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
課堂上,按照教學案布置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當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去時,學生的表現令教師大吃一驚,他們很多時間在互相推諉。你讓他先說,他讓她說說,并沒有陳述有關學習的內容或見解,表達自己讀書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組在不斷分工:你讀第一段,他讀第二段,幾分鐘過去了,有的組還沒有確定誰來發言,誰做記錄,沒有展開實質意義上的學習。有的小組一直由學習好的學生在唱“獨角戲”,而其他人則無動于衷,充當看客。今天,學生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學組織形式不斷創新,精彩紛呈,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其中的一個亮點,為課堂帶來了縷縷清風。那么,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實效性呢?
一、分組要得當,在小組內學生要明確個人所要承擔的責任
小組一般以4-6人為宜,人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而分組又要建立在教師對所教學生的能力、興趣、性別、知識水平差異等幾個因素的了解之上,教師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全班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以利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組與組間盡量保持相對平衡的水平,才能保證每個小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既有利于形成各組學習過程中的“公平競爭”,也便于教師輔導。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自己在小組內所要承擔的任務。也就是說,在小組合作中,每一位學生都要有事可干,避免“閑人”的出現,使小組合作流于形式。這就需要學生在明確合作目標時,能夠在小組內根據組內學生的差異進行適當的角色分工,實現組內的差異互補。
二、開展合作學習的時機要講究
開展合作學習要看是不是開展小組學習的時機,這個時機的掌握要看教師教學實際操作,教學的藝術性就表現在這里。教學就應該達到讓學生“既竭我才,欲罷不能”的地步,大多數學生都踴躍發言,學生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說出來,這時正是小組討論的良機。只有在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交流的需要時,展開的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有成效的。不切實際的流于形式的小組學習會給學生一個不好的意識,亂哄哄、熱熱鬧鬧這就是小組學習。同時,還可能傳遞出一些不良信息,反正教師也看不見,給某些學生創造了說廢話、做小動作的機會,真正的學習過程在這里被歪曲了,千萬不要讓這種不切實際的形式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意識。
三、要幫助學生明確進行合作學習的目標和要求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在每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環節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合作的目標和要求,教師一定要把這段時間中進行合作學習的任務、要求布置清楚,要讓每個小組都明確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并且明白通過怎樣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務。因為開展合作學習是由教師發起的,教師不是合作諸方中的一方,這種“外部發起式”的特征決定了學生對合作目標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只有在學生理解了合作目標的意義的基礎上,才能使合作順利進行。
四、要留給學生充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合作學習”的任務、要求,留給學生充分討論、探索的時間。在這一點上,教師應有特別強烈的“以學生為主”的意識,不要讓小組合作學習匆匆走過場。特別是當學生圍繞著任務要求正在熱烈討論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完成自己設計的教學計劃而中斷學生的學習活動。要知道,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不單會給學生留下遺憾,更重要是將會澆滅學生創造性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
五、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
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教師要做到:(一)多給學生幫助,教師應該成為一個鼓勵者和啟發者。(二)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并起到“解惑”的作用。(三)要鼓勵不同的觀點,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四)要適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節。(五)要多激勵學生,使每個學生產生進一步合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