可以使其在工作中一票貫徹始終,通過商業銀行把他們連接成一條有序的債務鏈,通過這個環節的強化債權債務雙方的經濟責任,有效的節約了信貸資金和企業的費用支出。
3.盈利水平低下的風險。貸款是商業銀行獲取利潤的重要方式,要想做到貸款業務,存款業務是必不可少的,存款業務是貸款業務的先決條件,沒有存款業務,貸款業務就沒有保障。目前,部分銀行為了拓展自身的規模,大多采用虛增存款的方法,使得銀行中實際存款不高,而虛假存款當中的實際貸款卻被銀行放貸出去,導致存貸比率不正常,銀行擁有的利潤也較低。因此,商業銀行在經管理中不得不承擔盈利水平低下的風險。
三、應對風險的措施
1.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1)搞好各機構之間的關系。工作中必須要劃清財政資金與信貸資金的界限,杜絕銀行在政府的不當干預下發放低效益、無效益的貸款,銀行要按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原則經營,最大化的營造銀行的工作環境和氛圍。(2)工作中必須要不斷健全完善的資本市場管理。通過一系列手段努力發展資本市場,分流居民儲蓄相對集中,減輕對商業銀行過度的貸款需求和負債壓力,從而使企業的長期資金需求能夠在資本市場上解決,并且能夠利用一切手段,擺脫企業對銀行的過分依賴,減輕銀行的貸款壓力。
2.創造良好的內部條件
(1)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為了防止商業銀行風險,必須要結合商業銀行的實際,科學合理的制定內控制度,加強內部審計力度,嚴格信貸風險防控,強化對金融機構內部組織機構的控制,資金交易風險、衍生工具交易、信貸資產風險、會計系統、授權授信、計算機業務系統等環節的控制。(2)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為了防范商業銀行的負債比例,商業銀行必須要嚴格依照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要求,建立一套適應商業銀行運作的定量的比例指標體系,使商業銀行在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時,能夠實施引導、調節和監控經營的發展體系,最大化的調整資產負債及其結構,有效的按比例配置資金,規范經營,確保商業銀行能夠自擔風險、自負盈虧。
3.嚴格中央銀行對金融業的監管措施實施
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和經營業務以及商業銀行清償能力和流動性的管理,嚴格對商業銀行單一企業貸款,與商業銀行資本保持適度比例,使其資本與總資產、資本與風險資金、資本與負債之間維持一種適當的比例,從而確保高效的提高商業銀行業務經營透明度,增加商業銀行運營的風險防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總是不斷變化著的,為了應對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商業銀行需要可持續性的加強對經營環境現狀的了解,科學的分析銀行的經營環境,進行合理化預測,適應新形勢的銀行經營的發展戰略要求,以適應當前金融業的新挑戰與變化。
參考文獻:
[1]劉燕,傅學民.淺談如何改革與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J].黑龍江金融,2009(07).
[2]戴小平,付一書.金融市場的潤滑劑——對普蘭金融服務公司的調查與啟示[J].征信,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