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經典導讀教學法,指的是運用經典誦讀、我讀我解、經典訪談、經典解讀等方法,閱讀、解析馬克思主義以及適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各類經典著作,引導大學生分析、理解經典著作的基本內涵,進一步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以此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的教學方法。它立足高校思政課改革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堅持培養興趣、專心研讀原著、鍛造大學生品德修養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原則,組織教學,集中反映了經典導讀法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等特點,促進學生理論素質的提高、理想信念的確立和有志于社會主義建設。
關鍵詞:經典導讀法;教學依據;教學原則;教學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8-0155-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經典導讀教學法,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在授課教師的帶領下,運用經典誦讀、我讀我解、經典訪談等方法,閱讀、解析馬克思主義以及適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各類經典著作,引導大學生分析、理解這些經典著作的基本內涵,進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此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的教學方法。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經典導讀法遵循的教學依據
思想政治理論課經典導讀法(以下簡稱經典導讀法)的教學依據有以下方面。
1.經典導讀法適應深化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闡述的基本原理無疑是正確又深邃的,然而這些原理從何而來,如何理解呢?這不僅要通過講授和聯系實際等辦法來解決,而且需要馬克思主義原著的直接說明。一種思想、一個判斷、一個結論,緣自什么樣的現實和問題,有什么樣的時代背景,對歷史和未來有什么的意義和價值,這種理論最初是如何表達出來的,又是怎樣被傳承和創新的?對于這些問題的追尋,都需要到原著里去尋求答案。傳統的思政課課堂教學缺少這一環節,為此增加經典導讀法非常必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通過帶動學生有選擇地閱讀經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內容,促進大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升大學生理論水平。
2.經典導讀法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運用經典導讀法,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經典作家當初是如何懷著崇高的社會理想和追求人類社會進步的滿腔熱忱,不畏艱辛,不畏強權,在轟轟烈烈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創造出無產階級的解放理論。許多經典也是經典作家們在和工人、農民等廣大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洞悉社會問題,針對時代特征和工人運動特點等,不斷進行理論改革。通過經典導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教材中許多耳熟能詳的理論主張是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直接相關,真正認識到理論來自實踐,又回到實踐,理論需要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理論只有為人民群眾所掌握,才能成為變革社會現實的力量等。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講解“實踐和認識關系”的過程中,就可以選用毛澤東的《實踐論》的相關經典闡述進行導讀,還原毛澤東對實踐和認識關系的論述,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知識。
3.經典導讀法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優良品德形成和思想政治理論素質的提高。對于大學生而言,思政課教學不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個認識的過程,一個實踐的過程,更是一個優良品德形成和理論水平提高的過程。經典導讀法會把原著里的社會理想、人生追求等逐步“內化”為學生的個體思想、觀念和品質,同時也“外化”為行為習慣。通過研讀原著,大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論水平都將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經典導讀教學要強調先進理論的指導作用,強調知行統一,要以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品德和理論水平現狀為依據,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經典導讀的針對性和方向性,才能指導好原著閱讀,才能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經典導讀會使教學陷入盲目性、隨意性,勢必造成教學效果不佳、不盡人意。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講授理想相關章節時,選擇馬克思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思考》一文就大有裨益。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經典導讀法堅持的原則
1.經典導讀以調動學生興趣為第一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自然讀起原著來就甘之若飴,沒興趣的話,讀起來可能就味同嚼蠟。說起對思政課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興趣,有的人恐怕要搖頭和皺眉。很多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真理,但都是大道理,與己無關,與生活遙遠。為此,調動經典閱讀的興趣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正確認識思政課和經典著作,尤其是它們所闡發的“大道理”,是不是符合自然和人類發展規律的學說,是不是立足實踐生活,追求實現為現實生活的學說?是不是尋求人類的平等和解放以及最終每個人都能獲得真正自由發展的學說?如果你是一個私有制和資本剝削的堅決擁護者,是一個倡導不平等、偽自由的個體,是一個不平等局面中的利益獲得者或者剝削者,那的確是沒辦法認同思政課和經典著作。第二,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樣,一個人要是經常跟經典著作打交道,發現經典著作與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密切相關,且在理論上能夠幫助自己,那么興趣也容易慢慢地產生,對經典著作也會從排斥到熟悉到喜歡。譬如,在文學專業的學生面前,可以多采用詩化的語言,也可以對古典詩歌作一些解讀。眾所周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理解為量的積累到達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實現了質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既可以理解為理性認識是來自于感性認識,也可以解讀理性認識和理論都來自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在體育專業學生中,閱讀經典著作,可以討論毛澤東的體育哲學思想,了解“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和“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①的內涵和“凡是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體操、打球類、跑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極拳等各項體育運動”②的具體主張。經過有效的興趣培養,實現學生們愿意研讀經典著作,并且贊同經典著作的基本理論主張。
2.經典導讀對原著進行精心研讀、細心品味。經典著作既是經典作家們豐富思想的結晶,又是人民群眾實踐活動的理論成果,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內容。不仔細研讀,無法厘清文本的基本思想、主要主張,不了解它倡導什么,批判什么,追求什么。尤其這些經典著作反映的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揭示的是世界的客觀規律和基本原理。理解和把握這些科學真理,必須以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和隨時隨地的現實條件為轉移。研讀經典著作,不能拘泥于原著中個別字詞,個別句子,具體結論,也不能隨意發揮和斷章取義。一般來說,經典著作說理透徹,理論聯系實際,文風質樸,然而,由于存在或可能存在創作時代的差異、民族的不同、文化習慣的不同,要真正理解原著,也不是一件信手拈來的事情,需要專心研讀,下苦功夫。這種苦功夫,毛澤東曾經理解為“鉆”。要想搞懂馬克思主義,不下功夫不行,要想透徹理解馬克思主義,不鉆研,不攻關不行。
3.經典導讀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思政課經典著作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把握現實和變革現實的銳利思想武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堅持改變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統一。只有聯系實際,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論;只有聯系實際,才能更進一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只有聯系實際,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真正轉變為人民群眾的思想武器,才能真正實現為變革現實的武裝力量。這些聯系著的實際,大到國家當前的方針政策和具體措施,小到家長里短,關乎學生成長的喜怒哀樂。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將對零散的實際的理解上升到系統的、普遍聯系的高度,從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直至提煉為理論,成為學生生活實際的指南。
4.經典導讀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則。思政課經典導讀法要把理解著作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思政課經典著作主要有兩大塊內容,一個是馬恩列等的思想著作,另一個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包括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前者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來源,并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指導原則;后者本身就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成果。通過經典著作導讀,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真正地弄懂這些原理的中國化成果,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更全面地理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5.經典導讀堅持發展的原則。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1]437理論思維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不斷培養得來的。思政課經典導讀,就是培養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思想深度和訓練思維方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觀點,又領會經典作家發現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的思維方式。同時,思政課經典導讀中倡導的個人價值和社會理想,以及經典作家們的崇高風尚和人格力量,都會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思政課經典導讀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懂得人生道理,領悟人生真諦,體驗人生價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經典導讀法可以在思政課整個教學序列中加以運用,可以兩頭延伸,即由本科往前推展到中學階段,往后延伸到研究生階段,并且各門課程之間也可以相互延伸,融為一體。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經典導讀法奉行的教學效果評價
思政課經典導讀法的教學效果評價應該從導讀法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來進行。
1.經典導讀法的針對性。經典導讀法有兩個針對,一是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經典著作來進行研讀;二是針對已經學習過思想政治理論基本原理的學生來展開教學。前者表明我們研讀的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原著,探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追求人類解放的發展道路。也許也涉獵各類其他著作,包括經史子集,然而這僅僅是涉獵和相關,而絕不是研讀的基本內容和主要內容。后者意味著經典導讀法目的是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堅定學生共產主義信念,激發學生研究現實問題的興趣,增強他們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
從經典導讀法的針對性來看,其效果評價可以分為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或者說是小目標和大目標。小目標就是學生讀過幾篇經典著作,了解著作的基本觀點和主張,并能夠辯證地看問題。大目標就是學生自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也許有人會說小目標太小,可是比起社會調查中某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不知道馬克思是誰,這個小目標就不是目標太小,是一滴水慢慢滲透,是一棵樹木慢慢發展到整片森林的力量。
2.經典導讀法的實效性。經典導讀法的實效性指的是通過經典導讀,學生是否擁有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加強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掌握了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并具備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認識現實、理解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們容易形成一種先見,思政課講的都是離生活遙遠的大道理。大道理人們愛講不愛聽,也不愛在生活中自覺地踐履大道理的內容。這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大道理要不要講,另一個是人們要不要照著大道理做。
大道理要講,但講多了讓人煩,講的不當讓人厭惡。大道理由誰來講,怎么講,原著里能夠給我們展現出來,都是時代提出的問題,都是人們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而形成的理論結晶。在原著里,我們看不到大道理讓人害怕的面孔,講大道理的都是奉獻了自己甚至家人,真正為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謀解放、謀幸福的革命家、思想家們,他們講得有理有據,有的娓娓道來,有的鏗鏘有力,有的深邃智慧,讓讀者覺得或者親切動人,或者熱血澎湃,或者信服拜服。通過經典導讀法,大學生們既能真切地感受到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們為人民群眾的情懷和理論睿智,又能通過學習,運用這些理論和方法解答了生活中的困惑。
3.經典導讀法的科學性。經典導讀法的科學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原理和原著的完美結合,原理來自于原著,二是師生教學的緊密結合,三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結合。
我們從原理中掌握的知識、規律等是不是具有科學性,除掉實踐的證明,它們是有據可查還是信口開河或任意捏造的呢?經典導讀法直接回答了這個疑問。通過研讀原著,經典作家們的論述清楚明白地展示在大學生面前。我們會發現原著對理論的論述更完備、更全面、更深刻,論述的方法更辯證、更具有說服力,而論述的語言充滿鮮明的時代感,動人的藝術性,甚至風趣的幽默感,以及強烈的感染力;比起思政課原理的內容更豐富、更深邃、更吸引人、更發人深省。
高校思政課經典導讀法中的教學結合,突出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動性、成長性。經典導讀,必須閱讀文本,不僅教師要細心研讀,學生也要認真閱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了解本文的基本觀點和中心思想,并進一步把握全文的基本輪廓和邏輯關系。經典導讀法最后變成了學生自覺閱讀、自覺學習、自覺思考、自覺探討理論和研究現實的方法。
馬克思曾說過“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1]502馬克思主義要求人們既要認識世界,又要改造世界,實現二者的統一。經典導讀法培養了大學生們理論認識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理論思維水平,并促使學生投身于社會實踐活動中,參與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中,自覺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將理論轉化為改造現實的力量,實現改造世界的美好藍圖。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