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Mini Quest的評價方法有表現性評價、成長檔案袋等,教師也可以依據學生的電子作品進行評價。學生將電子作品上傳到相應的平臺,如QQ群,以便接受多方評價。而這需要課程設計者事先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出相應的結構化的評價量規。
我們采用Mini Quest進行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學時,由于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不盡相同,但教師又不便集中輔導。此外,我們的學生為高職生,他們動手能力強但缺乏規范意識,喜愛交友但缺乏團結協作精神,有較強的榮譽感但缺乏競爭意識,對形象的知識易于接受但缺乏對知識的思考和評判,網絡資源應用能力強但缺乏目的性,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但缺乏自控力。所以我們依據Mini Quest的評價特點和高職生學習的特點進行教學評價,以保證學習活動高效順利開展。
我們在選擇每一次Mini Quest的主題前,都要評價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學習的能力和特點、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課程標準及教學目標,以此為依據選擇主題,從而確保所選主題難易度適中、與學生的能力相匹配,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我們在設計Mini Quest的任務時,會讓學生參與其中。一種方式是教師根據主題設計幾種真實的任務,上傳至班級QQ群里,讓學生通過點贊的方式進行投票,教師根據投票的結果確定最終的任務。另一種方式是每一位學生根據教師確定的主題自行設計任務,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擇優選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評價學生選擇的對錯或是設計的好壞,只評價學生的參與情況,這樣就使教師不僅知道了學生對任務的態度,也使學生的想法得到了表達。
學生在開始探究活動之前,需按小組進行組內分工,由組長填好各組的具體分工表并發至教師郵箱,這樣教師便可以知道每位學生需要具體做些什么。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要搜索、查閱、整理資料,完成任務模塊中的一系列高度結構化的問題,這個環節一般由教師組織學生一起在網絡教室里進行。學生在獨立探究時遇到問題可以通過QQ群及時與教師、同學進行在線討論。這種通過網絡進行溝通交流的形式也是教師評價學生學習態度與積極性、學習方式與過程的依據之一。教師通過評價反饋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引導。對于這一系列高度結構化的問題,學生必須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解決每個問題所用到的資料都需注明參考文獻,再以Word文檔的形式發至教師郵箱。教師根據完成情況判斷學生探究問題的情況,如是否按教師所給的資源進行搜索,是否擴大資源搜索范圍,對收集的資料是單純復制、粘貼還是進行了甄別、整理。學生自行組織討論時,教師可以到討論現場觀察他們的討論情況,也可以讓組長拍攝討論的視頻或是照片,以此監控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督促每一位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小組及個人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種評價和監控對于維持高水平的交互活動具有重要意義[2]。
評價量規的制訂是實施評價方案的重要環節[3]。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采用Mini Quest,學生的成果展示一般以學術報告、健康教育情景劇表演、病案研討、健康宣傳海報制作等形式進行,我們針對每一種成果的評價都制訂了相應的評價量規,這里由于篇幅有限,就只介紹健康教育的評價量規,見表1。

表1 健康教育評價量規
在成果展示環節,非匯報組成員和教師根據成果匯報評價量規對匯報組的作品進行評價。匯報結束后,各小組進行組內他評,組長匯總后根據貢獻率評價量規對每位組員的貢獻情況進行打分。此外,每完成一次Mini Quest探究活動,都對學生進行隨堂小測驗,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以此評估學生對知識目標中重點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對錯誤率高的知識點進行點評。
在每次探究活動結束后,都會發給學生一份調查問卷,主要通過一些開放的問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和反思。如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你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問題未搞明白?在這次學習過程中你學會了哪些技能?你將如何再次使用這些技能?在本次學習中你做得較好的是什么?下一次開展相同的學習活動時,你準備如何改進?你一共搜集了多少資源?哪些資源最有用?
最后,教師對各種匯總的評價資料認真審視,評估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并結合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的表現給出中肯的評價,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教師通過自評、學生評、同事評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學設計進行不斷修改,這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Mini Quest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有效的評價方案是整個探究活動成功進行的保障,是監控學生活動和學習進展情況的有效方式,是檢驗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的手段,能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幫助教師發現問題并總結經驗和教訓,還可以提供科學的反饋信息,促使教學過程實現自我調節和良性循環。
[1]高凌飚.關于過程性評價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4(10):15-19.
[2]Bernie Dodge.WebQuest Taskonomy:Taxonomy of Tasks[EB/OL].http://WebQuest.sdsu.edu/taskonomy.html,2007-01-16.
[3]張豪峰,朱珂.WebQuest教學模式評價問題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8(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