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要:大眾音樂化教育背景下,我國音樂管理人才培育必須轉變思維,本文在回顧傳統高等教育對培育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局限性的基礎上,洞悉了當前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發展需求,提出了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培育的目標和內容,指出我國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必須具備四大核心能力,即管理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和教學能力。
關鍵詞:復合型 音樂管理人才 管理能力 創新能力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個學科之間出現了相互交叉、共同發展、相互滲透的特征,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音樂、文化、藝術等領域,各個學科知識錯綜復雜、相互交叉。這在音樂藝術的管理中急切需要具備綜合知識的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但是由于受到人才創新能力的影響,復合型音樂人員的培育在當前面臨各種瓶頸,為了滿足市場發展所需以及時代的要求,我們急需強化完善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培育對策,培育高質量、復合型的音樂管理人才。
一、傳統高等教育對培育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局限
長久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對音樂專門人才教育采用的是落后的教學機制,過分強調培育學生使其能夠從事音樂表演藝術、音樂教學、音樂管理、音樂創作或研發等方面的高質量人才。在肯定這種傳統模式積極性的一面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這種模式對培育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所產生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在音樂教學中“重教輕學”,即強調老師的教學能力,輕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育,對教學環節注入了過多的精力,但是在學生學的環節重視不足,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發揮出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足;第二,傳統教育模式強調單一的音樂專業定位、專業結構不合理、育才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需求發生了改變,原有的音樂教育培育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化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需求;第三,音樂人才供需失衡十分嚴重,一方面隨著大量的音樂專業學生畢業,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就業崗位競爭十分激烈,另一方面復合型的音樂人才十分少,市場需求十分緊缺,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斷加大,例如音樂管理者、音樂治療師、音樂策劃人等復合型音樂人才不足。
由此可見,音樂管理人才作為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培養的目標之一,在整個市場不斷發展的今天人才緊缺,而傳統高等教育僅僅培育舞蹈、聲樂、器樂等單一知識的人才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所需,必須要對當前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進行改變,加強對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培育才能滿足市場所需。
二、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培育的需求性分析
當前我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設置了一門全新的專業,即音樂藝術管理專業,又被稱之為音樂藝術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音樂藝術管理專業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它以音樂學為根本,并融入管理學,將音樂理論知識教育與現代應用管理相互統一、結合,同時還融入了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統計學、會計學、藝術鑒賞學等多個學科知識,是一門綜合能力較強的全新學科。音樂藝術管理專業培育的學生目標是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該專業的教育內容為藝術營銷、藝術策劃、藝術傳播等相關理論和知識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又采用了案例教學、調查實踐等方式,并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打造多個教學亮點,培育學生音樂推廣、數碼音樂、傳媒經營、電子商務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滿足了現代化市場需求。
從音樂藝術管理專業培育人才的目標來看,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藝術文化基礎,一方面著重于培育學生在音樂藝術環境中的宏觀運作思維,另一方面更要培育出學生較強的應用實踐可操作能力,例如音樂藝術管理專業的學生,可能是一個從事藝術文化傳播的經紀人、策劃者或者是音樂藝術文化的管理者。因此在音樂教育的課程中,基礎知識的培育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應用實踐能力則是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縱觀當前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是具備復合知識的綜合性人才,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表演能力、音樂藝術市場判斷和操作能力、藝術產業管理能力,乃至還要明確知識產權保護等實踐能力,這樣的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正是市場緊缺的。從某個意義上來看,作為一個復合型的音樂管理人才要從宏觀上洞悉音樂產業的發展趨勢、政策動向,還要從微觀上把握音樂藝術定位,實現從理論知識向實踐不斷創新的發展歷程。在我國,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培育的需求十分旺盛。
三、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培育的目標和內容
培育復合型的音樂管理人才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培育,一是專業能力培育,二是教學能力培育,三是管理能力培育,四是創新能力培育。
(一)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反映了一個音樂管理人才在音樂管理領域的基本知識能力。從行業發展規律來說,專業知識往往是一個領域高精尖成功人士取得成就的根本知識鋪墊。這主要是因為在長久的專業管理領域,作為一個專業音樂管理人才,他具備了對該領域長久的學習經歷,更是完成了對該領域知識的積累,這是其知識能力的財富累積。因此對于一個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培育,首先要加強對音樂管理人才的專業能力培育,這就要求高校在學生音樂學習階段,加強對音樂專業基礎知識的培育和教學,增強復合型人才的音樂專業知識積累;在實踐或工作階段,要不斷增強對音樂管理行業發展動態的洞悉,了解當前專業發展前沿,掌握專業技術,形成完善的音樂管理專業技能學習累積。
(二)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教學能力
隨著國家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以及大眾藝術需求的不斷增強,在整個音樂市場,我們看到音樂不僅僅面向某一個小部分的專業音樂人才,音樂市場的大眾化已經到來,在音樂普及的今天,音樂已經成為普通大眾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經濟發展對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動作用,人人愛音樂、人人懂音樂的時代已經到來。作為一個復合型的音樂管理人才,不能僅僅致力于舞蹈、聲樂等單一知識的培育,更不能僅僅局限于自身的學。應該從“自我學”轉向“大眾教”。在大眾音樂需求化背景下,從幼師教育到專業音樂人才成長,這是一個多層次、復雜的過程,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應該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能指導大眾的音樂消費需求,把握時代發展所需,將自我專業音樂能力傳遞給身邊人,掌握教學技能、傳遞專業知識。
(三)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所謂管理能力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會管理、運用技能。管理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現代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管理技能;第二,社會公關管理技能以及社會應變管理技能;第三,對現代信息獲取、反饋、管理的能力;第四,現代音樂輔導管理技能。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管理能力的形成與自身的知識結構、經驗等密切相關,因此,完善復合型音樂人才的管理能力必須要鞏固專業技能、掌握音樂藝術理論、文藝評價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洞悉當前音樂藝術市場發展現狀和趨勢,了解音樂藝術發展前沿,掌握國家音樂文化發展政策、法規等,了解音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復合型音樂人才的這些素養和知識結構會對其管理能力的培育起到重要的鋪墊作用。
(四)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音樂管理人才培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復合型的音樂管理人才必須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近年來音樂藝術獲得了較快發展,很多音樂成果均凝聚了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瑰寶。例如周杰倫的《青花瓷》,凝聚著復古情懷的背后卻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提煉,這正是音樂藝術的創新發展。復合型的音樂管理人才必須利用專業知識技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使音樂管理獲取動力和生機,不斷接受新的事物。這就要在培育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時候加強對其創新思維的培育,改變傳統的定向思維,積極創新,大膽構想,使音樂藝術發展獲取新生命。
參考文獻:
[1]王軍為.社會實踐是管理人才成長的重要途徑[J].新西部(下半月),2015,(02).
[2]陳曦.論復合型音樂管理人才的培育[J].時代漫游,2014,(04).
[3]李殿京,張桂生.一條高級統計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培養之路[J].中國統計,2015,(03).