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樹偉
2014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我有幸被湖北省教育廳選派,作為優秀骨干教師赴新加坡學習考察團的一員,在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的接待和安排下,對新加坡教育進行了為期21天的較為全面的學習和考察。此行開闊了視野和思維,印象深刻,收獲頗大。
近年來,新加坡倡導落實以價值觀為導向,少教多學,注重培養學生21世紀技能的全人教育。建立了因材施教、聯系生活、注重培養學生21世紀技能的教育體制。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充分發揮當代科技在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世界眼光和國際思維。由于新加坡人民勤勞智慧,精益求精,奉行“教育立國”的政策,辦出了世界一流的教育,使得新加坡培養的人才受到世界歡迎。
1.學生分流,因材施教。小學六年級學生參加全國會考,根據會考成績,學生被分流到不同層次的學校,修讀不同水準的初中課程。初中畢業會考,學生被分流到不同層次的初級學院或工藝學院。工藝學院側重培養學生生活技能。如學生學習商務,將到開設在校內的實體店內體驗學習;學習飛機維修專業的學生,真正在學校見到飛機實體并接觸飛機學習維修技術。為了讓工藝學院的學生建立自信,努力進取,成為有用之才,新加坡把工藝學院建設得比大學還漂亮,其教學特別注意聯系生活,聯系社會實際,使學生學到實用的技能。高中會考之后,學生被分流到理工大學或理工學院(相當于中國的大學專科學校)。積極進取的部分工藝學院的學生,可能考入理工學院學習;積極進取的部分理工學院學生,可能考入理工大學學習。
2.課程設置聯系實際,給予學生選學權。比如,初中設置了英語、母語、數學、歷史、體育、食物與營養、地理、科學、美術、設計等10門必考課程,學生對于英語、母語2門課程可以自定學習初級或高級程度。上課可以走班。比如工藝班的學生,綜合成績較差,但他可能選學高級華文,他就去聽高級華文的課程,學完及格后他將得到高級華文的證書。這是對學生認可和鼓勵的一種方式。新加坡學校課程中還有部分選修課程,學生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3.中小學實行半日教學制,學生上午在校上課,下午落實課外活動。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教育部強制要求學生必選一項課外活動。學校安排專業教師在校內培養學生特長,不向學生收取培訓費。學生在課外活動學習中的表現,會在升學錄取時作為參考依據。
4.實行雙語教學政策。由于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為了便于人民相互交流,走向世界,新加坡確定英語為第一語言。在教學中,英語為媒介語言(母語教學使用母語)。另外,為了傳承民族文化,各族學生也必須學好自己的母語。
5.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充分發揮當代科技在教育中的作用。聯系生活,培養重思考、好學習、善創新的學生。比如,新加坡不僅不禁止學生使用手機,而且在教學中發揮手機的作用,方便師生有更多的教學互動交流。新加坡城市展覽館成為校外教育的一個基地,定期舉行讓孩子設計未來城市的活動,激勵學生發揮想象和創意,設想未來的房子或城市的樣子,并把它畫出來,寫出自己的設想。某些孩子的創意得到采納,在城市建設中變成了現實。某位英語教師為了讓學生學習家具的名稱,設計了一個網上活動來加以落實:假如你有一間3×4平方米的臥室,請你上“宜家網”購買合適的家具進行布置。學生進入網站,自然就能夠把家具實物和英語名稱掛上鉤。這種設計,巧妙地聯系生活,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有四兩撥千斤之效。全人教育,要求學生德、智、美、體、群(合作)全面發展,成為具有世界眼光的愛國人才。為了擴展學生視野,除了讓學生認真學習世界各國的歷史國情之外,教育部每年組織學生到國外游學。
對比中新教育,我覺得:新加坡的教育思想和理論并不比我們先進多少,但是其教育質量的確令人佩服。我們落后的不是理論,而是高瞻遠矚、認準目標之后一往無前的勇氣。我們往往說得多,落實得少,我們缺少的是求真務實的行動。
(作者單位:湖北省孝感市肖港初中 責任編輯:朱蘊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