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摘 要: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為主題,將法治中國建設推向高潮。牟平區將2015年確立為“依法治區”開局年,將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建立新型監管格局、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構建立體化普法宣傳格局,為建設人民擁護、百姓滿意的法治牟平而努力。
關鍵詞:依法行政;建設;法治牟平
黨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建設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為主題,將法治建設推向高潮。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法治政府建設則是法治中國建設的中心內容。當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入關鍵期,牟平區將2015年確立為“依法治區”開局年,著力構建人民擁護、百姓滿意的法治牟平。
1 堅持權責法定,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牟平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對外厘清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邊界,對內劃清部門之間、層級之間的職責邊界,堅持權責法定,積極構建三張清單:
(一)加快制定權力清單,確保法無授權不可為
權力清單制度即把政府簡政放權后擁有的權力法定化、公開化,權力清單規定的必須做,未作規定的不能做。牟平區編辦堅持“職權法定、權責一致、公開透明”三結合,嚴格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建設。嚴格厘權,在前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基礎上,分自查清理、審核論證、協調確認三個階段,對全區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地毯式”摸排,最終確定30個部門90項行政許可事項。嚴格定權,以“依法合規、調并結合、效能為先”為原則,依照《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與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密切配合,開展行政權力目錄的制定工作,依法確定各單位行政權力。嚴格限權,對梳理出的行政職權,按照規范運行、提高效率的要求,繪制行政審批流程圖,規范“權力運行”,壓縮時限、優化流程、減少環節,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按流程圖行使職權。
(二)探索制定責任清單,確保法定職責必須為
責任清單的編制落實了政府部門的主體責任,即把政府的責任歸于哪一個部門,辦事的流程、程序、結果等相關責任,清楚的規定出來,可以使政府部門“放開該放的、管住該管的”,兩張清單相配套,構成了牟平區政府部門規范化、法制化的職責體系。相比權力清單的“瘦身”,責任清單重在“強身”,為杜絕各職能部門“該干的事不干,該管的事不管”的庸政懶政行為提供了制度保證。
(三)加快制定市場主體負面清單,確保法無禁止皆可為
目前,我區由工商局牽頭加快制定市場主體“負面清單”,負面清單制度相當于投資領域的“黑名單”,列明了企業不能投資的領域和產業,規定之外的領域企業均可進入,以便形成公開透明、預期穩定的制度安排,著力激發企業的活力。牟平區把47個部門的權力運行、辦事服務流程圖向社會公開,老百姓辦事可按圖索驥,辦事程序清楚明白,在簡政放權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為法治牟平建設提供支撐。
2 著力強化監督,構建新型監管格局
有效的監管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必要前提,堅持權責法定,減少審批核準范圍、下放審批核準權限不能“一減了之、一放了之”,而要著力強化監督。
(一)接受社會監督。始終將政府工作置于人民群眾監督之下,突出群眾監督,對與公眾利益相關的決策事項,通過媒體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使政府決策贏得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持。搭建群眾參與行政決策的平臺,采取征求群眾意見調研會等形式,面對面地聽取群眾的意見與建議,使決策更加符合群眾的意愿,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強化輿論監督,正確利用輿論監督,把握群眾思想脈搏;理性對待輿論監督,不斷發現政府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確保決策的合法、公平與公正。
(二)加強政務公開。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加大公開力度,凡我區制定規范性文件,都及時主動公布。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就我區出臺的重大政策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引導社會輿論,提高信息化綜合保障能力,促進行政管理方式重大轉變。
3 加強行政隊伍建設,固依法行政之根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建設法治國家、建設法治牟平,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立法固然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法律依據,但更需人的主觀能動性,需要行政人員依法依規辦事。
(一)嚴把“入口”。實行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合法性審查制度,主體資格合法性及其履行的職權,由區政府法制辦審查確認,報請區政府同意向社會公布后,方可履行職責。認真執行持證上崗制度,根據《山東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的規定,行政執法者經區政府法制辦培訓考核合格后,頒發省政府統一印制的行政執法證。以此作為執法者執行公務時的身份證件,所有行政執法者必須實行持證上崗、亮證執法。
(二)疏通“出口”。當前,行政執法案件頻發,而合同工、臨時工卻成為行政執法部門逃避法律責任的“擋箭牌”,牟平區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監督,對使用執法證件、無證執法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對于法定可吊銷證件者,按規定程序予以吊銷;對無證執法、聘用合同工、臨時工從事行政執法工作者,一經查實,嚴肅處理;對于嚴重違法者,堅決將其清除出行政執法隊伍。
4 弘揚法治文化,形成立體化普法宣傳格局
法治思維的養成、法治牟平的建設在于宣傳,牟平區創新法治宣傳形式,在全區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形成立體化普法宣傳格局。
(一)健全法治文化建設工作機制。把法治文化建設作為推進“法治牟平”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納入“法治牟平”考核指標體系。下發《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闡明法治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實施途徑及保障措施,確立法治文化建設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三個體系”,建立“宏觀”領導體系,成立區法治文化建設活動領導小組;建立“中樞”協調體系,成立由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各鎮街分管書記組成的協調指導組;建立“微觀”服務體系,各鎮街、各單位、各村居成立相應機構,將具體工作落實到人,深入開展基層法治文化建設各項工作。進行考核評價,把法治文化建設納入區社會管理創新工程的實施方案,列入各級黨委年度工作考核評價指標。
(二)創新法治文化宣傳品牌。自“六五”普法開展以來,積極依托“三下鄉”、“書香牟平”和《新牟平》報刊平臺,開展法制案例解說、“菜單式普法”、法律知識有獎答題等法治教育宣傳活動,并借助“巡回調解庭”活動,將案件審理過程搬到村民家門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深入開展“執法為民創一流、服務大局當先鋒”主題活動,開創依法治區新局面。成立區法制宣傳教育中心,建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農村警示教育三個基地,打造牟平獨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宣傳品牌,不斷提高公民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
(三)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力度。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的培養。全區各行政機關逐步建立起領導干部經常學法、機關工作人員定期學法、行政執法人員崗位培訓等各項制度。依托黨校平臺舉辦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在各主體班次開設法治文化講座,輻射全區黨員干部1.5萬人次,使領導干部法治思維逐步養成,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素養、執法能力明顯提升,農村黨員干部法律意識顯著增強,為實現“藍色、實力、美麗、活力、法治、誠信、和諧”七個“新牟平”的目標匯聚更加磅礴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楊成.《推進依法行政 建設法治政府》.北方經濟.2014.12
[2]楊大越.《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建設人民滿意法治政府》.共產黨員.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