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進行350億逆回購, 7月初凈投放共計500億 7月2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350元七天逆回購操作,7月初央行公開市場凈投500億元。分析認為,近期央行操作的目標有所變化,6月末的投放旨在平滑資金面的跨季效應,而7月初的操作旨在平滑月初例行的資金面繳準壓力。 CPI連續10個月低于2%,專家預計有望下半年回升 7月9日,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漲1.4%,比5月回升了0.2個百分點,CPI漲幅連續10個月低于2%。據分析,物價回升驗證了經濟趨穩向好的趨勢,隨著穩增長政策見效,預計下半年物價將小幅回升至2%左右。 6月份出口總值增長2.1%,四大因素影響進出口增長 7月13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表示,上半年有四大因素影響了進出口的穩定增長:一是外貿需求持續低迷;二是綜合成本居高不下,出口競爭力削弱;三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四是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拉低進口值增速。 上半年貸款增加6.56萬億元,貨幣和財政刺激藥不能停 7月14日,央行公布6月金融數據,廣義貨幣(M2)余額133.34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比上月末高1.0個百分點。分析認為,雖然社融和M2超過預期,但金融數據是“反彈”而不是“反轉”,貨幣和財政刺激“藥”不能停。 我國上半年GDP同比增7%,經濟運行呈穩中有好態勢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968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數據顯示,國民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逐步回暖,呈現緩中趨穩、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 上半年居民收入增幅超GDP, 農民工高齡化問題引關注 7月15日,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收入增速再度跑贏GDP。分析認為,在經濟企穩的同時,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基本與經濟增速保持同步是一個好現象。 上半年預算收入增長6.6%,積極財政政策對穩增長增效 7月15日,財政部發布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6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支出772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完成預算的45.1%。說明積極財政政策對穩增長、惠民生加力增效。 6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增11.9%,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增強 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6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31.58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對實體經濟貸款余額為88.07萬億元,同比增長13.8%,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6.9%,同比高1.1個百分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