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論文采用調查法、文獻法對重慶市羽毛球運動初學者的體能訓練進行了研究。得出入下結論:重慶市羽毛球運動開展的比較好,主要表現為參與面較廣、參與動機較強等幾方面。對于羽毛球運動初學者而言,對他們的體能訓練應從進行專項性力量訓練、進行速度素質訓練、發展柔韌素質的訓練等幾方面入手。
關鍵詞:重慶市;羽毛球運動;初學者;體能訓練
對于大多數群眾而言,羽毛球是一項參與的難度小,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28屆奧運會上,中國羽毛球軍團取得了3金2銀3銅的戰果,這是繼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摘取首枚奧運會金牌后,連續3屆奧運會上獲得羽毛球金牌數量超過半數。中國羽毛球在世界領先的地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羽毛球愛好者,重慶市更是如此。那么,重慶市羽毛球運動基本情況如何?羽毛球運動對初學者的意義何在?羽毛球運動對初學者的體能訓練策略都有哪些呢?
1 重慶市羽毛球運動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重慶市區參加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群體狀況是:排在第一的是消遣娛樂,第二位是健身與健美,其次是追求個性時尚,工作需要是排在最后。這主要與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主題人群相關,由于重慶市區的羽毛球愛好者是以企事業單位員工、管理人員和自由職業者為主,他們有相對固定的閑暇時間。閑暇時間越多走出家庭而加入到集體行列進行娛樂消遣的愿望就愈強烈。
1.1 參與者對場館的選擇
羽毛球本身的運動特點決定了其是一項室內運動,重慶現有的羽毛球場館基本分為收費場館和免費場館。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免費的場館越來越少,僅限于學校的體育館,有的也是限時間和僅對本校職工開放的。據調查, 66.5%的人群在收費場館打球,36.4%的人群是在羽毛球協會或羽毛球俱樂部運動,只有27.2%的人群曾在免費的場館活動過,選擇其它場所的人次占5.8%。這也說明重慶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主要是在一些收費的專門場地上進行[1]。
1.2 參與者的運動時間
選擇在雙休日和節假日打球及工作日打球的人數各占56.1%和33.5%,另外的10.4%則是兩者兼而有之。在具體時間段的選擇上,有58.4%的人群選擇在晚上,16.8%的人群選擇在下午,選擇在上午和中午的人群分別為4.0%和4.6%,只有1.2%的人群選擇早晨運動,另外有15.0%的人群活動時間不確定。[2]由此可見,重慶市群眾性羽毛球運動參與者的活動時間是以雙休、節假日為主,工作日為輔,一天內的羽毛球活動時段主要集中在晚上。即使有的羽毛球場館上午打出“只交1元清潔費”的行動,還仍然不能改變晚上參與者過于集中的現象。
2 羽毛球運動對初學者的意義
2.1 可以增強初學者的體質
羽毛球是一項全身可以得到鍛煉的運動。在球場上快速移動接球,跳起扣球,隊友相互之間保護、接應等都需要運動員有較好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以及迅速的反應能力。常常進行羽毛球運動可以增強機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及協調能力,還能提高機體的力量、速度、耐力,改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促進內臟器官的功能,有從而起到增進健康、提高體質和抵抗力、調節情緒的作用,有益于身體的健康。
2.2 可以培養初學者的意志
羽毛球運動不僅有益于身體的健康,有效地提高人的體質,而且還有助于培養人們勇敢頑強、機智靈活、沉著果斷的優良品質和作風。試想一下,羽毛球的技術打法,推后場、放前網、打落點,這樣的來回運動,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須保持時刻的注意力集中,只要稍有失誤,就會被對手抓住,造成失分。所以能很好的鍛煉毅力,增強運動員的意志品質[3]。
2.3 可以陶冶初學者的心理
由于對抗的緊張、競爭的激烈,能使參與者的心理素質得到很好的鍛煉。羽毛球運動中包括揣摩對手的戰術意圖,自己如何選擇適合的對應戰術,在各種突發情況出現時,如何把握戰機,克敵制勝等,都需要冷靜地思考,作出正確的選擇。從而使常常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思維更加敏捷。
3 重慶市羽毛球運動對初學者的體能訓練策略
3.1 加強力量素質訓練
力量是身體素質的基礎。為了發展初學者專項身體素質,身體訓練的安排應圍繞羽毛球專項的特點來進行。羽毛球初學者雖不是強調發展絕對力量,但應在具有一定的絕對力量的基礎上發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使之保證比賽所需的較強動作發力和長時間的奔跑、蹬、跳、跨以及上肢的連續擊球動作。
3.1.1上肢專項力量訓練
上肢專項力量訓練通常采用如下訓練方法:(1)羽毛球擲遠、擲壘球;(2)繞腕練習:手持啞鈴于體前或體側作繞8字練習;(3)揮拍練習:揮網球拍,重點進行前臂、腕、指的各種擊球動作以發展擊球爆發力;(4)轉臂練習:手持啞鈴于體側作旋內、旋外練習等。
3.1.2軀干專項力量訓練
軀干專項力量訓練通常采用如下訓練方法:(1)屈伸練習:肩負杠鈴分腿站立作伸屈練習;(2)仰臥起坐、左右體側起;(3)俯臥挺身練習:俯臥于墊上,兩手相握放于背后,頭部和上體作后仰;負重轉體:肩負杠鈴分腿站立身體向左右旋轉;(4)傳接球練習:兩人背靠背分腿站立,其中一人手拿實心球,兩人同時向一個方向轉體,將球傳給另一個人,輪換做。
3.1.3下肢專項力量訓練
下肢專項力量訓練通常采用如下訓練方法:(1)負重深蹲:下蹲較慢,起立加快;(2)負重半蹲提踵;(3)負重跨步走;(4)負重半蹲跳;(5)跳繩練習:單腿跳,雙腿跳,單搖,雙搖;(6)原地縱跳,單足跳,蛙跳;跳臺階練習。
3.2 進行速度素質訓練
羽毛球初學者的速度耐力是身體素質訓練的重點,羽毛球初學者身體素質訓練的宗旨是為增強其技戰術能力服務,所以,身體訓練必須根據羽毛球運動的專項特點和羽毛球競賽的實際需要來進行訓練,速度耐力應該是訓練的重點。
訓練方法有:聽口令起跑,看動作起跑,聽哨音變向跑,及在規定時間里完成30m,60m,100m,200m跑,高頻率的分解步法,追逐對抗等。
3.3 發展柔韌素質的訓練
柔韌性訓練的目的就是提高各個關節的靈活性與肌肉韌帶的良好伸展性。羽毛球項目所需要的肩、腕、腰、髖、踝等關節的柔韌素質,對提高步法移動能力和各種擊球動作有很大的作用。柔韌性訓練一般分為以下兩個階段:(1)伸展準備期,它包括輕輕的重復活動、快步走、慢跑、慢慢跳繩等,直到運動員出汗為止;(2)伸展期,具體活動內容有:頸部伸展、肩部伸展、三角肌伸展、肘和腕的伸展、股四頭肌伸展、大腿后部肌肉伸展、后背伸展、大腿內收肌伸展、腓腸肌和小腿前部肌肉伸展、膝和踝關節活動。
4 結論
良好的專項訓練是初學者充分發揮技術、戰術、承受大負荷訓練、高強度比賽、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在日常的訓練中科學、系統、有計劃地對初學者進行體能訓練,才能保證運動員能在激烈、高強度對抗的羽毛球比賽中合理運用技戰術,占據體能優勢,并取得良好的運動成績。
注釋
[1]肖沛雄.論體育市場和大眾傳播[J].體育科學,2001年1月
[2]胡春蘭,趙仙偉.論休閑與休閑體育[J].體育與科學,2003年3月
[3]翁永良.都市人的健康消費觀念與現代體育意識教育[J].體育與科學,2003年2
參考文獻
[1]張毅,龐國慶.浙江省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25(1):11-12.
[2]顏意娜.杭州市居民羽毛球運動消費行為的調查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8,1(1):5-7.
[3]曾亦斌.廣州市大眾羽毛球運動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7,5(3):15-16.
[4]吳瑞紅,張宏磊.對大眾體育健身活動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衡水師專學報,2004,6(5):23-24.
作者簡介
蔣藝(1980-),男,重慶市大足區人,本科學歷,學士學位,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