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7月18日,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15〕221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按照“鼓勵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支持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鼓勵互聯網金融平臺、產品和服務創新,鼓勵從業機構相互合作,拓寬從業機構融資渠道,堅持簡政放權和落實、完善財稅政策,推動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體系建設。 對于《指導意見》的出臺,業內人士觀點不一。有的人認為該《指導意見》振奮人心,彌補了互聯網金融監管領域的政策空白,為互聯網金融行業釋放了政策紅利,尤其是以互聯網企業為典型;而有些人則認為《指導意見》還存在很多不足,沒有達到市場的逾期,創新點不多,等等。 基于此,本刊《特別關注》欄目特邀請業內專家及雙方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一起來探討《指導意見》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意義所在,對市場真正的影響之處;本刊還邀請了商業銀行的代表對當前互聯網金融也得現狀及《指導意見》出臺后的未來前景。以饗讀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