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宇
【摘 要】受地質條件的影響,煤層的厚度變化也會隨之改變,同時,采煤環境也較為惡劣,采煤機在作業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和沖擊,從而產生劇烈振動,給安全施工帶來一定的隱患,采煤機在采煤工作中受到的沖擊力較大,過大的振動壓力如果超過了機器自身所能承受的壓力,會對采煤機相關系統產生影響,甚至造成機器使用故障。本文主要對采煤機結構進行分析,并結合其振動特性,對其進行防震分析。
【關鍵詞】采煤機 振動特性 薄煤層
受地質條件的影響,煤層的厚度變化也會隨之改變,對采煤機的結構進行模擬動態分析,并對其振動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改進,為采煤機的可靠性和安全運行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礎。
1 采煤機多體系結構研究
1.1 子結構模態綜合系統
在采煤機多體系統中,其柔性殼體在系統中會受到來自多方的約束作用,并且其結構動力對應變力的影響無法確定,最終這種模態振動也不能提前得知。結合模態綜合結構的方法,可以按照柔性殼體的結構特點對其進行分析,得到相關子系統的模態,最終再對這些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得到整個體系結構的動力計算方法。
1.2 采煤機多體系統的拓撲結構
采煤機其結構主要是由截割部、行走部及牽引和附屬裝置等組成,其結構較為復雜,在具體的工作中,主要是在前滾筒的作用下,對上部煤層實行截割,該過程主要是力學相關的理論,通過將沖擊力進行牽引,容易損壞結構和相關部件,最終影響到采煤機正常作業,從而影響到采煤業的生產效率。通過建立采煤機格結構部分的實體模式,對其進行虛擬裝置,并對模型實行相關的約束,對采煤機工作過程中各部分的動作進行模擬,這樣對其整個工作動態有了很好的把握,在此基礎上,運用振動疲勞分析的方法,建立柔性部件,實現采煤機系統模型的完整建立。
2 模擬工況下采煤機載荷和仿真分析
2.1 采煤機載荷計算
煤層的厚度和地質結構是不斷變化的,煤巖其物理特性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煤層中含有巖石層或者是其他包裹體時,更加大了采煤工作的難度和復雜程度,這對采煤機的截齒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并且在多種沖擊力的影響下,采煤機的載荷和受力分析也更為復雜。采煤機單齒受力情況的模型分析,主要是將截齒的連續截割進行離散化分析,并借助計算機處理技術,對不同位置和角度的齒輪進行載荷分析,同時對不同時間和狀態下單齒的載荷狀態進行轉化,最終計算出滾筒內部的載荷。當然,實際工作時,前滾筒和后滾筒之間的受力情況不同,對其載荷的分析也要區別對待。
2.2 仿真分析
在對采煤機模態分析的基礎上,可以了解到在模擬試驗過程中其振動特性和相關的頻率,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仿真設計,主要是進一步分析和探討其運作的過程,了解采煤機運作時各組成部分的工作狀態。在采煤機截割的過程中,載荷的作用力也會有變化,如果其振動過于劇烈,將會引起牽引殼體產生較大的動應力,影響到殼體的使用壽命。因此,柔性牽引也是殼體中最大的受力部位,其受力的變化幅度與整個振動程度等有直接的關系,在仿真設計中要對其最大承受力進行計算,并了解不同截割狀態下其承受力的變化,并對不同承載力作用進行模擬。
3 煤層采煤機結構特征與振動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上述相關模型的建構和對采煤機結構組成的分析,可以將采煤機主體系統振動疲勞分析等方法運用到相關的研究中,對采煤機的振動特性進行合理分析,這也能對測試的危險因素進行檢測,并根據所設計的模型之間的相關性,對其振動特性進行總結分析。可得到以下結論。
首先,結合不同的施工條件,對不同截齒在不同時間,所承載的瞬時力度進行轉化和合成,從而得到在此種工作條件下滾筒的載荷。此外,前后滾筒因其性質和工作狀態的差異,其受力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并受到煤層巖石的性質、截齒數、截齒的厚度等相關因素的影響,通常來講,前滾筒的瞬時承載力較后滾筒要高,但是后滾筒負載的動態波動幅度要高于前者。
其次,從不同測試點的加速度與采煤機工作振動的關系來看,其加速度對振動的幅度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前后滾筒在做垂直運動時,其振動力度較大,前滾筒振動與后滾筒相比略高,同時對牽引部的電控箱等也會產生很大的振動作用,并且該部位的振動力比較大。這在工作的過程中不僅會影響到牽引部的正常運轉,還會出現電路故障等問題,影響到其他元件,并對牽引部的下耳帶來很大的破壞。因此,必須要控制好電箱的密封性能,及時檢查機器的線路,保證使用的安全性。同時,牽引部在整個模擬系統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旦其出現故障,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運轉系統,必須對加速度和采煤機的振動等進行模擬試驗,找到最佳數值。最后,由上述可知,牽引部是整個工作運行狀態的薄弱環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上下耳是主要的力度承受區域,因此,必須對其材質進行嚴格審核,保證其質量和安全,減少其發生疲勞和破壞的可能性。并注意其殼體的柔性,一般采煤機的牽引部殼體主要進行的是整體鑄造,其垂向振動和沖擊力本身就較大,在截割部的約束力作用下,對其壓力承受也會產生更大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可以根據其具體的工作原理對各結構進行模擬分析,并對煤層所處區域的地理環境進行分析,減少人為因素或者技術操作不當對機器造成的損害,為采煤機的正常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而減少振動的產生。最終減少其振動對采煤機各部位正常工作的影響,提高采煤生產效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采煤工作會受到煤層地質條件、采煤技術及機器設備的選擇等影響,對采煤機的振動特性的分析,通常采用模擬實驗和仿真等處理技術,對其振動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最終對各結構的載荷和受力情況進行轉化和整合,從而提高整體采煤效率。
參考文獻:
[1] 趙麗娟,田震.薄煤層采煤機振動特性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5(21):195-199.
[2] 趙麗娟,宋朋,謝波.新型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振動特性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9):265-272.
[3] 趙麗娟,田震.薄煤層采煤機截割部動態特性仿真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14(7):1329-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