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黎
摘 要:動機在人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人類的各種行為都是在動機的作用下產生的,廣大群眾參觀博物館也是在動機的作用下進行的。參觀動機的存在對參觀者的行為起到了重要的激活、指向、維持、調整等作用,并影響著參觀活動的效果。同時,博物館的宣教工作作為影響著觀眾參觀動機的外部因素中的第一要素,是博物館形象的第一窗口,吸引著廣大群眾來博物館進行參觀。本文分析了博物館參觀動機的心理表現,并提出了加強博物館宣教工作的重要策略,旨在深入了解參觀者對博物館的參觀動機,加強博物館的宣教工作,促進博物館事業的穩步、健康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參觀動機;宣教策略
現階段,在博物館學研究中,研究人員對觀眾的研究越來越重視。但盡管如此,目前在博物館學中尚未形成一門系統的、成熟的、對博物館工作具有指導作用的學科理論。對于此,對博物館參觀動機心理及宣教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是當前博物館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對博物館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1 博物館參觀動機的心理分析
眾所周知,觀眾的參觀動機是觀眾參觀博物館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觀眾的博物館參觀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是為了接受教育去博物館進行參觀、有的則是為了娛樂休閑、有的則是對文物進行研究、有的則是陪同親友的……根據以上所說的各種參觀動機,可以將其歸類成放松身心型、娛樂探奇型、社會交往型、研究創造型、接受教育型以及目的不明確型等類型。以下將詳細分析觀眾參觀博物館的動機心理表現:
1.1 放松身心型
具有放松身心型參觀動機的觀眾,在對博物館進行參觀時,主要是為了滿足自身身心健康的需要。在市場競爭日趨激勵的當今社會,人們的心理壓力隨著快節奏的生活而逐漸增大。對此,廣大群眾需要有計劃的參加一項新的活動,來放松自己的身心,對自己的生活節奏進行調節,緩解各方面所帶來的壓力。這時,環境舒適安靜的博物館也就成為了人們放松心情的好去處。
1.2 娛樂探奇型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的休閑時間也正逐漸遞增,追求高層次、高水平的文化娛樂已成為人們豐富自身精神世界的一種生活趨勢。當人們在博物館進行參觀時,娛樂和探奇已成為促進參觀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人們在參觀活動中,可以身臨其境地接觸具有保存價值的事物,感受其中濃郁的文化氣息,以此獲得新的刺激和感受。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人們會對奇特的事物進行探究,希望得知它的潛在意義,這個過程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1.3 接受教育型
這類參觀者對博物館進行參觀是有目的的,他們為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對博物館進行參觀來獲得自身所需要的知識。在博物館中,他們可以通過實物例證和親身體驗等方式,來促進自身興趣的培養,在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時,對新的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以此來獲得新的技能,促進自身閱歷的增加,達到發展自我的要求。
1.4 研究創造型
研究創造型這種動機的出現,是參觀者為了對自己生活環境和知識以外的事物進行認識、了解、探究而產生的,它是參觀者為了滿足自身價值實現的需要。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參觀者可以通過利用博物館中的各種資源,來實現對某一研究領域知識資料的積累,從而對一些研究課題進行考證。通過這樣,參觀者還能有效的尋求研究創作中的靈感,以此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精神價值。
2 加強博物館宣教工作的策略探析
觀眾參觀動機的形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對博物館參觀的需要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二是要具備適當的客觀條件,即誘因的刺激。通過這兩個條件來看,筆者認為加強博物館宣教工作的應對性策略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來探討:
一方面是對于參觀動機尚不強烈或還沒有明確的觀眾而言的,面對這類觀眾,我們應加強宣傳力度,以期促進觀眾參觀動機的強化,從而讓觀眾產生參觀行為。具體而言,這一應對性策略包括以下幾點:
2.1 尋求多種宣傳渠道,激發觀眾參觀動機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人類大腦中的意識并不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而是受外界信息刺激的結果。基于此,博物館在加強宣教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向公眾傳播有關博物館的活動、文物知識、歷史發展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傳播的不斷遞增,來促進信息接收者對參觀博物館興趣的增強,最終將參觀博物館付諸行動。同時,博物館要不斷拓寬宣傳渠道,保持宣傳工作的持續性,增強博物館知識的文化底蘊。例如:借助媒體工具,對博物館信息進行傳播,并開展展覽、講座等活動;還可以加強博物館與社會各階層之間的聯系,加強博物館與社會各界之間的交流,促進博物館信息的傳播。
2.2 采取有效宣傳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
博物館有的放矢的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觀眾參觀動機的強化,做到宣教工作的行之有效。從上文可知,觀眾參觀動機有五種類型,那么有針對性的宣傳就可以面對這五類群眾來展開。接受教育型的群眾大部分是在校學生,研究創造型的觀眾以專家、學者為主,娛樂休閑型和社會交往型觀眾分布在社會各界。對此,面對在校學生,博物館肩負著教育者的責任,其應當將宣教內容偏向于知識性及社會意義的層面。對于專家、學者而言,博物館應當將宣傳內容定位在深層次的知識上,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學術活動,吸引這部分人士來參觀。對于其他的觀眾而言,博物館應注重新穎和趣味相結合的特點,由此引發觀眾的興趣,吸引觀眾的眼球。
另一方面是對于已經有了強烈的參觀動機并引起參觀行為的觀眾而言的,博物館在宣教過程中,應當注重他們在參觀過程中的體驗,聽取他們的建議,滿足觀眾的需要,從而做好調動其再次參觀和激發潛在觀眾參觀動機的重要工作。
2.3 開發人力資源,促進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
雖然觀眾參觀博物館的動機并不相同,但從總體上而言,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加強,觀眾的參觀品味也隨之提高。同時,由于博物館是傳承國家文明文化的重要窗口,對公民的終身教育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因此,加強博物館宣教人員的素質和形象至關重要。一方面,博物館應當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合理利用本館人員,做到人盡其才。另一方面,博物館應當注重引進多種專業和技能的人才,通過對博物館各類知識文化的講解,以此滿足觀眾的需求。
2.4 營造輕松氛圍,促使宣教工作趨向節奏化與娛樂化
博物館作為現代培育審美情趣、放松身心的高尚文化娛樂場所,博物館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時,還應注重自身的娛樂功能。在具體實踐中,博物館在增加觀眾喜聞樂見的娛樂項目的同時,還應注重宣傳趣味性的增加,以此拉近觀眾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現階段,課堂教育都已采用各種方式來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博物館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實踐基地,應當展現展覽實物的知識特點,體現出寓教于樂的教育功能,為學生學習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參觀者對博物館的參觀動機是推動參觀者參觀博物館活動的基本要素,同時,宣教工作作為博物館形象的第一要素,對參觀者參觀動機的形成具有促進作用。只有對觀眾的參觀動機進行明確并有計劃的進行應對,才能促使宣教工作永葆生命力,并讓博物館真正融入到現代社會的生活中,促進博物館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智遠.參觀動機與博物館宣教策略的應對性思考[J].博物館研究.2007(04)
[2]崔玉峰.淺談博物館的社會需求和宣教功能[J].絲綢之路.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