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靖(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東區),北京 100018)
高職院校青年教職工思想及工作狀況調研報告--基于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青年教職工思想及工作狀況的調研分析報告
王敏靖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東區),北京100018)
摘要:青年教職工是我校教師隊伍中的生力軍,是我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希望和未來。關注青年教職工的思想工作現狀,切實加強青年教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和工作作風建設,對全面提升青年教職工的素質,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具有直接的意義。為了客觀而真實地了解我院青年教職工的思想狀況和工作現狀,開展了對學院35歲以下的部分青年教職工思想工作現狀進行調查。調查主要從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人生觀與價值觀、職業道德觀和職業認同、現實壓力和心理負擔等四個方面進行調研,提出問題及改進建議,為學院改進和提高青年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教職工隊伍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職院校;青年教職工;思想;工作;調研報告
中圖分類號:G416;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47-02
高校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中的生力軍,高校青年教師群體的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和師德情操對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為重點,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促進青年教師全面發展,引導廣大高校青年教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青年教職工是我校教師隊伍中的生力軍,是我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希望和未來。關注青年教職工的思想工作現狀,切實加強青年教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和工作作風建設,對全面提升青年教職工的素質,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具有直接的意義。為了客觀而真實地了解我院青年教職工的思想狀況和工作現狀,為學院改進和提高青年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教職工隊伍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參考依據,開展了對東校區35歲以下的青年教職工思想工作現狀進行了調查。本次調研共發放電子問卷117份,回收問卷73份。回收率為62%。調查問卷主要從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人生觀與價值觀、職業道德觀和職業認同、現實壓力和心理負擔等四個方面,對學院青年教職工的思想狀況和工作現狀進行調研。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學院東校區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職工。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本次采用以電子問卷形式發放東校區117名青年教職工,收到答卷73份,回收率為62%;盡管沒有向其他兩個校區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開展調研,但東區35歲以下青年教職工占全院三個校區35歲以下教職工總數的50%以上,我們認為本次調查還是能夠反映青年教職工全貌的。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我校青年教職工在思想、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1.青年教職工政治態度總體上值得肯定,保持著一種健康、穩定、積極向上的態勢。青年教職工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認為非常有必要,大部分青年教職工能夠做到主動學習,提升理論水平。但部分青年教職工認為學院或本部門開展的思想教育工作存在形式不夠多樣性、內容欠缺豐富性、教育手段單一化、思政時間不能保障等問題。希望學院要不斷改進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豐富內容,讓青年教職工受益。
2.青年教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正確,但人生目標呈現一定功利性和多元化色彩。調查發現,青年教職工的關注度依次為:經濟收入---晉升職稱或職務---減輕工作壓力--提升科研水平--提升履職能力--參加學術團隊---增加科研經費。絕大多數青年教師對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顯示出極大的關注。如49.32%的人表示生活中最困擾的是經濟收入,在問及現階段最迫切的需求時,選擇個人職稱和職務晉升選項的比例則是34.25%,而選擇參與學術團隊建設或科研課題研究的占6.85%和17.81%,僅10.96%的人希望提升履職能力。此數據一方面說明青年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更趨務實和多元,體現了一定的功利色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青年教師在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自我實現選擇中的矛盾和困惑。
3.大部分青年教職工的普遍承受壓力的能力在提升,自我價值感不斷提高,盡管累,但自身的提高替代了辛苦的工作,基本能夠做到快樂工作。但也有28.77%的青年職工感到疲憊不堪,為此學院應通過多種渠道、角度、層次引導青年教職工,幫助他們減壓減負,讓他們能夠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4.青年教職工對于影響其工作積極性最大的因素是24.66%認為是待遇問題,28.77%認為激勵競爭機制,21.92%認為領導是否重視,16.44%人認為工作環境,僅有8.22%的人事來自人際關系狀況。由此看見,重視青年教職工的成長、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適當提高教職工(特指外聘教職工)的待遇問題是學院應該要長期考慮的一個問題。
1.運用各種思想教育載體,給青年教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懷。教師的職業雖然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青年教師畢業后既要面臨盡快適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又要擔負結婚生子、家庭瑣事等重任,加上學生教育工作越來越難做的現實問題,使得青年教師忙碌于生活和工作之間,心理壓力增大,所以一定要在工作和生活上給青年教師以更多的關懷,特別要重視青年教師的心理健
康。具體舉措:一是可建立針對青年教師的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咨詢熱線,聘請心理健康專家、教育專家定期開展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傳授心理保健等方面的知識。建立暢通高效的溝通機制,使青年教師訴求有渠道。二是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學校環境,青年教職工工作中出現困難和失誤,要幫助他們想辦法、找原因。特別是結合青年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思想困惑,應及時通過個別談心、集體座談、問卷調查、信息公開欄等多種形式,與他們溝通感情、交流思想,并將處理意見及時反饋。三是充分發揮網絡這一青年教師最為熟悉便捷的技術手段。加強網上形勢與政策教育,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強化網上正面宣傳;鼓勵思想政治工作者用博客或手機短信等形式做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同樣能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發揮重要作用。
2.加強正面引導,給青年教職工更多的培訓和個人發展的機會。青年教師的未來就是學校的未來,所以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快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步伐,就顯得尤其重要。近年來學院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評選骨干教師,開展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定期組織青年骨干走出校門、國門開拓思路,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定期開展骨干教師學術經驗分享會,開展骨干教師成果答辯會,為青年教師創造很多自我提升、自我發展的機會。隨著學院快速發展,對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自身素質不斷提升的需求,青年教師渴望學習提升的愿望越來越強。在本次調查中青年教師的渴望培養提升的需求充分顯現,很多青年教師認為學院開展的骨干教師培養很有成效,希望還能繼續開展第二屆,讓更多的青年教師有機會得到培養和提高。為此,學院要繼續開展骨干教師培養,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等,促進青年教師持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強化服務功能,把提高青年教職工思想覺悟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當代青年職工思想活躍,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如果只是被動地去適應,是難以進行正常溝通的。職工思想文化教育的形式也必須與時俱進,有所創新。具體舉措是:一是要解放思想,使職工教育內容具體化、時代化,要抓住熱點,難點問題,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講理與講利結合起來,使職工教育內容具體實在。針對青年教職工教學科研任務重、職務職稱級別低、經濟條件和住房困難等現實問題,要積極創造條件,通過政策傾斜等方式給予關心和幫助,通過多種渠道解決青年教職工的后顧之憂,只有關心和幫助解決青年教職工的實際問題,努力提高他們的職業自信和幸福指數,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達到凝聚人心、調動教師積極性、激發創造性的實效。二是要既注重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又重視提高職工的綜合能力,使職工教育內容具有時代特色。在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更注重青年職工教育內容的時代化,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普及教育,職業生涯設計教育和就業觀念的教育,法律知識的教育,增強職工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
4.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增強青年教職工主人翁意識。不斷完善考核定級、評獎評優、選拔晉升等各類體制機制,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制度環境,在制度設計中為青年教職工創造機會。充分發揮工會、教代會和青聯組織在青年教職工利益表達中的作用,在一些重大決策和發展規劃方面充分聽取青年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增強學校青年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各種渠道引導青年教職工積極參與學校發展目標的制訂,把個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運和學校事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達到個人價值的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