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偉
摘 要: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都建立了完備的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使勞動者退休后能夠享受較高的生活水平。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養老保障體系的調整勢在必行。本文通過研究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養老保障體系,分析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并就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調整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養老保障;借鑒意義
1.養老保障體系的背景條件
隨著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不斷下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中國人口發展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發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我國總人口為13.68億,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8億人,占我國總人口的10.1%,老年撫養比為13.7%。國際上,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通用標準是65周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據此標準,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表現出“未富先老”的特征,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超過了經濟的發展速度,人口老齡化給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1994年,世界銀行提出了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議。三支柱體系中第一支柱是強制性的公共養老保險,是政府主導的覆蓋全體公民的保障,主要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養老保障;第二支柱是企業補充型養老保險,是私人部門或公共部門的雇主向雇員提供養老計劃,是對第一支柱的重要補充;第三支柱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屬于自愿性質,主要是個人對養老保障的規劃。這三大支柱分別承擔了不同的責任,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養老需求。
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建立了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而我國已經建立了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但與主要經濟體相比,三支柱發展不平衡,特別是第二、三支柱參與了較低。本文通過介紹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養老保障體系,分析其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借鑒意義,推動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2.國際養老保障體系研究
2.1 美國養老保障體系
美國養老保障體系采用的是國際上通用的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是政府強制實施的聯邦公共養老金,它涵蓋了美國絕大多數的就業人口,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第二支柱是由政府雇主或者企業雇主出資,帶有福利性的養老金計劃,各級政府雇主為其雇員提供的各種養老金計劃稱為公共部門的養老金計劃,同時企業雇主也可以為其雇員建立養老金計劃;第三支柱是個人退休賬戶計劃,該計劃是個人出資建立的養老金計劃,屬于自愿性質的計劃,包括傳統型、企業發起型和羅斯型等三種類型。
第一支柱:聯邦公共養老金作為強制性養老保險計劃,其資金籌集主要來源于社會保障稅。社會保障稅以全工資為稅基,按比例從工資中扣除。聯邦公共養老金由雇主負擔部分為工資收入的6.2%,雇員負擔負擔部分為工資收入的4%。
第二支柱:雇主補充養老計劃分為私人部門雇主補充養老計劃和公共部門雇主補充養老計劃,401K計劃是私人部門雇主補充養老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源自二十世紀70年代末美國《國內稅收法》第401條第K項的401K計劃,亦稱為“現金或遞延安排”計劃。私人企業及部分非贏利組織適用于401K的條款,401K計劃的作用主要在于鼓勵企業為期雇員提供長期養老保障。第二支柱中除了401K計劃,對于非盈利機構雇員,實行403b計劃,對于政府雇員,實行457計劃。
第三支柱:美國的個人退休金計劃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傳統型個人退休金計劃,它是三種中最主要的類型,持有傳統型個人退休計劃的家庭數占總家庭數的31%;第二種是企業發起型個人退休計劃,主要是雇員數小于100的小企業為雇員設立的個人退休賬戶,持有該計劃的家庭占比為8%;第三種是羅斯型個人退休金計劃,相對于傳統個人退休金計劃允許稅前扣除,羅斯型是以稅后收入繳費,持有該計劃的家庭占比為15%。經過多年的發展,個人退休賬戶已經成為美國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國養老保障體系中成長最快和占比最大的部分。
2.2 英國養老保障體系
英國的養老保障體系由國家養老金計劃、職業養老金計劃和個人養老金計劃等三個支柱構成。國家養老金計劃由政府提供,并且政府承擔兜底責任。職業養老金計劃與個人養老金計劃屬于私人養老金計劃,采取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國家養老金僅用于保證員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更高的退休待遇主要是依靠私人養老金計劃來滿足。
第一支柱的國家養老金計劃是養老保障體系的基礎,勞動者及其雇主作為繳費來源。國家養老金是對勞動者最基本的養老保障,體現了普惠性原則。
第二支柱的職業養老金計劃是雇主給員工提供的養老保障,是英國養老保障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勞動者退休后收入的主要來源。職業養老金計劃由私人和公共部門的雇主自愿提供,政府則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職業養老金計劃的發展,主要是在繳費和投資階段可以免稅,而在養老金領取階段進行征稅,不同階段稅率的差異使計劃的參與者可以享受稅收優惠。
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計劃是一種個人自愿參加的計劃,該計劃的規模較小,主要是面向中小企業雇員及自由職業者。這類計劃的稅收優惠政策與職業年金計劃相類似。
2.3 加拿大養老保障體系
國際上養老保障體系相對比較健全的經濟體要數加拿大,它采用的也是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第一支柱是公共養老金計劃,具有全民性質,不考慮受益者有無收入來源;第二支柱主要由強制性的雇主和自雇關系提供的退休養老金計劃;三支柱主要為注冊養老金計劃,包括雇主或工會志愿提供的注冊養老金計劃、個人注冊養老金計劃。
第一支柱:公共養老金計劃。公共養老金計劃的主要作用是對社會資源再分配,特別是預防參與者老年后的貧困。該計劃的功能主要是社會保障,個人不要用繳費,政府的稅收收入是該計劃資金的主要來源,老年養老金、養老收入補貼以及配偶補助金作為該計劃主要的三個方面。該計劃基本不做市場化管理,沒有獨立的資金繳費來源也沒有額外的資金剩余。
第二支柱:退休養老金計劃。退休養老金計劃主要是由雇主和自由職業者提供的養老金計劃,加拿大退休養老金計劃和魁北克省退休養老金計劃作為該計劃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的功能是維持參與人員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養老金給付包括基本養老金和補充養老金兩部分。
第三支柱:注冊養老金計劃。注冊養老金包括雇主或工會志愿提供的注冊養老金計劃、個人注冊養老金計劃。目前加拿大雇主資助型養老金計劃的主要形式是雇主提供的注冊養老金計劃,該計劃主要的作用的保障參與者退休后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該計劃目前是加拿大養老金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參與者提升養老金收入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雇主可以根據需要自愿發起建立注冊養老金用于為雇員提供保障,雇主和雇員可以自主繳費,該計劃一般需經過相關稅務部門認可便可以享有稅收優惠政策。該計劃會根據參與者領取時間的不同對領取金額進行調整,若提前領取則養老金收入會被下調平,而延后領取則會使養老金的收入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注冊養老金的另一種類型是個人注冊養老金計劃,該計劃是由個人自愿建立的、自主繳費的,該計劃經過稅務部門認可也可以享有稅收優惠政策。個人注冊養老金計劃鼓勵參與者通過提前對個人養老金的規劃,使其到退休后能夠積累到足夠的數額,使得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能夠得到較好的維持。
3.各國養老金替代率分析
養老金替代率是衡量養老金計劃參與者退休后生活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指參與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水平之間的比率。根據國際通用準則,若退休后的養老金替代率大于百分之七十,則可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若達到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即可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如果低于百分之五十,則其生活水平較退休前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養老金替代率越高,退休金越多,未來生活越有保障。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下簡稱經合組織)最新的報告,2013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養老金替代率分別為:美國76.2%,加拿大73.1%,英國67.1%,法國58.8%,德國58%。而根據清華大學楊燕綏教授2014年發布的《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3)》,我國養老金替代率為40%左右,不僅低于世界主要經濟體,而且低于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設計的目標替代率59.2%。因此,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調整勢在必行,通過適當的調整以促進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發展完善,提高我國養老金替代率,改善勞動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4.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借鑒意義
我國已經建立了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但三支柱發展極不平衡。根據公開數據,目前我國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占比達90%,第二、第三支柱保費占比合計不過只有10%,第三支柱在我國有組織的籌集儲備還沒有,三支柱嚴重失衡的發展狀況直接導致的就是我國養老金替代率較低。相比較而言,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第二、三支柱才是居民養老金的核心部分,經合組織34國第二、三支柱之和平均約占養老金儲備的80%。因此,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第二、三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特別的第三支柱的發展,提高養老金替代率,這樣才能使勞動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有較好的保障。
縱觀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發展較好的國家,比如美國的個人退休金計劃,其規模占到美國養老金資產總規模的26.5%,其主要是有政策的強有力支持。美國的個人退休金計劃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經濟滯脹時期,其作為政府減稅刺激經濟的手段,允許個人享受稅收優惠的情況下建立個人退休金計劃。1997年放松個人退休金計劃參與資格的限制條件,以及2001年繳費限額的上調都極大地激發了公眾的參與熱情,使得美國個人退休金計劃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因此,為緩解人口老齡化給我國帶來的養老壓力,并使我國的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均衡發展,實現政府、企業和個人養老責任的有機結合,為提高我國養老金替代率,發展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個人養老金計劃的發展壯大需要政府政策的強有力支持,我國可以借鑒美國個人退休金計劃的成功經驗,在個人養老保險的業務購買、資金運用及養老金提取三個環節給予政策優惠,通過有效的稅收制度安排和完善的監管法規促進我國個人養老金計劃的發展。
借鑒世界各國的經驗可以發現,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是影響個人養老金計劃發展的因素之一,成熟的資本市場和完善的制度能夠使養老金保值增值。而不成熟或不發達的資本市場,會阻礙養老金計劃的建立和發展。我國要推動個人養老金計劃的發展,就必須同時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
綜上所述:順應我國人口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趨勢,個人養老金計劃的發展箭在弦上,它可以擴大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覆蓋面,降低政府養老負擔,提高勞動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提升我國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楊燕綏 《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3)》2014.9
[2] OECD 《OECD Pensions at a Glance 2013》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